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經部禮類-儀禮析疑》清-方苞

 南靖草堂 2015-04-12

經部 禮類 禮之屬

儀禮析疑 十七卷

方苞

 

提要

《儀禮析疑》十七卷。國朝方苞撰。苞有《周官集注》,已著錄。是書大指在舉《儀禮》之可疑者而詳辨之,其無可疑者並《經》文不錄。苞於三《禮》之學,《周禮》差深。晚年自謂治《儀禮》十一次,用力良勤,然亦頗勇於自信。如《士冠禮》「緇布冠缺項」,鄭康成讀缺如頍弁之頍。敖繼公則謂:「以緇布一條圍冠為缺項,別以一物貫之,其兩相又以纓屬。」自來講《儀禮》者多用其說。苞謂:「既有紒以束發,何為又以緇布圍冠?據《經》文乃以青組為緇,後屬缺項,而前系於兩相,以結於頤下。」不知鄭氏讀缺為頍,固為改字。而別注云:「項中有糸屈。《疏》謂兩頭皆為糸屈,別繩穿糸屈中結之。《廣韻》訓糸屈為缺。《類篇》曰:『糸屈,結也。』則鄭之此注,大可依據。明是缺項有布為之結,然後加繩。」敖繼公說猶有未詳,苞則去敖氏更遠矣。《士昏禮》「納徵:玄纁束帛」,苞云:「致幣之儀不具,何也?士庶人所通行,人皆知之。」夫《經》文「儷皮」以下既曰「如納吉禮」,則非以人所通行而略之也。且束帛為十端,詳於《周禮》鄭《注》、《禮記·雜記注》,十個為束,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苞第云「執一兩以致辭」,則一兩不知為何語矣。《有司徹》「侑俎」二字,蓋總挈羊左肩左肫以下,下節「阼俎」,則以起羊肺諸品。而苞以前文有侑有俎,謂此衍文。果如所說,則與下「阼俎」不配,皆不詳考之故也。然其用功既深,發明處亦複不少。於《士相見禮》辨《注》謂賓反見即有燕禮之非,辨張侯下綱之文所以見於《鄉射》而不載於《大射儀》之故,皆由《周禮》以通之。於《聘禮》「公答再拜,擯者出,立於門中以相拜」,以為待公既拜,然後反還振幣。於《覲禮》「侯氏近於帷門之外,再拜」,解使者不答,以王命未宣,不敢受拜禮。皆細心體認,合乎《經》義。其他稱是者尚夥。檢其全書,要為瑜多於瑕也。

四庫全書 經部 禮類
儀禮析疑(景印本)
儀禮析疑 提要
儀禮析疑 卷一
儀禮析疑 卷二
儀禮析疑 卷三
儀禮析疑 卷四
儀禮析疑 卷五
儀禮析疑 卷六
儀禮析疑 卷七
儀禮析疑 卷八
儀禮析疑 卷九
儀禮析疑 卷十
儀禮析疑 卷十一
儀禮析疑 卷十二
儀禮析疑 卷十三
儀禮析疑 卷十四
儀禮析疑 卷十五
儀禮析疑 卷十六
儀禮析疑 卷十七
全書 470 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