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香港的 IT 行业平均薪酬这么低?

 pgl147258 2015-04-11

【知乎用户的回答(66票)】:

IT 行業包括的範疇是很廣泛,而各領域「拉平均」的情況下,香港的 IT 人還是會比內地高不少。而 IT 精英的收入是不分地域和國界的。也就說,我們只能最多最多的拿中低層來作比較。

在開展分析前,必須要搞清楚什麼叫「IT 行業」,因為廣義上,電腦商場賣電腦或配件的,也可以算是「IT 行業」( 反正高大上的軟件銷售和他們差別不大 )

  1. 軟件開發及設計 / 硬件開發及設計 / 網絡及通訊系統開發
  2. 軟件服務(咨詢) / 硬件服務 (咨詢) / 網絡服務 (咨詢)
  3. 資訊系統營運及維護
  4. 資訊系統或服務銷售
  5. 項目管理 ( 後加的,突然想起什麼都不會的抽象派 PM )
以上五點是 IT 人的不同工種,顯然不是業內人仕是比較難分清這幾個核心的不同,而不同分類對於學歷要求和專業背景的要求都有很大的分別。(寫到這裡,估計又要長篇大論,那看看圖會沒有那麼枯燥)

(以上資料及版權為JobsDB 所有,來源 (以上資料及版權為JobsDB 所有,來源 jobsDB Job Seeker Salary Report 2014)

因為不太明白題主說的PD 是什麼,我就假定題主問的是IT 里的第一類 ( 軟件開發及設計)。這一類在香港的職業路徑是這樣的

Programmer ( $17,230) -> Analyst Programmer ( $26,392)

-> Senior Analyst Programmer ($30,526) -> System Analyst ($31,085)

-> Project Manager ($39,774) -> IT Manager ($40,316)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有些級別差之間的薪金是比較大。在一個成熟商業社會,這個變化率是代表著傳統商業眼里所認為的價值。如 AP 和 P 之間,因為 AP 是真正能很好的完成開發的角色。而 SA 和PM 之間,是PM 能管理好項目減低項目失敗的風險。而PM 升IT Manager ,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你懂得」。

從附圖的兩統計表里會發現,好像銀行和金融業比 IT 行業在薪金方面好像沒有太大的分別呀。而平常大家口里說的香港重金融,輕IT 有所不一樣。而實情是,銀行或準確點說金融業里,假如你不是銷售類的,工資會比 IT 高,但不是高太多。而銷售類的,你好意思只拿底薪嗎?而佣金的多少,才是金融才子關心的細項。

在和內地作比較前,我想說說香港教育和IT 業的一些情況,這微小的分別,卻使你更容易理解整件事。

香港的教育系統是受英國教育影響,講究精英教育,相對內地有點「各展所長」的功能。在2000年的科網爆破後,香港的大部份精英更多的是挑選去修讀商科類的課程,而頂尖的精英更多的是出國或者修讀每年只有150 名左右的醫科,或者同樣要求嚴格的法律系。

頂尖精英走了,精英修讀除工程師以外的其它大師專業,我們這類人就是 IT 行業的主力軍。而我們的Career Path 如下:

  • (舊制) 十萬考生考上 預科 ( 政府學校兩萬八千個學位)
  • 四到五萬名預科生,考進全香港八所政府資助的大學
  • 作為全港每年不到兩千人接受過專業Computer Science 教育的本科生,投身到香港這個傳統英式的商業社會,如趙 說的,分布於各大中公司里的IT 部門,依照著我上文說的 P 仔生涯

而營運性、附助性的 IT 同行,他們更多的是從專業學院、高中就開始從事這個行業。

從以上描述的內容來看,你會發現這主要是一個傳統己成熟的商業城市的環境,失去了政府主導能力,凡事被人按插一些溫情的政策下,迷失了眾多機會的結果。

和內地IT 行業對比,假如只拿 BAT 的 IT 人薪金作標準,當然會發現兩地之間在薪金絕對值上,香港己沒有明顯的優勢。然而,我希望指出的一點是,香港的本科生新鮮人的就業率是接近9成,也就是說,好好讀完CS ,是不會擔心找不到工作,而工資基本12K 以上,而正常水平的,應該15~18K。這情況和內地的反差在於,內地受擴招影響學生質量,更多的是畢業就失業。

