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水晚报:渭河“石魔”李凤鸣

 观和执 2015-04-10
   很早以前,就听说天水渭河边上的一个村子里,有个行为很古怪的人。他是农民,却不下地干活种庄稼,每天像有工作的人一样,早八点出门,正午时分回家吃饭,下午继续准点出门,傍晚时再回来。

  时间一长,村民发现他上班不是去企业、单位,而是整天泡在村前的渭河里,对着满河滩的石头,东瞅西看,搬来挪去。出门时两手空空,回家时带一堆石头,俨然一个“神经病”。村民们说,他疯疯颠颠是把“魂”丢了,整天朝渭河边上跑,是“寻魂”去了。

  一直想拜访这位跑渭河里“寻魂”的人,无果而终。一次偶然,从朋友处知道这位古怪的人,家就在甘谷县六峰镇的中洲村,名叫李凤鸣。

  8月27日,记者慕名来到了中洲村。村子坐落在甘谷县城东三四里的地方,北临渭河,当地人统称为河南,很容易找。记者打听李凤鸣,村民们都摇头,但一说这人爱捡石头,村民们马上就知道了。

  按照村民描述的方位前行,没多久就发现一条两旁堆着石头的小道。顺着小道两旁整整齐齐、愈堆愈多的石头望去,尽头便是一户人家的大门了。不用猜,“渭河石魔”李凤鸣的家应该是到了。

  一进大门,记者就被院内庞大的石头阵震撼了。从院外零散堆在路旁的石头,到满院排列有序的石头阵容;从台阶走廊到桌案石柜,到处都是石头,甚至窗台上、床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渭河奇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凤鸣的家,就是渭河石头开会的地方。

  李凤鸣皮肤黝黑,双眼犀利,粗粝的手掌握手时力道十足。他就是天生为发现渭河奇石之美而生的,他不是人们眼中的神经病,而是能够读懂石头语言的智慧者。

  “这是缘分,老天注定要我与渭河里的石头打交道。人说我是神经病,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是。反正一天不往河里去,就像丢了魂。人说我是寻魂哩,寻就寻吧。”李凤鸣说。

1、在渭河里“寻魂”的人

2、从“草根”到“石圣”

  52岁的李凤鸣很健谈,说起渭河里的石头,简直比熟悉自家孩子的秉性都清楚。哪块石头是从哪个地方捡到的,是沉积岩还是火成岩,为何会有这样的色彩,石头的硬度有几级,捡到石头时的心情怎样,发现石头里蕴含的主题和文化时,自己又是一番怎样的激动。从普通石头到观赏奇石,一方平常不过的石头,要经过何样的发现与赏读。

  通过他的叙述,记者分明感受到了一位真正的奇石爱好者,将自己对天水渭河奇石的热爱,赋予给无生命的石头,以丰富多彩的生命意义的那份情感、执著与自信。

  李凤鸣说,七年前的一次偶然邂逅,让他沉湎在了家门口的渭河石头里。七年时间,从不懂到会找,从会找到发现,再从发现到读懂,天水渭河的石头,成了他宿命。渭河宽大的河床,就是李凤鸣工作的地方。他与家门口这段渭河的约定,不受时序变化,他与渭河奇石的约定,从不爽约。

  在李凤鸣家,各种各样的奇石被分门别类加以注解,每方奇石的名字,都装在他心里。生肖石神态毕现;文字石韵味十足;山水图案石,简直就是神来之笔;造型石意境深远;化石古朴神秘。一块重达120多斤的渭河红碧玉,色泽鲜艳,质地绵密,就是石界行家,也不得不惊叹天水渭河段,还能有如此神奇的玉石。

  对石头有感情,才能发现好奇石。用李凤鸣的话来说,河里的石头在等他,他也在发现等他的那方奇石。“七年找了四万多方渭河奇石,这其中就有上推1.5亿年前的硅化木,有不为人知的渭河红碧玉,尤其是质地绵密的渭河黄蜡石,有着属于天水渭河河段特性的古朴美,应该对此加以细分,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黄蜡石。”每一处石头的纹路下去,李凤鸣都能从中解读出渭河奇石的独特韵味来。

  大音希声。李凤鸣没有任何头衔,也从不参加任何赏石大赛,但坚韧执著、钟情渭河奇石的真诚与痴迷,最终将自己从一名奇石品赏的门外汉,锻造打磨成了色泽透亮、质地精美的石界翘楚。

  与他交谈,你不会相信他只是小学毕业,你只会惊羡,他朴素惯常的话语里,潜藏着博大精深的奇石文化。虽身在赏石界外,他的声名却早已根植赏石行内。全国各地的石友、奇石玩家,以能拜见、欣赏他家的渭河奇石为幸事。获得大奖的奇石藏家,也喜欢将自己的宝贝传给他品鉴、赏读。

