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测糖尿病肾病:肾活检挺靠谱

 水共山华 2015-04-11

世界范围内,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发达国家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首要原因,占到中国 ESRD 病因的大约 16.4%。

DN 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病史,肾活检仅在非典型症状的患者中进行。然而有证据显示,在 2 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中出现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比例从 27%-79% 不等,因此靠临床表现和病史诊断 DN 并不完全可靠。

糖尿病肾病预测境况

微量白蛋白尿曾被认为是 DN 进展的预测因子。但是,最近的研究认为有些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会转归至正常水平。因此,急切需要开发更多敏感且特异性的标志物来预测 DN 进展。

目前,大量的研究聚集于 DN 患者血浆或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但是却忽略了 DN 肾活检的重要性。

肾脏病理协会建立了一种新的 DN 的病理分级系统,更加细化了 DN 的病理特征。但是这一分类系统能否被用于预测肾脏结局还未被证实。因此,南京大学金陵医院刘志红院士的团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应文章发表于近期的 NDT 杂志上。

病理分级预测糖尿病肾病

该项研究纳入 2003-2011 年间在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证实的 396 例至少随访 1 年以上的 DN 患者。运用肾脏病理协会建立的病理分级系统评估组织学损伤的严重程度。以进展至 ESRD(主要终点)或血肌酐翻倍(次要终点)来定义肾脏结局,评价组织学结果对肾脏结局的影响。

研究包括 53 例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173 例大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和 170 例血肌酐升高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 250 例。肾活检时患者平均年龄为 50 岁,中位糖尿病病程是 84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 29 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 1.29 mg/dL,平均 eGFR73ml/min/ 1.73m2,平均尿蛋白定量 1.45g/d。

1. 90 例(22.7%)患者在随访期间进展至 ESRD,6 例患者在肾活检后的 12 个月内就进展至 ESRD,102 例(25.8%)患者出现血肌酐翻倍。

2. 根据病理分级,53 例(13.4%)患者为Ⅰ级,87 例(22.0%)Ⅱa 级,32 例(8.1%)Ⅱb 级,168 例(42.4%)Ⅲ级,56 例(14.1%)Ⅳ级。Ⅰ级、Ⅱa 级、Ⅱb 级、Ⅲ级、Ⅳ级的患者进展至 ESRD 的比例分别是 0%,2.3%,18.8%,30.4% 和 55.4%。

3. 肾小球和肾间质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肾脏结局有显著影响。血管损伤的评分与肾脏结局没有关系。

该研究表明:

1. 肾小球损害、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的严重程度独立于临床特征,而与肾脏结局显著相关。

2. 血管指标不能区分血管损伤的严重程度,不能用来预测肾脏结局。

3. 肾小球和肾间质损伤彼此相关。

这些结果提示以下病理分级系统对 DN 患者的肾脏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phl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