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公平问题

 猫哆俚 2015-04-11
  摘要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轨并没有导致职业教育地位低下;双元制为德国的社会公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其所谓刻板不灵活、是社会文化再生产和阶级复制的工具、投资过高的批评是片面的;双元制的确对女性有不公平之处,但这有着深刻的观念、历史和职业差异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不公平正在逐渐改善。

  德国双元制(Duale Berufsausbildung)职教体系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当前,双元制已进入德国的高等教育领域,“目前在德国的慕尼黑国防大学、伍伯塔尔大学、马歌德堡大学、萨尔大学、卡塞尔大学、纽伦堡大学、锡根大学、帕得波恩大学、不来梅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一共有约30个‘双元制’大学教育课程提供”。德国双元制的机制、质量和功能引起诸多关注,但是双元制对于社会公平的影响却很少被人提及。本文主要从德国双元制的社会地位、社会流动和性别平等三个方面,分析双元制对社会公平的正向和负面作用。

  一、双元制的社会地位

  在德国教育体系中,低于第三等级的职业教育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举世闻名的现场培训与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体系,主要是制造业领域;二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职教体系,主要是健康和社会服务业领域;三是过渡体系,学生通过后续的培训,可以进入前两个体系学习。根据2009年的统计显示,“德国的双元制在工业、商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中占重要地位。有54%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机构在工业和商业领域,有20%在手工业领域”。

  德国的双元制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基础之上的。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轨,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理由是“教育体制要保障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的生活发展机遇,发展机遇平等要求统一的课程,统一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轨,则是人为地制造不平等”。有评论家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学术类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内容比较粗浅,地位相对较低。职业教育文凭和学位,固然得到官方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仍不能与普通教育的文凭相提并论,两者的课程内容存在差异。例如,同样是英语教学,德国职业学校开设的是专业英语课程,普通学校开设的是普通英语课程。一般说来,职业教育会对学生产生下列不利影响:“第一,能够与动机明确、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一道学习本身就会增加成功的希望。因为分流到职业教育的学生通常学业较差,而分流则剥夺了受教育者享有一个有利的教育环境。第二,职业教育的课程往往非常有限,其学生接受高深课程的可能性极小。第三,职教分流的学生不需激烈竞争,实际课程讲授的时间较少,且即使讲授也仅限于较为简单的内容。因此,职教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及学术分流的学生,很难与后者一道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第四,被分流到职业教育即向学生传达了一个信号,就是己不如人,因此妨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打消其原有的远大理想。可见中学阶段的职教定位降低了受教育者上大学的希望。”依照这样的平等观分析,作为德国职教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双元制显然是一种人为的不平等。

  但这样的平等观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教育必须为就业市场不同的职业需求输送人才,为就业市场输送不同规格的人才则需要教育过程的区别对待,就业市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职位,而不同的职位自然就需要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就业者去承当。为就业市场培养不同的人才就必须对学校教育的课程予以分化”。另一方面,教育平等除了人人平等享有统一的教育权利之外,另一层含义是针对不同个体应该根据他(她)的素质、优点和特征给予不同的教育。人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以学术为主导的统一的普通教育,并非对于所有学生都合适。有的学生学术能力欠佳,即使在学术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注入更多的投资,也难有成效。有的学生有某些职业能力的特长,非要这些学生放弃自己的特长,压制自己的潜力,去学习对于他们毫无前途可言的学术课程,可以说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一种新的不公平。根据这样的平等逻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流有着合理性和必要性。至少,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分流意味着不平等,不分流就是平等。

  过去,与普通教育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地位并不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民众对双元制和技能人才怀着相当的尊敬。“与英国等其他国家相比,德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毕业生的工资差别没有那么显著。德国的雇佣合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包含了身份、地位和保障的社会契约”。“虽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差别是存在的,但是德国职业教育还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尊敬。德国职业教育有专门的学科,职业教育和培训课程,通常是在大学层面的课程”。近年来,德国双元制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在德国有不少高等学校开设了双元制课程,还有很多具备大学入学条件的学生,鉴于双元制的学徒学习可以为自己带来稳定的职业保障,宁可先接受双元制的学徒培训而不直接入大学学习。根据调查发现,在银行金融领域,2002年有8,143名大学入学资格证书持有者选择学徒培训,对这些学生来说,双元制的职业资格证书胜于大学毕业文凭。在保险咨询业,2002年约有2,891名具有大学入学资格的毕业生选择参加双元制学徒培训,相当于保险咨询业参加培训总人数的52.4%。这使得部分双元制学徒岗位提高了接受培训的条件和要求。“1975年,中学以上文凭持有者接受双元制培训的有4%,正常就业的有7%;到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是15%和7%。可是,在1975年,中学以下文凭持有者进入双元制体系的有59%,直接就业的有6%;到2000年,这个数字分别下降到38%和3%。这说明,双元制学徒的构成正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中等普通教育的完成者进入了双元制职教领域”。总之,双元制虽然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形式,但其在德国的社会地位还是不错的,双元制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不逊色于大学毕业文凭,说双元制社会地位低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二、双元制与社会流动

