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谈雨:中华文明的另类道标

 冰海明月 2015-04-12

导语

仲春与暮春之交,细雨纷飞,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把这个节气和中华民族骨髓里的惆怅相连,把草长莺飞的清明时节,与霏霏细雨相连,氤氲了依依杨柳,润湿了初生嫩苗,氤氲了历史的烟尘,氤氲了古往今来那些颗潮湿的心……海子曾请求一场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谁的生命里没有下过一两场大雨?雨之后还是雨,悲伤之后,还是悲伤。这个清明,请允许我们谈谈——雨。


来源:凯风网四川频道 供稿:熊倩玉 编辑:李元

清明谈雨:中华文明的另类道标

 01 一、“雨”——中华历史的另类道标

杜甫诗有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及时的雨不仅知道时节,它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上的另类道标。

炎黄子孙:黄帝借雨击败炎帝部落 

三皇五帝时代,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不顾亲情打了起来。双方激战于阪泉,头两仗,炎帝人数众多,还擅长用火攻,因此将黄帝打败了。可到第三仗的时候,黄帝联络了原先与自己在一起的许多部落一同对付炎帝,而且正当作战的时候,天降大雨,使炎帝的火攻失去了威力,最后,炎帝战败被俘。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炎帝的胜利之火,却拉开了英雄时代的帷幕,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大门,抹下了“炎黄子孙”最初的底色。

大禹治水

雨水泛滥:大禹从治水走向治国 

大约在4000多年前尧帝时期,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受命负责治水。鲧治理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禹从父亲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用“堵”的办法而对洪水进行疏导。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了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大禹治水的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从禹到启“家天下”的更迭,夏王朝的建立,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飞跃。

成汤以身祈雨 明君之始 

《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篇》记载,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灭夏即位后,连年大旱,五谷不收,民不聊生。于是成汤沐浴斋戒,把自己作为祭物,向雨神祈求:“是因为我的欲望节制得不够吗?是因为我让人民蒙受疾苦了吗?是因为有进谗言的人在作祟吗?是因为我营建宫室太过分了吗?是因为我太痴迷女色了吗?为何上天这么长时间也不降一滴水呢?我一人有罪不应该累及万民;万民有罪,罪在我一人,不应该由于我一人做得不好,伤及无辜百姓……”成汤的话感动了上天,还没说完,方圆数千里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成汤以民为本,以宽治民,这场雨成全了一代明君。

  

陈胜吴广起义 

大雨浇灭秦万世美梦 

秦二世元年秋,朝廷征发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大泽乡为一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失期,法皆斩”,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大泽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之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场暴雨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在史册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帝制末期的三元里 大雨再无法挽救颓势 

1841年5月25日,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距城仅一里,大炮可直轰城内。清军统帅奕山等求和,5月27日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条件,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但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各地团练共同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击退小股英军,三元里民众料到英军必会报复,所以在三元古庙集合,相约以庙中“三星旗”作为指挥战斗的令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次日,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群起围困永康台。相持近半日,团练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印度雇佣兵,英方给他们装备的是比较落后的燧发枪,一遇雨淋便不能使用),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追击过程中,英军第三十七团的一个连(60人)被义军截至稻田中,三四十名印度雇佣兵被刀砍毙伤。被围困两小时之后,英军撤退至四方炮台。“三元里”抗英的胜利,是大雨帮助下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一次努力,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人民的抗英成果没有体现,这场及时而来的雨胜得了一时,却已经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碾轧,无法挽救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奈何奈何! 

 01 二、“无边丝雨细如愁”:谁的心中不曾雨

谁的生命中不曾下过一两场大雨?如泣如诉,如梦如幻,纷飞的细雨浸润了古今无数颗多情的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沾湿了轻尘,青砖绿瓦的旅店显得洁净、清爽,柳树格外青翠欲滴,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清新明朗。唐朝大诗人王维在此送别友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样,留下的只有那深挚的惜别之情。

公元761年的春天,杜甫定居成都已两年。在浣花溪畔的草堂,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他眼里的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植物生长。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瞧,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他听出来了。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他彻夜难眠。

同样为这丝丝春雨陶醉的还有那“知天命”的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增添了一层朦胧美,留下了春的印记。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

到了明代,散曲家冯惟敏虽然出仕十余年,但官小事杂很不得志,他关心农事、体察民隐。“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在一次农村久旱雨足后,地面上水洼处处,茅屋上细雨滴檐,田野里桑麻遍地、生机勃勃,不禁喜由心生。诗人为雨的及时而喜,更为百姓得以解危而喜,心怀百姓,心忧天下。