  随着赏石文化的走红,天水甘谷六峰李凤鸣,不再是神经病,而是石界翘楚。他虽独专天水渭河奇石,却专得专业、专出了大名堂。

  “石头变奇石,不仅需要石头本身具备优秀的质色形纹,更需要发现者赋予石头丰富的文化。”李凤鸣说,“赏石就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有境到无境。这不是捕风捉影,而是点石成金。”

  四万多方渭河奇石,占据了李家前后两个院子所有地方。吃饭睡觉,待人接物,石头就是最大的主题。慕名前来者,也无不是为渭河里石头,所呈现而出的精美与惊奇。

  李凤鸣说,渭河奇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渭河奇石坚硬的石质,神秘的韵味,生动的形象以及奇特的色彩和图文,为我们呈现了美轮美奂的渭河奇石风采。天水渭河奇石种类多,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岩类俱全,浮雕石、图纹石、彩蜡石,化石都有,尤其是天水渭河奇石千变万化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

  坐在满院奇石之中与记者促膝交谈的李凤鸣,一边讲述他寻觅收藏渭河奇石的心得与观点,一边随手拿起身边的石头,现场说法。神采飞扬绘声绘色间,一位爱石玩石藏石人的真性情,跃然而现。他像一出精彩渭河奇石剧目的总导演,熟悉每方石头的特性,又极为到位地赋予了每方奇石独特而博大的文化内涵。

  “天水渭河奇石图案,极具地域特征,大多石头硬度在摩氏6级以上,有很高的收藏、观赏价值。其中树化石、珊瑚化石、藻类化石和苔藓化石,图案壮观、色泽鲜艳。尤其是渭河奇石中的文字石,可谓天下一绝。但是随着近几年赏石文化的繁荣,天水渭河奇石在赏石界往往被改名换姓,或以黄河石出售,或以其他奇石出售,就是没人敢说是天水渭河里的石头。”谈话间,李凤鸣话锋突转,深深的忧虑写满双眼。“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孩子跟了人家的姓,难受呀!”

  “咋就不能底气十足说这是天水渭河奇石呢?还是一句话,见钱眼开,搭上黄河石的名号,就能卖上好价钱。我家里的渭河石,从几千到上万元都卖过,但是人家一倒手,说是黄河石,就又高价卖出。我很气愤,这样一则亵渎天水渭河奇石,二则恶性循环,天水渭河奇石只会越来越被动。”

  说到天水渭河奇石声名不广,本该有的名分和席位总被人偷梁换柱,李凤鸣就停下话,狠狠地呷上一口茶。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开设一家天水渭河奇石馆,让更多的人知道,天水渭河里的石头有多美。彻彻底底让天水渭河里的石头,姓回自己的姓。收藏不是目的,弘扬发掘天水渭河奇石文化,才是我的追求。”属相属牛的李凤鸣,骨子里透着一股拓荒牛的劲。

  “其他的不说,就说咱们渭河里的蜡石,种类就有冻蜡、胶蜡、晶蜡、粗蜡、细蜡,如果命名为羲皇蜡,宣传推介天水伏羲文化,多好?好多人都说我有钱。是,要是卖石头,我钱多得花不了。现在我生活有保障,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人一辈子总是要做点什么的。有人来我这买石头,我不乐意,有人来我这谈石头,谈天水渭河奇石里的文化,我高兴,还管吃又管住。”从早上一直到下午,李凤鸣都徜徉和陶醉在他的渭河奇石王国里,侃侃而谈,享受并快乐着。

3、收藏为了弘扬 让天水渭河的石头姓自己的姓

  对李凤鸣先生的采访,几乎是以闲聊的方式进行的。略显散漫的对话过程,并未冲淡李凤鸣身上那寂静无声,却又无处不在的执着与坚韧。

  因为喜爱,所以有了七年的寻觅与发现。认准的路,就心无旁骛。神经病也好,不务正业也罢,他对天水渭河奇石的专注与专一,丰富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尤其是对渭河奇石、渭河文化的了解与认知,让人无法想象,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会做得如此出色。

  高手在民间。李凤鸣情钟渭河奇石的履历,为我们庸常而疲惫的生活,展开了一个极其敞亮的世界,并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当下中国理应具有的一种精神追求。

  如此,笔者可以发自肺腑地说,李凤鸣先生,他用他的渭河奇石,以及他独具个体认知的赏石见解,为平凡百姓完全可以乐享自己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

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