也因為香港是傳統商業社會,也受英國保守的商業文化影響,技術類這些高商業風險的工種是會被「外包」到印度、新加玻、深圳和廣州。而在本土,只會維持很小的一兩個小組,維持著從AP 到Manager 的架構,最終目的是希望有自己的人看管好項目,完成管理就可以了。

這導致有技術或學歷的IT 人在安穩的大公司工作,享受完善的福利,分發有難度的工作給外包團隊,只用提升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完成好無數大公司流程須要的中英文文檔。等著上層某天空出一個位給自己升上去。

以上,是香港 IT 的主流,而另一主流是,到中小企業里完成除了編程和以外一切老闆或上司認為是IT 的事情,而工資是拿著比高級文職高一些的薪金,而他們職稱是很難超過 AP。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就很好讀懂「连Apps开发都属冷门低薪行业,为何IT在香港成了夕阳产业?」假如你只是打工,從事Web Site, Mobile App 開發,你的職業內容更多的是為軟件商快速的完成項目,然後再快速完成另一個項目,接著快速完成項目。想換工作?寫App 的,你了解商業邏輯嗎?你有大型系統經驗嗎?會處理「古生代」系統問題嗎?(好公司的定義是這些都是寫招標書,找外包代你去啃)

而創業的IT 人,那就是另一種故事了。

其實最實際的是去訪問一下 @赵劼 每個月工資有多少個零。最後附上一個招聘廣告

【赵劼的回答(42票)】:

说实话我不知道什么叫做IT行业。我更愿意说互联网行业或是金融行业,然后里面的IT部门。做IT的人里面,做游戏的做互联网的大都是高帅富,但屌丝也大堆大堆,他们就不是IT行业的吗?

所以香港没什么IT行业薪酬低,国内也没什么IT行业高的说法,因为没有所谓“IT行业”。当然我知道你想问的是什么,因为估计在你眼里IT就是BAT啊互联网啊游戏之类的吧,其他小公司的小屌丝们一个月赚三五千的你都无视了。

所以其实答案是,因为香港只重视几个支柱产业,比如金融,比如贸易,剩下的就是看各行业对于IT的支持程度了,比如投行里面做开发,应届毕业估计也有四五万吧,然后本地市场那么小,对于互联网这种需要人口红利的行业来说怎么发展。再者,人少导致牛人也少,各公司情愿把厂设在国内吸收国内大把牛人,然后从香港招个别的牛人过去。

是不是做IT不是关键,关键看你在哪个行业做IT。本来国内的高帅富行业在香港都不需要,那香港没有高薪的IT职位也很正常了。

【朝言道的回答(20票)】:

突然有一种很想答这个题的冲动,首先表明我的观点:香港CS工资低是事实,不是来洗地的。

介绍一下背景:内陆生在港科CS读完四年本科,现在继续读CS MPhil,本科毕业的时候在香港找过工作,应该有资格答这个题吧。

上面 @Tony Wong (应该是学长吧)说本科CS毕业生正常工资是15K~18K HKD,有一些水分。我毕业的时候在学校就业招聘网站上得来的信息是,小公司开出的薪水一般是12K,15K~18K的公司都算是好公司。询问身边香港本地的同学发现,他们的期望工资一般是15K,但是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顺便贴一张2011年的我们系的调查图,那个时候中位数是13K,所以现在15K应该也差不多。

可能看到现在你觉得这个工资其实也不算多低,但是残酷的现实是香港CS工资不仅绝对值低于大陆,“相对值”更低于大陆。一时没找到图,学校食堂贴出的招人告示里收银或者打菜的人员薪水都是10K,更不用说昨天我去尖沙咀玩看见街边餐馆写着“无需经验,入职125000起”的招服务生的牌子了,说都了都是泪。

然后我就觉得香港没希望了,回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找工作比较容易的就拿了几个13K~15K RMB的offer(就不说出来了,因为后来都没去感觉很对不起他们,伤人品。。。),相比起香港的高房价高物价,顿时感觉含金量大得多。但是后来因为家里人的反对,在香港读书确实多花了家里一些钱,只好在他们的压力下继续读MPhil。

实际上本科CS内陆同学除了特殊原因(妹子啊 户口啊)一般都不会留在香港工作的,一般是去美国继续读书或者回内陆工作。至于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他们本科都是国内顶尖大学里的佼佼者,来港科都是做研究的,就更不会留在香港工作了。