尽管“贵如油”的春雨如丝如缕飘落大地,但是在伤心人的眼里,却觉得那是老天在陪他一起哭泣。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被贬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清晨,天色已明,友人辛渐送别即将登舟北归。“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笼罩着吴地江天。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人的心头。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独身留在吴地的自己,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怎一个“孤独”了得。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阴冷的春天,女子带着一丝寒意独上小楼,漠漠轻寒,似雾如烟,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那淡淡的哀愁和轻轻的寂寞,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心头轻轻漾起?“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他的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漫无际。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起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像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冷漠、凄清,又惆怅,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旁,那时候无忧无虑,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只有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到中年,兵荒马乱之际,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万种离愁。“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江山己易主,少年欢乐与壮年豪情,已如风吹雨打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已木然无动于衷。“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悲欢离合,无可奈何,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这是词人蒋捷的真实写照,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一生颠沛流离。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唏嘘。

此情此雨,到了同样仕途坎坷,一生遭受巨大波折的陆游手上却是笔锋一转,少了份悲凉,多了些豪放。

陆游自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四日。68岁的陆游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山上哗哗的大雨像巨浪翻滚的声音。“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不能成眠,真切地感受着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想到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又回到战马嘶鸣的浴血战场,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01 三、“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何清明常下雨?

每年清明节前后,总是阴雨绵绵的天气,古唐诗人杜牧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总是雨纷纷呢?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但说起清明雨的由来,在浙江富阳还有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助人为乐的小金龙,它为了解除百姓的干旱之苦,不惜触犯天规,私自下雨,它伟大的母亲为了救它,牺牲了自己,孝顺的小金龙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要祭祀母亲。有人说,这是小金龙为母亲的惨死而落的泪水。从那时开始,清明前后一定要下雨,直到今天,人们叫它清明雨。

而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科学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疑问作出了正确的解答。

其一因为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的势力显得不那么强大,并且逐渐减弱,副热带高压开始加强西伸,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清明前后,冷暖空气经常交汇,从而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其二是在春天,低气压非常多。低气压里的云走得很快,风很大,雨很急。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

其三,清明前后,海洋的暖湿气流不停地向大陆输送,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 

 01 四、如果,清明没有雨

在远古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原始的农业生活状态,雨水是决定农牧生产的命脉,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天气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与生存。在没有雨的日子里,土地龟裂,田禾枯焦,百姓苦不堪言。

这时,出现了一批“守护神”,他们赐予甘霖,守护着广袤肥沃的土地,守护着来之不易的庄稼植被,守护着勤劳的华夏儿女。

雨神:能呼风唤雨的异人

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风伯”、“雨师”两位了。他们“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他们尽心竭力,密切协作,造福人类。

  

风雨中戏耍的赤松子 

《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赤松子相传是神农氏时候的司雨之神,跳进火里不会被烧死,还能随着风雨忽上忽下戏耍。神农时期,一场罕见的旱灾降临了,一连数月,天上没有一滴雨降落,田里的禾黍全都要枯萎了。旱情最重的地方,川竭山崩,皆成沙碛,连人畜都要渴死了,更别说汲水浇地了。神农氏头发快愁白时,不知从哪儿跑来一位蓬头垢面、举止古怪的野人,上披草领,下系皮裙,手里还拿根柳枝。这个“野人”就是赤松子,他自称有布雨的本领,神农氏闻之心喜,让他马上显示。随即赤松子取出一种叫“冰玉散”的粉末吞下,化为一条赤龙,飞上天空。霎时,天上乌云密布,倾盆大雨,快枯死的庄稼,也恢复了郁郁生机。神农氏大喜,立封赤松子为雨师,专管布雨施霖的事。

同样能随风雨上下的还有不吃五谷,只吃各种草木花的“缴父”——赤将子舆,以及东、南、西、北,四海龙王,他们都能上天下海,呼风唤雨。

董仲舒:祈雨仪式的最初导演

中国古代常常在春天(尤其是早春的中国北方)发生干旱,因此才有了“春雨贵如油”的民谚,也让杜甫留下了“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的名句。当时因为科技生产力的低下,一旦发生干旱,人们往往寄托于神灵,希望通过举行求雨仪式来得到上苍的恩赐以解决旱情。所以自古以来,祈求风调雨顺一直受到上自国君、下至平民的极高重视。那么,当时的人又是怎样发挥“聪明才智”的呢?