  用社会流动不利影响来批评德国双元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刻板不灵活。如下页表所示,德国双元制的顺利推行,主要得力于与教育相对应的严格的职业资格构架。德国的职业资格结构与教育层次互相对应、等级森严,上下之间较难突破。企业内部当然有培训和晋升制度,然而,职工想要通过内部培训和教育突破原定的职业资格等级界限,可能性很小。有学者指出,德国这样的教育和职业资格框架导致了过早分流,对处于底层职业资格的学生来说,无论如何努力,几乎没有向上流动的可能。“在完成4年的义务教育之后,大多数学生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即他们再无缘上文理中学。如此年幼的孩子便认识到学业成绩关乎未来的职业发展,的确非常现实。高级初等学校和实科中学的孩子们非常清楚,他们将来在就业市场上成为高级专家或经理的希望变得非常渺茫。例如,他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第一职业选择(比如想当牙医)已经不现实了,尽管走学徒这条路他们还可以有498个职业可以选择。谈到那些没有入围文科中学的学生如何表现,教师说,由此便产生了厌学倾向”。

  德国体制中的教育背景与职业去向表

  资料来源:约西·沙威特,沃尔特·穆勒.中等职业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A].莫琳·T·哈里南主编.教育社会学手册[C].傅松涛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33.

  第二,固化社会阶层。根据教育社会学家的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子女大多接受的是职业教育,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子女接受的是学术教育。鲍尔斯金蒂斯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流,实际上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人员,采用不一样的社会化过程,这促成了阶级不平等的复制。工人阶级出身的学生通常被分流到职业教育轨道,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价值观相应地将其塑造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员。与此相反,那些被分流到学术教育轨道的中产阶级子弟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了适合于管理和专业分工的价值观”。有的学者直接将之应用于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批评,认为德国的中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确保统治地位,通常排斥工人阶级。例如只有通过学术考试,拥有大学文凭的人,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的职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较高的地位通常和高等教育资格相关,对于职业教育体系中,参加双元制学习的学生和工人阶级的子女来说,要获得高等教育资格,希望颇为渺茫。

  第三,双元制学徒的工资偏低。一般来说,双元制学徒的工资只有正式员工的25%。当然具体行业和部门差别很大。学徒制工资偏低,已经成为青年人不愿意参加学徒培训的重要原因。“学徒的工资明显低于学校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尽管对于那些非技术人员的早期工资收入很难精确统计,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远高于学徒的工资。2013年,德国的全职员工的月工资在2,000马克(厨师)到4,500马克(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这也就是为何许多青年不愿意参加学徒制,直接从事非技术或者不用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的重要原因”

  这些有关双元制的描述和批评,只反映了部分事实,笔者认为有失偏颇。第一个批评,忽略了一个具体变化,即双元制越来越具有灵活性。“有人觉得德国的教育体制包含许多限制性的内容、缺乏灵活性,与当今非标准化的富于个性的生活情趣极不协调,但事实上这一体制在学生的发展方向上还是包含了一定的灵活性的。比如,(双元制)学徒期的职业包含一定数量的普通教育的课程”。“如果学生在后一方面成绩优异,他们也可以转到较高的教育轨道,甚至可以上大学。至于那些对就业市场真正失望的青年以及那些意欲另谋高就者,还可以走另外一条被称作Zweiter Bildungsweg(第二种教育途径,笔者注)的路,最终也可以上大学”。事实上,学徒制不仅能够适应时代的新挑战,而且还能保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特点,其灵活性也在日益增强。“在1998年到2009年间,德国与时俱进地对267个职业要求作了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体制变得更加灵活,……培训被分成几个不同的模块。不但是企业,而且教育机构和学校也可以提供职业培训,授予职业证书。有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完成相关学业,拿到学分之后,再到企业去做学徒工。这样,提高了双元制学徒培训和其他类型培训课程的衔接和转换”。对于学生来说,从职业教育走向学术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希望也越来越大,从学术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

