分享

201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larty 2015-04-10

4月9日下午,“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隆重揭晓,北京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从25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打破了北京25年来没有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的僵局。河南省郑州东赵遗址、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两个项目入选,目前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的项目总数已达42个,位居全国首位。

其他入围的项目分别是: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湖北枣阳市郭家庙曾国墓地、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神秘的新发现吧:

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磨刀山遗址手镐出土现场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西部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2014年4月至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本次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在第四阶地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现上、下两个包含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揭露出较大面积的古人类活动区域。该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

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东周时期城址(东赵大城)城墙城壕剖面

郑州市西北郊密布夏商时期遗址,是解决中国青铜时代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关键区域之一。东赵遗址位于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赵村南与中原区须水镇董岗村西北之间,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近三年的田野考古工作,东赵遗址发现了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二里头时期、早商二里岗期、两周时期文化遗存。该遗址考古学文化延续时间之长、文化序列之连续完整,在中原地区同类遗址中甚为罕见,将进一步完善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体系与文化谱系。

3.湖北枣阳市郭家庙曾国墓地

带斜坡单墓道岩坑墓俯视图

郭家庙墓地为春秋早期曾国国君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地处汉水支流滚河北岸、随枣走廊的入口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南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墓地分布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北岗为郭家庙墓区,南岗为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郭家庙墓区于2002年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曾伯陭墓等墓葬20余座。

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棺内人骨和随葬器物

祥云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县境处于金沙江水系与元江水系的分水岭上,海拔高于相邻各县。大波那墓地在祥云县云南驿坝的东北部的刘厂镇大波那村东。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西南设置益州郡,益州郡下辖二十四县,云南县为之一,县治在今云南驿坝。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名,故改称祥云县。为“云南”省名之源。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考古队对西区、东区约50000平方米范围进行钻探,取得较大的收获。2014年7月至12月,发掘西区遗址150平方米;发掘东区北部墓地850平方米,清理墓葬25座,共出土陶、铜、石、木器等290余件。

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

丰富的作坊遗迹

禁山早期越窑遗址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大善村,这里是曹娥江中下游地区,不仅是成熟青瓷的起源地,同时也是汉六朝成熟青瓷的生产中心。本次新发现窑址60多处,时代基本集中在东汉时期,考古队区域内调查确认窑址近200余处,其中东汉时期窑址近100处,三国西晋时期窑址60余处,为建立成熟青瓷起源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上虞禁山窑址是曹娥江流域汉六朝时期的典型窑址,2014年5月到10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揭露了包括窑炉、灰坑、灰沟等在内的丰富遗迹现象,并出土了大量高质量成熟青瓷器。

6.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故如甲木墓地中的墓室

2012年到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区的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联合开展发掘工作,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土坑墓和洞式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

故如甲木墓地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象泉河上游北岸,共发掘11座大小不等的墓葬,包括8座象雄时期墓葬和3座吐蕃时期墓葬,是阿里地区所见的最大规模的墓葬群。象雄时期的墓葬皆为竖穴土坑石室墓,多为二次葬,发现有完整的侧身屈肢葬式。大型墓葬深度都在5米以上,都是多人合葬,结构复杂,存在二次或多次开挖迹象。填土层内设有专门的祭祀层,殉葬有人和动物。高规格的墓葬都有横木搭建的墓顶和长方形箱式木棺。墓葬内出土有丝织物、黄金面具、铁剑、鎏金铜器、银器、铁器、陶器、料珠及大量人类和动物骨骼等。

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北魏时期的墓葬

伊和淖尔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东北5公里处,海拔1260米。墓群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一处丘陵谷地中,周边为典型的草原地貌环境。2010年到2013年间,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曾抢救性发掘过3座北魏时期墓葬,出土了保存完整的木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于2014年3月组织文保专家进行了开棺及实验室考古工作,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2014年8月至12月,为了解墓群的分布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锡林郭勒盟文物局、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正镶白旗文物管理所对墓地进行了局部勘探,并发掘了2座北魏时期和1座辽代的墓葬。

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回洛仓窖情况

隋代是我国古代大型国家粮仓建设的顶峰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地下储粮技术发展最完备的时期。回洛仓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北1200米,地处邙山南麓的缓坡带。2004年考古队曾对回洛仓遗址进行过小规模考古工作。2012年初以来,经过较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确认:回洛仓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仓城城墙宽3米;仓城中部为管理区,东西两侧为仓窖区;仓窖成组分布,整齐排列,间距8-10米;整个仓城仓窖数量在700座左右,远超文献记载中的数量,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仓窖数量最多的古代粮食仓储遗址。

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水泉沟遗址炼铁炉全景

大庄科矿冶遗址群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南距北京市区70公里,西距延庆县城40公里。

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对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群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大庄科矿冶遗址群目前发现保存相对完整的冶铁炉10座,其中水泉沟冶炼遗址5座,汉家川冶炼遗址3座,铁炉村冶炼遗址2座。发现生活及作坊遗址3处。目前已发掘清理水泉沟生活及作坊遗址1处,位于冶铁炉遗址东北侧。

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杨价夫人墓室出土螭首金杯

新蒲杨氏土司墓地位于遵义市东北侧约20公里的新蒲新区新蒲村官堰组,地处乌江支流湘江上游的仁江(亦称洪江)西岸,其中杨烈墓发现较早,1982年即被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考古队对遵义新蒲杨氏土司墓地进行了近两年的大规模发掘,清理播州杨氏土司墓葬3座,除杨烈墓外,杨铿墓和杨价墓均系新发现,尤其杨价墓系未遭盗掘的双室并列之土坑木椁墓,属形制特殊且保存完整的大型高等级大墓,墓内出土大量造型精美的金银器及相关随葬品,是贵州土司考古继海龙屯遗址之后的重大突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