其中影响最大的求雨仪式出现在2100多年之前的汉代扬州,策划、组织者是当时官任江都国国相的一代大儒董仲舒。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董仲舒到江都国任国相这一年,正赶上江都国一带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他策划举行祈天求雨的仪式,命令关上江都国内所有的南门,不准用火,并且要求把所有的北门都打开。再按照“云多则雨至”的原理,董仲舒不仅在祭坛前摆放清酒、猪肉、公鸡、盐巴等上供,还要求用干净的泥土在祭坛前的中央空旷地带堆成一条长八丈的大苍龙、七条长四丈的小土龙;另外,他还要求在祭坛之前挖八尺见方、一尺深的水池,里面放上五只活蹦乱跳的癞蛤蟆。一时间,人们的神情极为专注、现场的气氛极为严肃、祭祀的场面极为壮观。最后,就像后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一样,董仲舒因为懂阴阳五行、知天文地理、明日月气象,经过科学的计算,从而推测出近期内的雨水变化才“导演”这场求雨仪式。也正如董仲舒预计的那样,在他设坛求雨不久,果真下起了瓢泼大雨,而且一下就是整整好几天,江都国的旱情得到了彻底的解除。

董仲舒求雨仪式自从成功实施之后,便迅速广为传播,并被官府和民间所认可和接受,成为当时求雨的一种主要方式,并逐步成为官方支持的民间习俗。

苏轼:我来和龙王谈谈心

宋仁宗嘉佑七年春,关中大旱,当地农民忧心如焚。时任凤翔府判官的苏轼,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宋神宗元丰元年夏,在徐州任知州时,正逢徐州春旱,他曾去石潭谢雨。依照惯例,他撰写了一首《徐州祈雨青词》。太白山位于渭河南面,虽然山很高,可山顶道观前的大水塘却装满了水,人们不明白在这样高的大山上,水怎么能流得上高山顶的水塘中呢?所以当地人深信水塘中住有龙王。面对徐州“久旱千里赤”的严重旱情,苏轼尊重风俗民情。他在祈文中首先把山神、龙王赞誉了一番后,便转入正题理直气壮地说:“乃者至冬徂春雨雪不至,细民之所持以为生者麦禾而己,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且起。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也熟视也?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下至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神其盍亦鉴之,上以不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苏轼并不迷信,只不过是尽知州“守土之责”罢了,所以这篇“祈雨文”,并非在向龙王求情,而是与龙王辩论事非,讲道理。其论据充分,文字精辟,信神而不惧神和以理服神,不愧为大文学家之杰作。说来也巧,顷刻间暴雨降落,乡间各地,普沾恩泽。两天之后,又下大雨,接连三日,小麦、豌豆及一切庄稼,枯萎的秸茎又挺起来了。

到了清代,扬州曾出现过一位因冒着暑热求雨而光荣殉职的贤太守——何金寿。

1882年夏天,扬州发生了一次特大旱灾。当时,同治元年的榜眼、官任扬州知府的何金寿想尽各种方法来帮助缓解旱情,与百姓共同抗灾。为了求雨,何金寿甚至按照民间传说中的求雨之法,穿着官服,打着赤脚,顶着似火的骄阳,一次次到各地的农田内向上苍祷告。后来,他终因气温过高、劳累过度而中暑,不久便因病而逝。何金寿去世之后,他的朋友们和扬州城的百姓一道,将他葬在了扬州郊外。据说,何金寿下葬的那天,扬州城下了很大的雨。那究竟是上苍因为何金寿的诚心,而降下缓解旱情的甘霖,还是被何金寿忠于职守、为民献身的精神所感,潸然而下的泪水?扬州的老百姓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01 雨的遐思

如今,回看古人为了求雨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甚至不惜自残,而现在只需“召唤”新“雨神”萧敬腾便能大雨、小雨任君选择,却也颇为有趣。

笑话归笑话,现在为“求”来一场甘霖,向空中发射或播撒催化剂,却真比古代少了那么一丝敬畏,连名称也看得出来,古时候我们需要“天公作美”,现在只需“人工降雨”,由“天”而“人”,其中之变颇有深意。

但回到雨本身,我们站在雨中的那份心情,或许还是今古如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因为唯一不变的是人性,所以历史总是以相似的方式再次出现。从古至今,大概所有人的一生中,都有那么些“春夜喜雨”、“及时雨”、“倾盆大雨”、“暴风雨”、“绵绵细雨”……

雨,淅淅沥沥,麦田里,挂了一道道珠帘;雨,潇潇汩汩,青山处,屏起了一幽幽暮色。雨,以不同的情态,寄托着人们不同的情思,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淅淅沥沥地下着,既润泽了文人的彩笔,也潮湿了读者的思绪,也不失时机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推那么一把,晕开出无限的可能。

真是好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