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53)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5-04-11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53)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福全古城鈥斺斘业募蚁

  【寻根溯源】闽南语四句 <wbr><wbr> <wbr><wbr>福全古城

     福全村历史悠久,唐乾年间,即在此驻兵戍守。至宋代,福全港已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大商贸港。
  明代洪武二十年兴筑福全所城。置守御千户所,屯兵戍守,辖旱寨一处,屯田二所,烽燧十处,贞责巡视“北到大,南到料罗”的海城,城内建兵营,辟练兵校场。在那倭寇猖獗的年代,福全千户所的军民数次击退来犯的倭寇,确保社会安宁。共时福全人丁稠密,被誉为“百家姓,万人烟”。城内街道纵横交连,有“丁字街”之称,并划分“十三境”,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百业俱兴,商贸经营规模大,成为晋南重镇。
  福全古城历史悠久,群山环城外,名山在城中,东临台湾海峡,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文化积淀深厚。至今城内外犹存许多文物古迹,古民俗和民间传说。城内外遍布多处摩崖石刻、摩崖造像、碑刻、古碑、古坊、古塔、古庙、古建筑和古街道。
  城内元龙山摩崖石刻,城外的无尾塔,洞内摩崖造像和留从效庙都已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南语四句

 

                                  

 厝边头尾喊声轩行  
 招去游福全古城 
  所内原是古代兵营  
  抗倭护境常常打 

意译:房前屋后的邻居喊了一声马上走 
   互相招呼着去游览福全古城   
  福全古城原来曾是古代的兵营
       在抗击倭寇的护境战斗中经常打胜仗

 

 

                              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53)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你好,晋江】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古城墙

 

    在山海相交的深处,静默百年的古城赫然在望。站在村中至高的元龙山顶,依稀可以听见远远的潮音,悠远得仿佛发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正在悠悠低述着古城的过往……


                                  葫芦城丁字街

【你好,晋江】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古城西门

【你好,晋江】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福全村内随处可见的古城墙

      福全古城距今有六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晋江市惟一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城。

     宋代时,福全就已是我国东南沿海有名的商贸港口。一日,一艘福船到此避风,海员们因留恋此处风景,便将船停泊在此,无心离开。于是,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福船”,因为“船”与“全”发音相似,渐渐地便被传做“福全”,沿用至今。

     福全城廓形似葫芦,且街道纵横交错多以丁字连接,因此,自古就有“葫芦城,丁字街”的美誉,时至今日。

     福全古城的城墙残垣犹存,城内的长街短巷也皆保存旧时格局,村中新房故宅相间而坐,但所见却皆是新旧难辨的红砖厝、青石房,即使是年岁久远的古宅也由于受到主人们的悉心打理而丝毫没有染上岁月的风霜,反而在阳光和海风的抚触下变得别有风韵。

    同所有戒备森严的卫所城一样,福全古城原本也有着坚不可摧的高大城墙,但在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这些坚固的城墙材料均被拆除运往前线砌筑炮台,村中则在原城墙处环植绿树以为标记。

    如今,前来的凭吊古迹的人们虽然已不能看到那曾经屹立百年的坚固城墙,但所城的四座城门的遗址却依然在此静守一方,所城东门旁面朝大海,左边有石塔,为福全的镇水塔,据说此塔原本有一剑形塔尖,后塔尖因故被移,遂被称为“无尾塔“,塔北有一方形巨石,为“印石”,这“一剑一印”遥遥相对,被认为是福全的风水所在,历代均受到村人珍视。村中的西门和北门则在几年前先后由乡贤出资重建,福全村俗规定,婚丧喜事都须从西门出入,而不得通行北门,如今村人依然严守此俗。


                            三山现三山沉三山看不见

 

【你好,晋江】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明代摩崖石刻

    福全古城不仅有众多人造的海防工事,而且这里山海交融的独特地理环境本身就有一种神秘的美感,当地民谚将福全独特的地貌总结为是“三山沉、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三山沉”,是指城中的三个水池,三池中均隐隐可见形状各异的小山丘,据翁老先生介绍,龟池中有状如石龟的小山丘,下街池中有形似石燕的山丘,官厅池内则有形如水獭的小山丘;“三山现”,是指屹立城内的三台山、元龙山和嵋山;“三山看不见”则是因为人们在三个小石坡上建造了三座庙宇,所以如今只见庙不见山。

    到了福全古城,不能不到元龙山。元龙山是全城的最高点,据说旧时登上元龙山顶就可远眺金门。如今,元龙山上不仅有修葺一新的关帝庙,同时也是城中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在元龙山上的九处石刻中仅有一处署名,即明代隆庆年间的泉州知府所题的“海山深处”,而最耐人寻味的是一处题为“天子万”的未完成石刻,不知此人是在题词之际已醉心美景无意再续,还是故意要留下这个悬念,待后人解答。


                                 十三境十七庙

 

【你好,晋江】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福全古城是明朝中期为防抗沿海的倭寇骚扰而建立的卫所城,建成后,附近的乡民纷纷移居城内,因此福全当地至今流传着“十三乡入城”的传说。至明朝中后期,福全更是人烟稠密,住宅林立,有“百家姓,万人烟”之说,当时政府为便于管理,将古城划分为“十三境”,城中各境均有该境自奉的保护神,另外全城还有共同奉祀的庙宇四座,全村至今留有“十三境、十七庙”。

    在奉祀的神仙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福全人对城隍的崇拜,据村中老人介绍,时至今日,福全人对城隍爷依然极为虔诚,村中不仅流传着众多有关城隍的传说,而且还将每年旧历五月十三——城隍爷诞辰之日定为村中“圣节日”,是日,全村家家户户均要大摆筵席宴请亲友,同时还要延请高甲、提线木偶等传统戏班到此彻夜演出,盛大的庆祝活动足足要持续五到七日,每逢此时,村中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堪比春节。

    在这十七座庙宇中,除了闽南地区极为普遍的关帝庙、城隍庙、妈祖庙外,还有一座闽南少有的临水夫人庙,据说是旧时一村民因向临水夫人求子成功而自古田县的临水宫请至福全东山境的,如今依然香火旺盛。


                                     寻访手记

【你好,晋江】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1933年福全公所旧址

    也许是历史实在是太过久远,当我们问起古城有什么传说故事,老人们都惊道那太多了太多了,村里的每一座庙,每一块石,每一栋房,甚至每一个家族都有传说,福全村的名人故事更是多,老人们说,福全曾出过“三日皇帝”,出过相国,还出过兵部侍郎,甚至在村人的猪圈里还找出过“状元牌坊”。

    其他不说,单是福全的名医蒋际酉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事就能说半天,远的不说,泉州城里承天寺的那只石龟和福全也有一段因缘,而像是“城隍公起立行礼”、“土地庙祈雨”这些离奇的传说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就如村民所说,村中处处有故事。

    福全不仅故事多,技法精湛的手工艺人也不少,村中最年长的纸扎艺人王荷爱老人如今已是93岁高龄,依然心明眼亮,手脚灵便。布袋戏、木偶戏、大鼓吹、南音等传统艺术更是风行村中,长盛不衰。

    走在这个写满历史、装满故事的古城之中,很难感知到所谓时代的变化,古城就像是又一个“桃花源”,令人完全忘记所处的朝代。我们脚下的路,明朝人是如此走过的,清朝人也是如此走过的,一百年的光阴对于古城来说,不过是她的匆匆一瞥,古城自雍容地老去,毕竟,衰老于她,只不过是另一种美丽。


【你好,晋江】福全:山海深处藏古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