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30.人类应该走出聚变能的误区

 王东镇 2015-04-12

3530.人类应该走出聚变能的误区

2015.4.12

发现裂变能之后,人类就开始研究聚变能,至今成效甚微,因为裂变能是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是放热反应,而核聚变是光子和初级化学元素聚变为高级化学元素的过程,是吸热反应。

我们可以逆向思维:没有聚变过程的吸热反应,哪来裂变过程的放热反应?

还有一系列物理问题需要搞清楚,首先是温度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是分子的振动程度吗?我认为是光子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聚光可以提高温度就不用我重复了。其次光子是什么?我认为是正负电荷的对偶统一体,形成于正负电子的对偶结合,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教科书上可以找到后一部分答案。第三燃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氧化现象吗?能量从何而来?我认为是氧原子置换氢同位素氕,使其脱离化合状态的束缚,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光合作用是逆过程。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物质形态转化链条:正负电荷——光子——化学元素——光子——正负电荷。普通的燃烧现象也是化学元素的裂变过程,光子是基本的能量物质,可以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也可以来自化学元素的裂变,质量等于能量就是这样形成的。

初级核聚变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也就是能量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光子可能存在三种形态: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电中性光子;一个正电子、两个负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它们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中子、正反质子,正反质子与中子的组合形成正反物质,其比例可以通过测试得知。

不同于现代物理的权威认识,我认为氢、氦元素可能是在正负电荷的聚变过程中同时形成的,正物质星球辐射偏负电荷(反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星球辐射偏正电荷(正物质)宇宙射线,是一种排斥现象,也是暗物质黑洞形成的原因,通过不同宇宙射线的成分分析可以得到证明。

正因为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星球内部的层次结构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解释:大量光子转化为质子、中子和化学元素,必然导致温度的降低,使热核聚变停止或转化为冷核聚变。冷核聚变区域达到一定的厚度会再次聚集偏电荷,在太空中形成对偶偏电荷及偏电荷物质的聚集,形成对偶星球——星系就是这样形成的。至于银河系与地月组合的不同档次,可能决定于更复杂的原因,例如不同规模对偶正负电荷产生交流的条件不同。

人类已经在聚变能的研究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是没有希望的研究,所以我专门阐述这个问题。氘氚聚变为氦同位素确有自由中子产生,未必裂变为光子,可以转化为质子,也可以与其他质子、中子、化学元素组成新的化学元素。氦同位素也未必由氘氚聚变形成,氘、氘组合,氕、氘组合的可能性更大。氘氚的氦同位素聚变也只能释放一两个中子,全部裂变为光子又能产生多少能量?据说氢弹采用氘化锂作为聚变材料,初级聚变产物是铍,没有质子或中子释放,也不会有能量吸收或释放。深层次的聚变必然是吸热反应,因为高端化学元素的形成需要更多的质子、中子,由大量光子转化。氢弹的威力所以大于原子弹,未必产生于核聚变,可能由于新材料的加入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核裂变。

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主要由正负电荷的聚变形成,包括星外宇宙射线和偏电荷物质加入引发的核裂变、再聚变过程。宇宙射线的成分是初始核聚变成分的百分之五十,受到排斥的部分,氢、氦同位素并存,说明它们是同时形成的。

我们可以继续核聚变的研究,不要指望聚变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