  第二个批评依据的是教育和文化的社会化再生产逻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那些参加双元制培训的学生,的确很多是没有办法进入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使他们获得了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和社会身份,甚至于能够上大学的那些毕业生,也非常乐意参加双元制的学徒培训。“双元制为主体的技能和技术人员并非占据职业结构的顶层。……双元制为没有办法上大学的中学毕业生提供了获得社会尊重的职业和社会身份,这是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贡献,甚至于越来越多具备大学入学条件的中学毕业生也愿意先接受双元制的学徒培训”。有学者认为,传统的研究者一般把双元制学生的投入与收益与那些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相比较,这样,自然会让人觉得双元制降低了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并且限制了他们找到声望更高的工作。但是,假如我们把双元制学生与没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较,就会发现,“那些接受职业教育分流的学生即使当初选择了学术教育也不大有可能上大学”。假如这些上不了大学的学生不接受类似于双元制的职业培训,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前程则更加令人堪忧,甚至可能演变成为社会稳定的破坏力量。

  第三个批评揭示了双元制学徒的工资偏低的事实。这的确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双元制培训的疏离,但从整体上来说,用长远的眼光来衡量,通过双元制培训,拥有技能的学徒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一方面,双元制学徒将来可能赚得更多,同时有更好的晋升机会,另一方面,在德国完成双元制的学徒,被认为是成功的象征。在当前德国社会,双元制学徒培训与学术教育相比,越来越具有优势。原因如下:在当前德国,学术力量不断弱化,大学毕业后的前景黯淡,越来越多持有普通高中毕业文凭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先选择参加双元制学徒培训。他们想通过双元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将来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有调查发现,有30%的高中文凭持有者的双元制学徒承认,参加学徒培训是防止大学辍学后有一个安全的保障。双元制学徒学习可以扩大大学学习的理论视野,有利于今后的职业选择。根据学者对金融和保险咨询的双元制学徒调查发现,88%的被调查学徒认为,短期的学徒可以让他们知道该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8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徒培训有利于他们不被大学的专业所束缚。

  总之,对双元制刻板不灵活的批评,在过去或许是合理的。但是,随着近年来双元制灵活性的日益增强,地位日益提高的情形下,这些指责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同样,脱离了具体实际,简单地用社会文化再生产理论来批评双元制,有不切实际的嫌疑;最后,从整体和长远的眼光来看,双元制为学生带来的益处,远远胜过其短时的投入。

  三、双元制与性别平等

  研究德国双元制,不能不言及双元制与性别平等。根据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德国双元制学徒的有关规定和具体措施上,对于女性来说是不公平的。

  从数量上来说,“根据1995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在双元制的体系内,女性学徒占学徒总数的40%都不到,在手工和贸易领域,只有20%的学徒是女性”。尽管后续年份中,参加双元制的女性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男性的比例仍然高于女性。“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超过21岁拥有双元制的学位的人群中,女性仍然只占43.4%”。

  从具体从事的职业来看,女性学徒所从事的职业绝大多数不是她们的首选。“相对于男孩,女孩们要获得学徒培训要困难一些。举例来说,对于大部分申请者,首选的学徒岗位往往是最好的,但是女孩在接受培训的岗位常常不是她们的首选”。有研究显示,在所有接受营销(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女生中,只有1/4表示毕业后想从事营销工作,另外3/4却费尽心机想挤进其他行业。近期一份有关德国职业培训体系人员选拔的纵向研究显示,被调查的184名女生想进入59种不同职业,其中只有20%的行业属于女性职业。而两年以后的学徒分布却显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60%的人在接受4种不同的职业训练,而所有职业均为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职业。最终,绝大多数人都进了营销行业;而当初只有6%的女生想当营销员。有位被调查的女生是这样陈述的:“我想当警察,即使不成,也要当个管子工。我费尽心机,但所有申请都遭拒绝。我就到处去找,面包房、办公室……又看报纸广告,看到有人在招聘酒店服务小姐(Hotelfachfrau)。虽然我根本不想当酒店服务小姐,但我还是应聘了。我得到了这份工作,后来一切还好。”相对于男性,女性双元制学徒往往处于不利境地。有研究指出,在双元制中,男性和女性做学徒的公司规模差别也很大。通常说来,女性在小公司接受学徒培训,她们很少被看成是正式职工,内部的晋升机会也不多。而且大家普遍认为,小公司的学徒培训质量不如大公司。相对于男生,接受职工联合会培训的女生要少很多。

