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要当心,这样治疗有奇效!

 中医知识学习馆 2015-04-11
2015-04-05?杨志宏,宇文亚


小编导读

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病症,也是很多人就诊的原因。轻微的腹痛,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其实腹痛没那么简单。根据疼痛的部位,腹痛可分为好几种,不同的腹痛诊治方法也不尽相同。到底腹痛该怎么办?正文为您揭晓答案!


邪气凝滞关肝脾,治分寒热破气血。

【辨治述要】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腹为三阴之脏与阳明之腑经络交汇之处,腹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种疾病。疼痛发生的部位不同,其症状名称各异。痛于脐周者,称为脐腹痛;痛处在脐下者,称为小腹痛;痛于脐下两侧者,称为少腹痛。腹痛病性有寒凝、热结、气滞、络瘀之别,秦伯未认为:“少腹痛多气属肝,脐腹痛多寒属脾肾和大小肠,小腹痛瘀血属冲任二脉。”(《谦斋医学讲稿·腹痛》)腹痛总关邪气凝滞,“不通则痛”,而其不通的病机多为肝脉郁滞、脾络凝滞、腑气结滞、冲任瘀滞,治疗应皆守“通”字,但“通”当先明确诊断,再辨识证候。寒凝腹痛当散寒通滞,热结腹痛当通泄腑实,气滞腹痛当行气通滞,络凝腹痛当化瘀通络。临床又往往两证相兼,如寒凝与气滞多相兼,气滞与络瘀常并存,故治疗两法并用者居多。

【临床验案】

1.肝旺脾寒,湿热滞肠案

郭某,女,50岁,陕西省富平县淡村人,2009年12月15日初诊。

主诉:脐腹痛5年,偶尔大便稀。

现病史: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脐周疼痛,晨起腹痛甚,痛即有便意,大便稀,便中带黏液,在当地县医院检查肠镜,被诊断为溃疡性乙状结肠炎。多处中西医治疗黏液便好转,但腹痛不减,1年前行结肠息肉钳取术,之后腹痛依旧,大便时好时稀,黏液便时有时无。查体:腹平软,脐周轻度压痛,未及包块。舌淡,苔薄黄,脉弦。

诊断:①腹痛;②休息痢(结肠炎)。

辨证:肝旺脾寒,湿热滞肠。

治法:泻肝温中,化湿破气。

方药:白芍30g,木瓜15g,乌梅30g,肉桂6g,炮姜12g,乌药15g,黄连8g,苦参15g,三棱12g,莪术12g,木香10g,炒白术15g,炙甘草6g。12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12月31日):腹痛消失,大便成形,无黏液便,但近1周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苔薄黄,脉弦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尿常规:正常。治以健脾利水,温中止痛。方药:

黄芪30g,防己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白茅根30g,乌药12g,肉桂6g,乌梅炭15g,木瓜5g,炙甘草5g。水煎,早晚服。7剂而愈。

2.肝脾络瘀,气机凝结案

刘某,女,46岁,陕西省乾县阡东乡人。2011年4月15日初诊。

主诉:脐腹疼痛6月。

现病史:6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部疼痛,逐渐加重,以脐腹疼痛为中心,部位不固定,半夜常疼醒,时有叹气,有时疼痛难忍,大便正常,情绪不稳定,常爱“生气”,月经正常。曾作腹部X钡透、肠镜、腹部CT检查均正常。多处中西医治疗无效。查体:腹平软,肠鸣音正常,左下肢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紧。

诊断:腹痛。

辨证:肝脾络瘀,气机凝结。

治法:疏通络瘀,破泄气结。

方药:受《类证治裁·腹痛》“当脐痛,审系肝脾络血凝结,失笑散加当归、桃仁、韭汁”启发。用方如下:蒲黄15g,五灵脂15g,当归12g,桃仁15g,乌药15g,香附10g,三棱12g,莪术12g,枳实30g,白芍30g,炙甘草6g。6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4月22日):腹痛消失,偶有腹胀,便滞,舌淡,苔白,脉弦。肝脾络瘀消散,气机郁滞尚在。治以行气止痛,散结消胀。方药:

党参15g,白术15g,乌药15g,香附10g,三棱15g,莪术15g,青皮15g,厚朴10g,大腹皮15g。水煎,早晚服。6剂而愈。

3.寒凝肠络,气血凝滞案

任某,男,43岁,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人。2013年1月28日初诊。

主诉:下腹疼痛伴肠鸣年余。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右下腹部胀痛,肠鸣,喜温喜按,口苦,大便正常,寐中易醒多梦。舌红,苔白腻、有齿痕,脉沉弦。半年前的肠镜检查报告示:直肠炎,直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多处西医、中医治疗效果不显。

诊断:腹痛(直肠炎、直肠毛细血管扩张症)。

辨证:寒凝肠络,气血瘀滞。

治法:温经散寒,破气化瘀。

方药:乌药15g,小茴香10g,三棱15g,莪术15g,青皮10g,川楝子12g,延胡索20g,郁金15g,白芍30g,木香10g,炙甘草6g。6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2月4日):服上药后腹部疼痛明显减轻,脐周胀,按之稍舒,大便先干后稀,少寐多梦。调整方药:上方去郁金,加鸡血藤20g、赤芍15g、夜交藤30g,桃仁15g。12剂。水煎,早晚服。

三诊(2月20日):服上药6剂后腹痛消失,脐周无不适,即查肠镜报告为正常。但胃脘部喜温喜按,偶尔反酸、嗳气,舌红,苔白,脉细缓。转入胃病治疗,用四君子汤合良附丸,加刺猬皮、佛手、砂仁治疗而愈。

4.毒瘀结腑,气阴两伤案

王某,男,29岁,陕西省咸阳市某集团职工。2010年6月5日初诊。

主诉:腹痛、发热4天。

现病史:4天前因饱餐后出现中上腹持续性疼痛,拒按,恶心呕吐。体温38.2℃,在咸阳某医院看急诊,查胰淀粉酶:880U/L;腹部B超报告:胰腺肿胀。收住入院,经胃肠减压,行胰腺引流术,疼痛未减,后转入西安西治疗,诊断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治疗一周后有所缓解,体温38℃左右,因医疗费用昂贵而出院,求治于中医。患者面色白,上腹疼痛拒按,口干舌燥,食纳少,大便正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体温37.2℃,胰淀粉酶680U/L,尿淀粉酶460U/L,B超检查报告:胰腺肿胀。

诊断:腹痛(胰腺炎)。

辨证:毒瘀结聚,气阴两伤。

治法:解毒破瘀,补气养阴。

方药:西洋参10g,麦冬10g,玄参15g,赤芍20g,丹皮15g,桃仁20g,红花10g,红藤30g,紫花地丁20g,乳香12g,没药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生大黄10g(后下),炙甘草5g。7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6月12日):腹痛明显减轻,上腹部压痛(±),体温正常,但纳差恶心,大便稀,舌红,苔黄,脉沉滑。调整方药:上方去紫花地丁,加半夏10g,苏梗10g,竹茹10g。7剂。水煎,早晚服。

三诊(6月19日):腹痛消失,按之上腹轻度疼痛,口干好转,恶心消失,仍精神差,食少。查胰淀粉酶460U/L,尿淀粉酶240U/L,B超报告:胰腺正常。上方加焦山楂30g,7剂以巩固疗效。

【答疑解惑】

问:您认为腹痛总归于邪气凝滞,不通则痛,为什么验案1、2、3中皆重用酸敛的白芍30g?

答:程钟龄云“诸腹痛皆属于肝,肝木乘脾则腹痛。”(《医学心悟·卷二·腹痛》)根据肝主痛之理,重用白芍与炙甘草为芍药甘草汤,酸甘合用泻肝阳而缓挛急止痛。

问:治腹痛如何用行气止痛药?

答:其一、根据寒热病性用止痛药,寒痛用乌药、肉桂或小茴香之属温经止痛,如验案1、2;热痛配川楝子、延胡索泄热止痛,如验案3、4。其二、根据疼痛部位用药,如少腹痛多为“肝脾络血凝滞”,常配失笑散加当归、桃仁,如验案2的妇女痛经寒证不显也可用失笑散加当归、桃仁;毒瘀凝结腹痛,用赤芍、桃仁、红藤、大黄破瘀解毒止痛,如验案4。其三、根据“腑以通为顺”,不论何种疼痛皆可用三棱、莪术、枳实等破气导滞,通腑而止痛。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志宏,宇文亚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