==================================================================

突然觉得之前都答非所问了,其实香港互联网公司还是挺少的,大部分都比较传统,什么IT consultant啦,什么IT support啦,IT人员在公司一般都不是占主导地位,自然工资就少。

【林愈静的回答(19票)】:

靠,列出的统计里都没有DBA,看来,我得研究一下转行了。

简介一下:做IT,浑浑噩噩也做了十多年,各种职位都试过。在港工作三年,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DBA。

首先,HK是法制社会,所以工资保密制度做的特别好,我来HK工作三年多了,同事工资具体是多少?我连个数量级也猜不到。而我老板招聘我时候说,HR有张表(花钱从顾问公司买来的),列明了职业+工作经验(年资)和工资范畴。招聘时是不会超出这个范畴的,这个范畴比较大,例如一个十年经验的MS SQL DBA,可能是2w-3w这样写。我透过一些侧面留心,大致得出了几个同事的月薪(是否缴税,和闲谈时透露的MPF信息分析)。工作十年20k-30k是比较靠谱的。但在国内,工作十年,如果会混,绝不止这个数了吧。不过有一点HK的税基比较高。MPF从这个月开始3W月薪的也不用交了(雇主帮忙交),所以基本上你拿到手也是20K-30K。国内招聘广告上那些打着月薪20K+幌子的,拿到手还不到16K 的比比皆是吧。

二.别再贴 洗碗工扫地工月薪一万多这样的广告了,没在HK生活过很难说清楚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在HK7K的房租只能租到一个床铺。洗碗拿到1万多那种基本上是累死累活手脚不停做一个月休息一天那种,然后7K拿去交了铺位租,剩下3K吃饭都得节俭点儿。这能算是生活么?

另:计汇率毫无意义,除非你在A地挣钱往B地花或者你炒人民币。

三.说实话,和HK相比,国内IT界才是个人傻钱多的领域。其实国内任何领域都是人傻钱多,只要你找对地方。而HK没有这样的地方。老罗演讲里说,任何行业都是三成的经营+七成的SB构成的,只要你能去到那7成SB的公司,然后唬住那些SB,你就可以轻松拿高薪。而在HK,没有过硬的技术很难混事儿,光靠吹牛扮高深考一堆证也绝对是没好果子吃,HK要求你考一堆证,而且,更要求你有和这些证书匹配的能力。

四.其实HK没有IT业,和国内相比,这是个成熟的社会,IT界还有其它各界,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其实都是个死气沉沉的环境。那些年的HK早就不见了,现在是个半死的城市。一部分觉醒的人忙着自救。或许还有救。

五.个人感觉:工资也许和国内差不多。生活压力比国内大不少。但工作起来的感觉是绝对不同的,这个我之前写过一篇文:没见过大蛇屙尿

生活起来也是不同的,在HK除了操心赚钱,其它都不用操心,在国内要操心的就太多了,举例子:担心小孩儿会丢,生病了担心医院瞎开药,上学时担心没户口上不了。上了又担心没给老师送礼孩子会被边缘化......在国内,这些可能是钱可以解决的,也有一部分,钱也解决不了(比如北京户口)。而在HK,所有问题都是钱可以解决的--而且是光明正大的解决。

我没想在IT上可以如何如何,简言之,没有职业理想,不过养家糊口而已。发现在HK,这是可以做到的。不必野心,情怀,也可以获得职业尊严和缓慢的职业进步。

好吧,说的太多了。

【杨YC的回答(12票)】:

作为一个在内陆读本科,在香港从事码农工作的人,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赵劼 划分方法我是挺赞同的。IT行业本身跨度很大,本来就难有严格的定义。所以我猜,楼主问的IT行业,应该是指互联网或者软件行业。

但是,互联网或者软件行业对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重视和依赖程度,显现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的。通常来讲,互联网或者软件行业,几乎100%依赖information technology来实现其商业的价值。这种情况下,IT从业人员(包括码农、产品经理和PM等),有这较高的地位。

其它行业,对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重视和依赖程度,相差很大。这直接影响IT从业人员在公司的地位和薪水。

然而,在香港,各个行业的发展是极端的不平衡。如果没记错的话,香港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贸易,旅游和地产。互联网和软件行业在香港,并不发达。这意味着,在香港,很多时候在金融做技术支持,常常比在互联网或者软件行业里做码农人工更高,于是间接有了这个问题的产生。

不过,互联网这个充满奇迹的行业,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神魔之塔》这个游戏,被云游收购部分股权,两个香港的创始人身家也暴增过亿(云游7000万美元收购神魔之塔开发商21%股权)。

至于 @Tony Wong贴出的jobsdb的薪水分布图,我个人认为挺有水分的,就个人感觉和身边同学朋友的的数据,没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当然我没有实质的数据支撑我的论点,纯个人感受。

【铁心男的回答(12票)】:

分三个方面回答下。

首先,题主给的数字偏低。在此提供一份来自猎头的数据,用我身边的几十个人来比对,还是很靠谱的。

当然,金融行业另算。

第二,说香港的工资偏低,也要看低于谁。和欧美肯定没法比,但和国内比呢?