  可以说,这些说法是确实的,但是问题是复杂的。

  首先,这种现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德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传统观念的变革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传统观念没有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即使用其他职业教育制度代替双元制,也同样会存在性别歧视而带来不公平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德国的传统文化认为,职业(Beruf)主要是针对工业技术职业的男性而言的。女性通常被定位成“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三种角色。自早期产业革命以来,男性文化影响到工作,包括职业资格、就业和生活。女性通常被排斥在职业资格之外,除了失业,就是做那些不需要技术的工作。“职业教育为男性公民提供养家的技能,女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照顾好家庭。男性职业教育的结构是公司—政府的结构,女性的职业教育课程通常没有标准,大部分学校为基础的学徒岗位由私人组织机构提供。男性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市场联系紧密,女性的职教体系则没有这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男性应该赚钱养家、女性应该照顾家庭的观念支配下,任何外在的职业和相关的职业教育制度设计都可能背上对女性来说有欠公平的罪名。而且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男女有别的职业观念对男性来说也未必一定公平。有学者研究指出,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德国的税收政策是鼓励中下阶层的女性呆在家里,照顾家庭,而男性则要拼命赚钱养家。男性失业承受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女性。另外,也有调查数据发现,在德国,无论是任何层次的教育,女性均比男性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特别是持有高中毕业证书(Abitur)的那部分学生。

  其次,是职业性质方面的原因。德国双元制具有手工匠人的传统,而手工匠人自古以男性居多,因而从历史渊源的延续性来说,双元制涵盖的诸多专业,像技工、机械和电子行业,更加适合于男性。“这种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更多地表现出男性职业特征……”。因而,女性在这些行业中的代表数量相对较少,“女性在商会、企业主联合会和工会的代表明显不足”。由于相关行业的商会、企业主联合会和工会在双元制教育和培训的协商中起着重大作用,而女性代表的不足则容易导致政策对女性不公。但我们认为,脱离具体职业性质的分析,仅仅根据双元制职业的男性数量占优势,来批驳双元制对女性不公是欠妥当的。理由是:第一,双元制毕竟不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全部。就像男性不会在有足够女性工人的技能培训上投资一样,“她们(女性)不会在有足够男性工人的技能培训上投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更多喜欢在一般技能培训上的投资”。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中,女性占69%,男性占31%;在过渡体系里,女性占57.3%,男性占42.7%”。如果按前面的数量多寡的平等逻辑,我们是否说,全日制职业教育方面对于男性是不公平的?第二,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对于女性来说是有一定优势的。有研究者指出,现代服务业要求职业者具备诸如:光亮的头发或者是“性感”的声音是以女性为标准来设计的,按照这样的服务职业典型标准,男性自然处于劣势。在20世纪90年代,像护理、幼儿园教师、医药和化工的技术助理员等不被双元制所涵盖的专业,主要被女性所把持。但我们很少会因为这些职业的男女比例失衡,来指责这些职业的设计对于男性来说有欠公平。第三,一些企业的双元制学徒之所以不愿意选择女性,并非源于对女性的歧视,而是因为女性要生育、要照顾小孩,相对于男性来讲,企业成本显得更高。其实和双元制没有太大关系。

  再次,德国全民上下还在积极地为男女性别平等而努力。与过去相比,女性双元制学徒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在1950年,只有1/4的学徒是女性,到199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6%。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15~64岁女性就业人口比例分别占年龄段女性总人口的55.3%(1995)、58.1%(2000)和59.6%(2005),应该说也是在逐渐上升的。如果在女性就业岗位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方面地提高双元制女性学徒岗位的比例,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大量女性的失业。所以,如果因为要维护男女平等,不顾及传统观念和其他制度的制约,不顾及相关的职业性质,简单地增加双元制专业中的女性数量比例,可能会事与愿违。

  四、结论

  职业教育可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通过双元制的社会地位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地位较高,双元制的地位更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能够进入学术大学学习的高中毕业生积极参与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说明双元制与学术相比的优势在日益增强。传统上认为,双元制社会地位低的观点在现实的挑战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其合理性和意义。这也说明,在职业化时代,机制合理、质量卓越和社会认同度高的职业教育,有着持续旺盛的生命力。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低,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否分轨没有必然联系。

  职业教育的与时俱进。随着服务行业比例的不断上升,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对于双元制刻板不灵活、社会化再生产的工具和机会成本偏高的偏见性批评不断浮现。然而,联系德国双元制的实际我们发现,双元制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双元制不仅不是社会化再生产的工具,而且还是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双元制的益处远远大于弊端。这说明,职业教育制度要有生命力,必须适应潮流,有所改变,但要有自己的质量和公平的坚守,切不可被偏见式的批评牵着鼻子走。

  职业教育与性别平等。如果仅仅从双元制的性别比例数据和女性参加双元制学徒培训的遭遇来说,双元制对女性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从另一个层面看,德国有着男性赚钱养家、女性管理家庭的传统,男性承受的工作压力要大于女性;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来说,双元制的职业更加适合于男性;双元制仅仅属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女性比例要高于男性;……所以,离开了具体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和职业特征,简单地依据某方面的数据比例,来探讨职业教育的性别平等,则显得过于简单。在其他状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简单地通过提高双元制女性数量比例,以达到男女平等的目的,可能会适得其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