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交史话丨匈奴的故事:源于民族融合,推动民族交往

 無情360 2015-04-12



  大约在公元前1766年,夏王朝被成汤推翻,夏王室贵族皆随夏朝末代君主姒癸被关押在南巢(今安徽巢湖一带),成为商朝的附庸。

  三年后,姒癸逝世,成汤赐其谥号为“桀”,史称“夏桀”。此时人们发现,姒癸的庶子淳维(汉史中称其为“熏育”)已将夏桀之众妾据为己有。商汤认为这是极不道德的事情,所以剥夺了淳维的财产继承权,并打算进一步惩罚他。事先得知这一消息的淳维,为避商汤的攻伐,便率领族人辗转西迁,避居于茫茫北蛮荒漠之地,与北方的山戎、猃狁、荤粥等部落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并逐渐聚合繁衍,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民族,其核心即是淳维的子孙。

  这个由夏族后代与诸多部落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在先秦时期统称为“戎狄”,至秦朝时期被称为“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在秦朝末期出现的著名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就自称是“熏育的嫡裔,本姓淳。”熏育,就是淳维。《史记》中所记载的“匈奴”,并非最初称霸的匈奴核心统治部落,而是其建立国家形式的部落联盟后的广大属族。

  匈奴族世代在西北地区生息繁衍,以放牧为主,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匈奴族形成以后,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匈奴族是最早在我国北方建立奴隶制政权,并且统一北方各氏族、各部落的游牧民族。冒顿建立的匈奴奴隶制单于国,是在我国北方建立的第一个游牧民族的奴隶制政权,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北方地区上百个游牧氏族和部落互不相属、莫能统一的长期分散局面。匈奴统一北方,推动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为全国性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第二,匈奴族还是开创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中央王朝和亲先河的游牧民族。冒顿单于首开匈奴和汉王朝和亲先河,汉匈和亲后来被广泛推行,成为少数民族首领与中原王朝王室之间政治性联姻的惯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汉匈和亲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往,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通婚,对维护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匈奴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匈奴的畜类品种繁多,匈奴的牲畜输入中原,养马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原,大大地丰富了内陆的牲畜种类,促进了内陆畜牧业的发展。一方面,牲畜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极大地减轻了内陆人民的劳动强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其他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另一方面,马的繁育使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增强,提高了中原王朝抵御外族入侵和开发边疆地区的能力,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另外,随着匈奴族的内迁,制乳和制皮毛的技术也传到中原地区,并得到了发展。匈奴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发了我国的北部边疆地区,创造了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物质文明。同时,匈奴人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明。匈奴人非常喜爱赛马、摔跤、斗骆驼等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被后来的游牧民族所继承并流传开来。其中,赛马、摔跤等活动流传到今天,已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比赛项目。

  总而言之,匈奴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和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从淳维与山戎、猃狁、荤粥诸民族聚合繁衍形成匈奴族开始,匈奴为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我国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