拿出BAT的数字,折算下汇率,显然要高于香港。

但我们不能这么比吧。

统计给出的是工作市场平均水平,并不是专挑大手笔的公司。

我手头没有一定靠谱的统计报告。但大体看,北上广深刚毕业是5~6k,三五年的10+k,七八年20+k。并不高于香港。当然这个不确定,欢迎业内人士给出靠谱的报告。

算上汇率和消费水平(房价除外),香港的it待遇,不能说比国内高,但也不至于算低。

再看两头的工资,香港工资的起薪一般10~12k,换句话说,在市场上能找到的90%的程序员工作都是不低于10k的。

再看高新,由于香港互联网市场太小,所以金主几乎清一色是金融公司。大家普遍的共识是,金融IT,相比非金融要高一个等级。纯外企又要高一层。TOP BANK又要高一层。每个等级30%~50%,差不多到投行这一层,就是毕业生30~40k了。

第三,香港的it环境和国内是很不同的,更重视管理,对技术却得过且过。

我身边很少见到像硅谷或者国内互联网公司那样的技术牛人,在他们的眼里,技术只是工具,够用就行。管理层也并不倾向于学习和使用新的技术和理念,当然也不反对。但由于没有培养出这种风气,所以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做这种对“似乎对升职加薪帮助不大”的努力。

因此香港的IT门槛要低得多,压力也偏小。就算到银行里,压力也大都来自业务和风险上。除非来自工作安排,很少见有人业余去学习新技术的。

在这种情况下,给出这个工资,已经是相当尊重IT这个行业了。我见过很多在国内就是个大牛的追随者,来香港就可以独当一面的,薪水很快就超过了平均。不知这算是国内给的抠门还是香港给高了。

综上所述,香港的工资待遇和国内还是相当接近的,再某些情况下甚至还要略高。当然还有很多方面还可以研究下,比如年终奖,加班,假期,所得税等等。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似乎大家的回答都针对计算机专业出身在香港IT公司或公司的IT部门从业者,作为在香港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看到那些调查数据觉得好没有参考价值。

就IT公司的设计从业者而言,以我自己及周边同学朋友的经历,创业一两年的公司和创业十几年的公司工资差距好几千。亚洲老板的公司跟白人老板的公司差距也很大。创业公司和个大投资银行差距也很大。

至于你能拿多少我觉得是能力+运气。

有刚毕业的工程师朋友工作一年就挑个槽,一跳加几千甚至上万。加上如果一开始的工资基数大,那跳一跳的收入是很可观的。

还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智商加情商吧,努力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真是想赚很多很多钱,光靠帮别人打工是不够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19票)】:

重商轻农。

【GeorginaWang的回答(5票)】:

同意 @赵劼 对 “IT” 行业定义的分类,作为非科技公司码农,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知乎里的工作信息分类。。。

也同意 @杨YC 提出的:

至于 @Tony Wong贴出的jobsdb的薪水分布图,我个人认为挺有水分的,就个人感觉和身边同学朋友的的数据,没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当然我没有实质的数据支撑我的论点,纯个人感受。
我了解到的非金融行业里的 IT 相关职位薪资水平,作为fresh graduate:

  1. 商业银行,IT 咨询:起薪2w+,bonus 未知
  2. 投资银行后台:3w+,高盛貌似给的接近4w
  3. Facebook 非技术职位:2w+,bonus 未知,但是福利真的好好。。。T T
同学(本科)拿到国内腾讯软件开发的职位,好像是1w RMB 但是有15+(?)个月薪,所以换算成港币应该比普通香港科技公司要高2-3k 左右(个人估计);如果加上生活成本差异的考虑,大约和 flagship tech firm 以及技术咨询、商业银行后台 IT 的工资差不多,比投行后台低一些;但考虑到国内好像给本科生的平均工资略低于研究生,对于研究生来讲,可能会更加接近一些投行后台?

