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在耳

 杨关桥 2015-04-12
  春风在耳——怀念马世晓老师
车帝麟

1995年9月的某一天,我从台州来到杭州,目的地是凯旋路258号,华家池浙江农业大学就在这里。
我报到入学的是社会文化系,我也觉得很奇怪,农大怎么开了这么一个系。后来四校合并,变成了浙江大学艺术系。我很幸运碰到了我的班主任来一石老师,而马世晓老师即是系副主任,又是艺术教研室主任。
我听师叔张羽翔说来一石老师去农大是拿着刘江先生的信去的,刘江先生对来老师说:”你去农大要先去拜访马世晓先生。“走进了马老师家,书房正挂着一幅马老师刚创作完成的作品,马老师说:“提提意见啊。”来老师也就说长道短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马老师就骑着自行车去浙江美术学院找刘江先生说:“这人可靠能用!”然后来老师就进了浙江农业大学社文系,再然后来老师就成了我的班主任。
我在学校干过班长、系宣传部部长、系学生会副主席、校宣传部副部长,因此系办公室是常跑的。系里的信与艺术教研室的信都放在系办公室门背后的信袋里,信袋是布料做的,挂在那,门开着就看不到;门一关,就属于室内比较吸引眼球的地方。马老师的信件无疑是最多的。教我《现代汉语》的张海燕老师,爱集邮,她看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信封上的邮票,两眼发光。有次我在系办公室正好看到她拿着马老师的信件在撕邮票,我说:“马老师的信也撕啊?”张老师说:“这是马老师同意的噢,只要喜欢的邮票,先撕。”
我入学的时候,全校学生的书法选修课还是马老师在任教,我就时不时地去听课。至今还在来往的几位朋友,就是那个时候,因为书法才认识的。
我第一次去马老师家是书法选修课的班长林代欣带我去的,离凯旋路校门口很近的小二楼宿舍。我好像没有带作品,也不敢带作品。坐在厅中,林散之作品就在我头上,脑袋好像老想着怎么进书房看看。院子里种的有我家乡的玉环文旦,还有很多的植物果树,我走的时候顺手就摘了个桔子。
马老师在校园中常常骑着自行车,头发那个飘啊飘,犹如华家池畔的柳枝。他远远地骑过来,快靠近的时候,我叫一声:“马老师。”“哎。”边说边骑,直至脑袋转不过来,然后飞速远去。
毕业后,我南下来到深圳发展。起初几年,基本都是一年一次回杭州,回到华家池,回到小二楼,坐在林散之作品下,自由进出马老师的书房。《马世晓行草二种》、《马世晓草书咏菊绝句二十二首》、《马世晓传论》等赠我的书籍都是在此书房中题款的。
2012年我在浙江省平湖市陆维钊书画院举办我的首个个人书法篆刻展。刚从北京回到杭州的马老师,不顾劳累,为了力顶我,毫不犹豫的就来了。展厅中,马老师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对我称赞有加,并对我的书法作品风格探索表示肯定。万万没想到,这次展览竟成了马老师最后一次出外参加的书法活动。
2013年1月28日,我给师母打电话问马老师情况如何,师母说在重症监护室,刘正成,赵雁君,李廷华等人这几天都来看望了马老师。第二天,我与徐本一老师在一起,方爱龙师兄与汪永江老师先后给我打电话,说马老师走了。我实在难以相信这是真的,立刻定机票,回到杭州,回到华家池,回到小二楼,坐在林散之作品下……
当我下飞机打开手机就收到了徐本一老师的挽联:“惊世草书,来似飘云逝为骤雨;痛予心友,思之清曲哀以瑾歌。”
马老师的艺术成就大家有目共睹,风韵独具,个性鲜明。作为当代书法繁荣发展最重要的践行者与推动者之一,他的离别,是中国书坛的重大损失。于是我在中国书法网上开了马老师逝世的专帖,将诸多马老师生前好友以及单位书友的挽联集中于此,便于各大媒体采集参考报道。
小二楼中,几位师兄轮流在马老师生前案桌上书写各界人士发来的挽联,几家媒体与徐本一老师的由我来写。案上留下的笔墨纸砚依旧在那里,我手执马老师生前用过的毛笔,站在马老师多少个日日夜夜笔耕不辍的案前,哀思如潮……
时间过得真快,不敢相信马老师已离开我们两年了。
2015年3月28日上午,在杭州黄鹤山麓,师母及马老师生前好友刘正成,马以芝先生,还有马老师的学生数十人参加了马老师塑像揭幕仪式。马老师手握毛笔,以西湖之水为墨,以天空为纸,继续着他的翰墨人生。塑像前,刘正成先生现场挥毫,书“草圣精魂”四字,以悼念马老师与其超凡入圣的艺术与人生!
下午在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举行了“书韵长桥——纪念马世晓先生暨步容斋弟子书法展”。《马世晓先生纪念集》与《书韵长桥——纪念马世晓先生暨步容斋弟子书法展作品集》一并发行,我特意刻了一方“春风在耳”作为封底,以此纪念马老师离世两周年。
马老师故友刘正成、鲍贤伦、傅申、马以芝等先生在开幕式上先后发言,以此缅怀,深情无限。丁政先生作诗云:
马翁一去不复还,惟余草圣遍人寰。
龙腾虎卧云烟起,蓬振沙飞日月寒。
旭素风规法犹在,步容遗迹墨未干。
青山有幸埋精魄,书韵长留天地间。
马老师,感恩!
(此文在手机上所写,于玉环县沙岙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