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雀的故事(组图)

 Mrqu 2015-04-11
麻雀的故事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人们大力围剿喜食谷物的麻雀,却发现这导致害虫数量的增长。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人们大力围剿喜食谷物的麻雀,却发现这导致害虫数量的增长。

麻雀喜欢借人类的住所筑巢,并像人类一样,放弃迁徙,定居下来。

  麻雀喜欢借人类的住所筑巢,并像人类一样,放弃迁徙,定居下来。

  人类总是喜欢漂亮、稀有的生物,而对身边随处可见的物种视而不见。作为世界上最普通、最依附于人类的鸟儿,麻雀不仅被忽视,还曾多次受到追剿。纵然如此,它们还是生生不息。但有迹象表明,在某些地区,麻雀数目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下降。也许到了它们变成稀有物种那天,我们又会开始怀念它们。

  即

  使你并没有注意到,你这一辈子却很可能生活在家麻雀的围绕之中。

  家麻雀是世界上最普通的动物之一,在北非、欧洲、美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它的数量肯定比人类要多。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麻雀都紧紧跟随。人们在帝国大厦第80层见过它,在英格兰约克郡地下2000英尺的矿井里也见过它。如果你请鸟类学家描述麻雀,很多人会说这是一种小小的、普遍存在的棕色鸟类,源于欧洲,然后被引入美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变成人类眼中的“害鸟”,某种长着棕色翅膀的老鼠。这些描述不能说是错的,但细究起来,也没有一种说法完全正确。

  讲述家麻雀故事的一大困难就在于它们太普通。对于普通的东西我们总是有点藐视。生而普通如果说不是一种罪过,至少也太庸俗,不能让我们的目光停留。普通的物种几乎天生就惹人烦,连科学家也倾向于忽视它们,人们总是选择研究那些遥远而稀有的物种。麻雀的另一个问题是,它跟随人类生活的历史太过悠久,因此它的故事就像我们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湮没无闻。

  很多鸟类指南称家麻雀为“欧洲麻雀”或者“英格兰麻雀”,说它们源自欧洲,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家麻雀对人类的依附程度极高,因此更合理的说法是它“源于”人类,而不是某个特定地区。与气候或栖息地等因素相比,人类的地理分布对家麻雀命运的影响更大。其次,家麻雀存在的最古老证据并非出现在欧洲。

  家麻雀所属的大家族麻雀属似乎兴起于非洲。而在以色列一个洞穴10万多年前的沉积层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家麻雀的遗迹两块下颚骨,这是最古老的麻雀化石。它们属于前家麻雀,据推测,这种家麻雀当时已经开始与早期的人类一起生活,在同一个岩洞中也发现了那些古人类的遗骸。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了大约一两万年前的麻雀化石,它与现在的家麻雀类似,只是下颚骨有细微差别。

  开始依附于人类生活后,家麻雀就随着农耕文化“扩散”到了欧洲。这个过程始于几千年前,目前散布于全世界的所有家麻雀都传自同一个种系。虽然来自共同的祖先,但因为随着人类进入了种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它们进化出不同的大小、外形、羽色和生活习性。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科学家开始将它们视为不同的亚种,甚至是不同的品种。在意大利一些地方,势力不断扩大的家麻雀遇到了西班牙麻雀,两者杂交后衍生出了新的品种意大利麻雀。

  关于人类和家麻雀生活的初次交汇,你可以想像出很多场景,可能是家麻雀蹦蹦跳跳进了人类的住处,去偷没盖好的谷物,也可能是它们像海鸥一样,追着挎着粮食篮子的孩子飞。总之,最终家麻雀与人类定居点和农耕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和人类一样定居下来。

  尽管我说所有家麻雀都源自同一个热爱人类的种系,其实还有一个例外。奥斯陆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有一种家麻雀与其他家麻雀都不一样。它们是候鸟,住在中东地区,不依附于人类,而是靠自己的力量,在自然界猎杀和采集一切需要的东西。但事实证明,与定居麻雀相比,它们的生活方式远没有那么成功。