但,做的事情更有趣更有挑战,再加上离家近能吃上祖国妈妈的地沟油,如果拿到一个北京 BAT offer。。真的是分分钟飞回去。。。

【高理恩的回答(2票)】:

Jonathan Zhou所言基本属实,而部分答主给我感觉是没真切体验过香港的IT行业环境的。

香港非常不重视技术,国内洗个碗2K,编个程10K;香港洗个碗10K,编个程是10K,做到PM才是40K。也就是说,在香港做到PM,才能跟洗碗的拉开点差距,而在国内你刚入行就行了。这会造成心理上极大的不平衡

另外,在香港干技术,要么去做做外来产品的本地化、运维、技术支持;要么抱银行大腿,为金融提供技术支持,用着银行专用的语言维护着古老的代码。没什么研发的岗位,不适合技术路线的职业发展

我在香港读了MSc. in Computer Science,现在在广州工作。

跟老师同学聊起香港IT业时,观点基本上一致都是:香港IT业已死

【杨明的回答(1票)】:

IT行业赚钱的关键就是高用户数,低边际成本。香港700万人口能做啥?

如果向外发展,香港又能向外输出啥?

【小豆腐的回答(0票)】:

香港的工资并不像微博晒出来那么高。白领阶级也就是1.5到3万的。

要说工资低,传媒行业才叫低,一个月8000港币是平均水平。

香港不缺人才嘛。

可能对你没有什么帮助。

【AbbyChau的回答(0票)】:

有一點十分十分奇怪的事:

香港真正從關發致業的, 沒有細心查看, 是不會給你看出是香港公司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这个讨论有意思。

Part 1. 题目是问为什么这么低,题主已经默认觉得是低了。没有在HK找过写代码的工作,但是09年在HK呆的时候,从深水埗到旺角的路上那些贴在墙壁和门上的招聘:洗碗阿姨9k...让我感叹N久,广州那边CS本科出来有多少个是9k的? (btw, CityU在旺角是有办公室的.) 那我理所当然地认为HK的CS工资肯定很高。谁知,现在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HK CS可能在薪水上真不太有竞争力。

Part 2. 再问低的原因。上面分析都说了,是行业需求。最近《爱回家》电视里面,John Ma给我们爆料了,实习律师是2-3w(阿友),律师是>5w起(John Ma跟Alex老妈说自己比Alex还高),而John自己作为LE律师所行政,跑业务的,维护客户关系的,熟悉法律,能帮客户搞定法律麻烦的,月薪+佣金>10w了。你说,CS毕业生才1w, Sr.P才2-3w, PM才4w, 能有吸引力吗?那些本地学分高的学生倾向于商科医科,而不是CS,他们不是傻子,他们老豆老妈也不是傻的对吧?

【海涛的回答(0票)】:

香港的 IT 行业薪酬这么低 ?

首先,地区差异的存在,如果直接比薪酬,香港的IT 行业薪酬再低,总体而已,绝对值也比大陆要高的。

其次,从时间看,普遍薪酬水平,以前香港是大陆的5-10倍,现在是1.5-5倍。这个下降,不仅仅是IT,而是香港、大陆经济的发展和景气程度决定的。

最后,香港以贸易、金融、房地产为主,纯IT(如互联网)基本没发展,业务公司里IT也不算重要,IT业的薪酬自然也上不去

【mingli的回答(0票)】:

前面一些具体客观的原因大家说的都很好,

总体上说,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某方面产业越发达工资水平自然就越高, 因为产业越发达,人才竞争就越激烈,价码就可以谈得高.

香港基本没有IT业,工资水平当然就不高了.

【米兜的回答(0票)】:

香港无行业气氛。

【bins的回答(0票)】:

首先主要是港币贬值厉害,特别加上被新加坡甩开距离,香港的实力大不如从前。另外香港越来越不听中央的话,中央已经开始放弃这个难管的孩子,把各种好的项目放在了内陆发展,不出多少年香港下坡路会越走越厉害。

现在的香港除了洗盘子,可以数数还有多少行业收入比内陆高了?特别是专业性强的行业相比,内陆的投行和IT薪资?呵呵

【刘文森的回答(3票)】:

香港的it开发类工作几乎都可以外包给大陆,也就是说大陆和香港的工资差距在这个领域可以无视地方保护而迅速拉平。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