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大名“父子二阁老”
成基命、成克巩父子都是大名人,被称为“父子二阁老”。流传有“阁老阁老朝朝有,那个阁老劝过朝,阁老阁老朝朝有,且看父子二阁老”。明、清称内阁大学士为阁老,阁老是明清之际时人对入阁官员的一种通俗又不失尊敬的称呼。 成基命(?—1635年),明代政治家,河北大名人。字靖之,避明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经庶吉士,历任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天启元年,因上疏请求明熹宗幸学未先向内阁禀报,令其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不久起官为少詹事。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太子宾客,改掌南京翰林院事。 此时其座师叶向高在阁,则可见成基命此时并不受到东林人物的格外重视。 随着魏忠贤与杨涟等人的斗争愈发残酷,与东林有关的人物纷纷被波及。依《酌中志》载,成基命在顾秉谦所拟的邪党初稿中。天启六年,魏忠贤因成基命为杨涟的同门,故迫使其落职闲住。他虽未直接参与党争,但因此也积攒了政治清望。 崇祯元年(1628),阉党被清算,成基命起家担任吏部左侍郎。崇祯元年的会推风波中,由于自己的资历和钱、瞿的操纵,基命位列名单第一。但此次会推作罢。 二年(1629)十月,正值乙巳之变,京师戒严,成基命请求起用孙承宗再次任为枢辅(他与孙承宗关系颇好,此后还为马世龙辩解以保护孙承宗),并消除不必要的争议。在危难之际,此举受到明毅宗的赞许。毅宗因国事艰危,有意增加新阁臣以处理危局。十一月,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 基命在任期间,曾指出僧人将领申甫所率的市井游民组成的部队不堪战斗。但也有申甫在广渠门牵制了建州军的说法。 袁崇焕、祖大寿入卫京师,发生满桂告发关宁军箭射事件。毅宗在平台召见中,逮捕了袁崇焕,当时在场的成基命观察到大寿在一旁双腿颤抖的异态,认为有发生叛乱的可能,便主张慎重处理,被毅宗拒绝。祖大寿回营后果然毁山海关东出反叛,成基命提出由袁崇焕写信召回。在孙承宗的协力下稳住了祖部的军心。 成基命在危局多次提出建议被采纳,得到了毅宗的信任。但在召对中,基命提出施政从缓,与毅宗所想相反,使他难以为毅宗所任用。 在袁崇焕案的审理中,成基命持保袁的态度,并想阻止对钱龙锡的牵连。但其身为能力有限,未能影响大局。在韩爌、李标相继去职之后,崇祯三年(1630)三月,成基命成为过渡首辅,与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共事。六月,温体仁、吴宗达也进入内阁,周延儒党羽已丰。而成基命接连受到攻击,指斥其在袁案中委卸避事,有欲将其牵入的迹象。成基命感到大势已去,为保全自身,当年九月即致仕。 崇祯八年,基命在家中去世。赠少保,谥号文穆。有《云石堂稿》。 成克巩(1608—1691)字子固,直隶大名人,清朝大臣。历充《太宗实录》、《太祖圣训》、《太宗圣训》总裁。父基命,明大学士。克巩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避乱里居。 顺治二年,以左庶子李若琳荐,授国史院检讨。五年,迁秘书院侍读学士。寻擢弘文院学士。九年,迁吏部侍郎。十年,擢本部尚书。疏言:“臣部四司,分省设官,原以谘访本省官评。请令各司人注一簿,详列本省各官贤否,参以抚按举劾,备要缺推选。督抚旧无考成,请令疏列事迹,消弭盗贼,开垦荒田,清理钱粮,纠除贪悍,定为四则,以别赏罚。文选推升,概从掣签。但地方繁、简、冲、僻不同,如江南苏、松等郡积弊之区,非初任邑令所能振刷。请取卓异官,或升或调,通融补授。行之有效,即加优擢,亦於选法无碍。”章下所司。寻擢秘书院大学士。以荐御史郝浴失人,镌二级。十二年,命还所降级。十二年,加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缺员,命克巩暂摄,并谕俟得其人,仍回内院。疏言:“用人为治平之急务,而大僚尤重。今通政使李日芳、甘肃巡抚周文叶、陕西巡抚陈极新皆衰老昏庸,亟当更易。财用困乏,宜定丈量编审之期。学校冒滥,宜严考贡入学之额。任枢密者,遇封疆失事,不得借行查以滋推诿。司刑宪者,於棍徒诈害,不得宽反坐以长刁风。又若修筑河工,宜覈冒销,杜侵帑。此数事皆当振刷,以图实政。”上深韪之。给事中孙光祀劾左通政吴达兄逵叛逆,下法司勘拟。克巩疏论左都御史龚鼎孳与达同乡,徇隐不举,鼎孳疏辨不知逵为达弟,坐夺俸。寻命克巩回内院。十五年,加少保,改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十六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七年,遵例自陈,谕不必求罢。部推浙江布政参议李昌祚擢大理寺少卿。 先是,扬州乱民李之春事发,其党亦有名李昌祚者,克巩与大学士刘正宗票拟未陈明;又在吏部时,荐周亮工,擢至福建布政使,坐赃败:克巩疏引罪。左都御史魏裔介劾正宗,语连克巩,并及昌祚、亮工事,克巩疏辨,上责其巧饰,下王大臣议,罪当夺官。世祖初以克巩世家子,知故事,不次擢用,值讲筵,命内臣将画工就邸舍图其像以进,居常或中夜出片纸作国书询时事,克巩占对惟谨;至是,谕责其依违附和,凡事因人,仍宽之,命任事如故。十八年,圣祖即位,复为国史院大学士。康熙元年,调秘书院大学士。二年,乞休回籍。二十六年,太皇太后崩,赴临。三十年,卒,年八十四。 克巩迭主乡、会试,称得士,汤斌、马世俊、张玉书、严我斯、梁化凤等,皆出其门。历充太宗实录,太祖、太宗圣训总裁,屡得优赉。 当成阁老卒后,成氏当时共有十二门同时出葬。成基命墓在今城南关靖家桥北,成克巩墓在今城西七里魏村南。1958年,成基命墓暴露,当成阁老和两个夫人重见天日的时候,棺中人物栩栩如生,就像是在熟睡一般。其棺木使用的松香棺,其构造为一层松香一层裹,保存之完好被人啧啧称奇。当时共出官服官袍57件,其里面的褥子和被装里的棉花就像是新的一样。其葬品金银玉饰、瓷器铜件精美、精致之极。当时仅仅开了6个墓室的一个,现在省考古队正在准备挖掘另外的几个墓室,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奇展现出来的。 成基命、成克巩父子两朝都为阁老,实属罕见,一时传为美谈。至今在大名仍传诵着他们的家事和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