  也

  许没有了家麻雀,我们的生活会更好,这种鸟儿在掠夺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这是你的想法,那它绝不新鲜。在18世纪的欧洲,一些地方呼吁消灭麻雀。在俄罗斯一些地方,你上缴的麻雀脑袋越多,交的税就越低。两百年后,消灭麻雀的运动又出现在中国。

  当时人们把麻雀视为“四害”之一。中国的麻雀是树麻雀,它们和家麻雀一样,从农业文明发端之时就跟人类联系起来。当时中国的麻雀至少有几亿,人口也达数亿之多。人们走出家门,敲锅打盆,吓得麻雀乱飞,直到筋疲力尽,从空中直挺挺栽下来。人们还用网捉,用药毒,用各种方式除掉麻雀和它们的卵。

  道德问题是复杂的,生物问题也一样。当麻雀数目急剧下降,庄稼产量上去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稻子和其他农作物的害虫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出现。这时一些中国科学家注意到一位鸟类学者之前发表的论文,说成年树麻雀虽然主要吃谷物,但它们的幼鸟却像家麻雀的幼鸟一样,要用害虫来喂养。消灭麻雀抢救下来的粮食似乎都留给了害虫。于是又下令保护麻雀。有时,只有一个物种被清除的时候,我们才看到它的价值。当麻雀变得稀有,我们会看到它的好处。

  欧洲人最初抵达美洲时,在土著人聚居的地方没有看到习惯看到的物种:没有鸽子,没有家麻雀,甚至没有褐家鼠。他们建成欧洲风格的城市后,觉得里面缺少鸟类和其他大型动物。于是,19世纪末,一些年轻的梦想家首当其冲的是尼古拉派克,决定补充一些与人类共同生活、可以捕食害虫的鸟儿。派克将16只家麻雀带到了布鲁克林。它们从他的手中起飞,开始在新大陆繁衍生息。北美洲每一只家麻雀可能都是这些鸟儿的后代。有段时间,人们挺喜欢这些麻雀,直到它们变得越来越多。1889年,麻雀被引入仅仅49年后,有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人们对家麻雀的感受。5000名参加调查者中有3000人作出了回应,而且感受几乎一样:家麻雀是“害鸟”。当美洲大陆也变成了家麻雀的大陆,人们就开始恨它们。

  因为本身是外来物种,而且被视为害鸟,所以家麻雀是美国为数不多可以随意捕杀的鸟类之一。人们常常谴责它们是造成本地鸟类比如蓝知更鸟,减少的罪魁,尽管没有多少数据表明麻雀的兴旺与蓝知更鸟的减少有多大关系。更大的问题在于人类,是我们用有利于麻雀生存的城市环境取代了蓝知更鸟的栖息地。所以尽管大开杀戒,但是要记住,你才是那个帮麻雀建房子的人,我们数万年来一直是这样做的。

  至于家麻雀减少之后事情将会变得怎样,我们不妨看看欧洲。数千年来首次,那里家麻雀的数目开始下降。比如在英国,城市里家麻雀的数量已经下降了60%。随着这些鸟儿变得稀少,人们又开始想念它们。在一些国家,人们认为家麻雀应该受到保护,报纸刊发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的报道,甚至鼓励读者发现“是什么在杀害我们的麻雀”:杀虫剂?气候变暖?手机辐射?今年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浮现出来:可能是因为欧亚雀鹰在欧洲各大城市变得越来越多,这种鸟类几乎专以麻雀为食。于是一些人又开始恨雀鹰。

  说到最后,我也不能告诉你麻雀是好是坏。我能告诉你的是,当麻雀变得稀少,我们会倾向于喜欢它们;当它们变得普通,我们又倾向于恨它们。我们的爱变幻无常,但又可以预测,它更多地折射出了我们自己,而不是麻雀的形象。它们只是麻雀,既不可爱,也不可怕。此刻,我看着自家房后饲鸟器边站着的麻雀,希望暂时忘却自己是否喜欢它的问题。我看着它用伶仃的细脚抓住栖木,鼓动着翅膀,保持平衡。吃饱之后,拍着小翅膀飞走了。它可能去任何地方,任何能找到它所需要的东西的地方而它需要的,似乎就是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