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荣令睿: 相约天南话投资 荣令睿 2013年1月17日 2013年1月... - 雪球

 lgoogle 2015-04-11
荣令睿   2013年1月17日

2013年1月15日中午,北京连续几天雾霾的天气已经稍有好转,丁点雪花轻轻落,当代商城的鸽子在低头觅食,几乎无视我这匆匆过客。市场上PM2.5相关概念的股票好像仍在活跃上升,一些股民的短视和大胆远超过这路边的鸽子。

著名投资人杨天南百忙之中应约,并约我在季诺意大利餐厅见面。

自己孤陋寡闻,知道杨天南此人时间并不长,好像也没怎么看过《钱经》杂志。并且最开始关注他的原因也不是其投资经历甚至业绩,而是他写的《儿童财商教育篇章》,其做法对儿童的财商教育是一种少有的突破,当然你也可以说是试验。现在中国的孩子不缺少智商教育,并且现在积极增加各种文艺、体育辅导班,就以为已经是素质教育;但很多家庭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基本为零,甚至为负,因为很多父母不但不进行财商教育,甚至回避跟孩子谈钱的问题。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整体的社会认同倾向下,跟别人不同,往往意味着风险。但跟别人相同,又何尝不是风险?这就像投资领域,很多人都做着与别人一样的事情,还幻想着赢过别人。

后来看到杨总写的《天南致金石计划投资人书——100条》,以不确定性开头,以风险收尾,不回避困难,不鼓吹业绩,大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意,在内心深处仍珍藏一份“孤单”,很多基金募集人行文风格与其相去甚远。此文也是我决定拜访杨天南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总推托其他事宜并早到应约地点,让我心有戚戚然;初见其脸颊远比网上照片消瘦,见面寒暄,说是他自己在运动减肥,后来知道他一周要工作100多个小时,我想辛劳也应该是个原因。我们直接切入投资相关的话题,甚至都没有时髦的聊聊北京这几天糟糕的天气以及政治、经济,看来杨总也不是喜欢闲聊的人。杨总讲了很多,我主要在听,但我仍不能在本文写太多:一是担心人家口吐莲花,被我理解并表达成了圆白菜;二是投资的本质思想并没有太多,何况他有很多的文章亲自阐述,我自不必累牍。

鉴于融洽的气氛,我直接跟他说我以前不知道杨天南,主要关注梁军儒、李剑、但斌等人的博客,他微微一笑,问我上午他在做什么?接着说他上午在给梁军儒再版的书作序。我突然感觉,投资这个圈子很大也很小:很大是从业人员众多,门派林立,远不是个统一的江湖;很小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可以只在你的小圈子里耕耘,这一亩三分地里,好像并也没有多少人。

刚好杨总也提到:投资要不争论,但不代表我们没有观点。一是争论往往是浪费时间,他每天超过15个小时每周超过1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并没有浪费在各种争论里;二是在网络世界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何必争论;三是要避免对个股的争论,没有完美的公司,重要的是风险和收益的衡量。我自己也认可,知道投资是选择题,不是是非判断题,但也有时难以忍住,得一时口齿之快。另外,我认为争论有时候也并不一定让人把公司看的更清楚,为了把对方驳倒反而会让人更加放大自己所看好公司的优点,反而对缺点视而不见,就像你的邻居看待她的孩子。

杨总讲了很多他的经历,对我很有启发。能在这个市场长期存活并取得很好收益的人,凤毛麟角,他同时代的很多所谓大户都销声匿迹,而当年赚取大户佣金的经纪人小姑娘现在却是家产千万。赚取投资的钱远比赚取投资人的钱困难的多,不确定性大的多。对于想通过投资通向财务自由人,找到像巴菲特这样的人委托投资,比把自己变成巴菲特亲自投资,成功的概率要高100倍。对于广大投资者,没有几个人能成为巴菲特,但仍有太多的人梦想着自己的梦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索罗斯、彼得·林奇、赛思·卡拉曼,甚至包括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所有的人在投资中获得的财富加起来都远赶不上一个巴菲特,我们为何不学习巴菲特反而学习他们?何必又幻想把自己变成“巴菲特+索罗斯”、“巴菲特+林奇”呢?我们只需要学习巴菲特,并且能学到1/3、1/2就不错了。

投资行业特别是二级市场是个进入门槛极低,竞争激烈的行业,从整个行业的回报率来看,跟其他行业比起来不是最差也是比较差的。对于很多有志于投资领域的年轻人,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他说经过长期周期性的考验后,投资成功最终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绝对盈利;二是跑赢大市;三是解决问题。对于第三个问题,就是要有基本的资金量需求,很多人由于投入资金太少,回报率高也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对于一个年轻人要辞职做投资或者创业,要想赚投资的钱(区别于从业而赚投资人的钱),需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0%的收益为家庭生活成本的两倍。当然,每个家庭的生活成本不同,条件也不同。我理解假设一个人的家庭生活年成本是20万元,应该有400万元的起始资金,这样考虑风险后,10%的收益40万元能够家庭生活支出两年,而不至于吃老本。

时间过的很快,2个多小时,我只顾了聊天,忘了仔细品尝意大利面的味道。何况爱人曾嘱托,味道不错的话就带她去那里就餐并到三环的华星看电影。杨总手机多次响起,实在不好意思,才合影,握手道别,并送我一张名片,背面写着:

第一最好不炒股,如此便可不会输;

第二最好不要看,如此便可不心乱;

第三最好不相问,如此便可不挂念;

第四最好不推荐,如此便可无人怨。

但凡多看比心乱,但凡推荐多遭怨;

安得与君长相伴,相守相忘不相欠。

                     ——源自《天南话投资》

10年甚至20年后,若杨总还在,我还在。本文将更有意义,特别是对我这个圈外人。

很多文字过后才知道它的意义,特记录如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