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临高人偶戏)

 文化龙乡 2015-04-11

下载 (39.99 KB)
2012-9-24 17:22

临高人偶戏

       临高人偶戏是全国惟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临高人偶戏系从民间用佛像祭祀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故亦称“佛子戏”。临高人偶戏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主要特点是,舞台不设布幛,演员手擎木偶化装登台,人与偶在台上同扮一个角色,以人的表演弥补木偶感情之不足。一般的人偶剧在表演时,舞台四周围着围布,观众只看到木偶而看不到演员。而临高人偶戏则人偶共同扮演一个角色,舞台不设帷布,演员以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来补充木偶表情的不足。人偶交叉表演,自古至今,自成一派,成为我国木偶艺术园地稀有的剧种。人偶戏以本地的民歌调为主要唱腔,优美动听。
      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据光绪十七年续修的《临高县志》云:"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药医。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后经过艺人改造,搬上舞台,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形成。
      据资料统计,解放前留下的剧目约有300多个,解放后经整理改编上演100多个,还先后移植改编其它剧种剧目《江姐》、《秦香莲》、《张四姐下凡》、《春草闯堂》、《海瑞驯虎》等30多个,创作剧目有《海花》、《闹钟爷爷》、《荔枝树下》、《一碗鸡汤》、《王佐上任》、《莲花仙子》、《鹿回头》等7个剧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