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life in fine city

 汉青的马甲 2015-04-12

 新加坡是个多元化的岛国。正如地铁站名会有四种语言一样,新加坡菜系也分四种:中餐、西餐、马来和印度菜。想吃马来菜呢就去甘榜格南;想吃印度菜呢就去小印度;想吃中华料理呢就去牛车水(又名chinatown),中东菜呢就去ARAB STREET;欧式酒吧呢就去CLARKE QUAY,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呢。不出新加坡吃遍全球美味,关键呢还正宗的不得了,所以在新加坡做个吃货才是正经事!

 

话说本次途径新加坡纯粹做巴厘岛的转机之用。所以只安排了不到24小时的在新时间。。我们只能把火力集中在一种菜系上。那就是最本土的新加坡菜!!

 

坦白讲新加坡本没有自己菜系,但是外来人多了,融合了这里和那里风味的结晶后,造就了新加坡本土菜。其中就以国民小吃肉骨茶最出名了。所以我们第一站就先去CLARKE QUAY的松发肉骨茶!一出地铁就能看到一条街上已经有两家松发了。。其中街角的那家生意好到桌子就放到了户外。没错了就它了!看似人多。。但是在waiter的招呼下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只容两个人的位置揩进去坐定!

 

肉骨茶是由早期中国移民流传下来的。这个原属劳工阶层的平民瞎吃,有个令人心酸的由来:早期远赴南洋工作的劳工,由于长期在湿热环境下工作,消耗大量体力,但又买不起高级药材进补,于是用容易取得的中药香料及祖传秘方,制成简单进补的汤品,之后成为现在风靡东南亚的“肉骨茶”。

 

肉骨茶是由中药加香料(八角、茴香、丁香、大蒜、枸杞子、白胡椒)加上猪肉排,以黑酱油及未去皮的大蒜调味,长时间炖煮出来的汤品。松滑软嫩,很容易入口的猪排肉加上浓郁的肉骨汤,再撒点香菜,用黑酱油及辣椒蒜蓉酱油为作料,搭配白饭或油条配食。

 

肉骨茶不含任何茶叶成分,只因早期人们习惯搭配清茶使用,以去除猪肉的油腻感,因而取名为肉骨茶。

 

不少新加坡人习惯在早上吃肉骨茶,因而需要市场都有固定只卖早市的肉骨茶摊位,以及从清晨营业到凌晨的专卖店。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肉骨茶分为口味较重,汤色略浓的福建肉骨茶,胡椒口味、汤色清单的海南肉骨茶。关于配菜,如卤猪蹄、香菇、酸菜、豆腐之类,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不喜欢浓郁中药花椒味的。可以尝试肉骨虾面,除了以传统肉骨茶香料为基底,另外加入鲜虾熬制的汤头,更是多了份鲜美!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我们刚喝完一碗肉骨茶准备起身走的时候。。这时候招待小妹帮每个桌子又填满了。。原来这里的肉骨茶还能续茶。。可以从早喝到晚咯!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于是我们又把刚填满的肉骨茶喝完后穿过马路到对面的酒吧一条街消食。。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河边有个超刺激360度翻滚的旋转座椅。。要不是刚吃饱喝足怕上去之后天女散肉。。看的我真是心痒痒啊!不过明天还能去环球影城。。过山车们请等我!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这里门口就有个I。。免费地图随便拿。。问阿姨有没有中文的。。她还打趣的说就当练英文啦。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神一样服务的海底捞已经堪比悦来客栈称霸全球了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著名的RIVERSIDE美食一条街。。这里有家超有名的珍宝蟹餐厅。。这家餐厅现在已经开到上海来啦。。但是呆子的新加坡同事说上海的味道和新加坡完全不能比。。所以大家还是来新加坡一尝为快吧!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新加坡白天燥热无比。。晚上的风却是吹的人晶晶亮透心凉呢。。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之后我们看完激光秀。。沿着河边一路从鱼尾狮公园走回金沙偶遇一个大排档。。什么胡椒蟹啊咖喱鱼头、萝卜糕、炒裸条、炒虾面应有尽有。。而且你造吗?大排档干净的一层不染呢!!

 

然新加坡有今天这样的市容和政府的治理分不开的。因为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要遭到巨额罚款。。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警告牌。。不可以横穿马路啦。。不可以乱丢垃圾啦。。不可以骑自行车。。地铁上榴莲不可以吃。。连上厕所都要提醒你不可以忘了抽马桶!还有好多让人啼笑皆非的警告牌。。下面都写着不菲的罚金。。所以新加坡也被誉为FINE CITY。。这里的FINE有两层含义。。首先当然是个美好的城市。。但更是个罚款之城哦!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下面这个珍多冰是新加坡甜品的精粹。。里面有很多凉粉碎冰还有红豆糯米水果等,绝对是一款看了就消暑的冰饮佳品!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来了新加坡怎么能不尝试下娘惹菜?!娘惹文化属于新加坡次文化之一,峇峇娘惹大多居住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与槟城和新教一代,其中男生称为峇峇,女生称为娘惹,马来语之意为土生的人,所以又被称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在去圣淘沙的地下美食街品尝了新加坡连锁咖啡店TOAST BOX!点了咖椰土司、椰浆叻沙和丝袜咖啡。一下子把新加坡早餐经典一网打尽!

 

所谓的咖椰酱是用鸡蛋、糖和椰浆及每家店不同的秘制香料制成的。。在新加坡的独特吃法是再点一份半熟鸡蛋。。将蛋绞碎。。放一点酱油然后蘸着土司吃!【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叻沙是由面条、鱼饼、虾以及豆芽和椰汁汤一起烹制而成,里面还要放辣椒酱。。这里的面条是全部被剪碎直接用汤匙吃。。极其美味!

 

以上佳品如果不配上杯新加坡咖啡是不完美的。。因为这里的咖啡也是用丝袜制成的呢。。滴滴顺滑。。他们的口号是:SCREW FRENCH PRESS,WE HAVE SOCKS!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来到新加坡这个四面环海的小岛,海鲜当然非吃不可。 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绝代双骄的胡椒蟹和于是我们在赶飞机之前特地打的去品尝了HOUSE OF SEAFOOD的胡椒蟹和辣椒蟹。如果没有尝过辣椒蟹就不能算来过新加坡!

 

新加坡的的士司机虽然看起来年纪很大但很健谈。大叔让我们猜猜他几岁。我们猜60吧。他听后笑的合不拢嘴,他已经近70岁了呢。他告诉我们新加坡法定年龄上限是73岁。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接近退休年纪的新加坡人,还在职场上打拼。我们问他年纪这么大还要出来工作辛苦吗?他以自己情况为例,他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他的个性就是闲不住,若是退休了,可能还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而且以目前家里状况也需要他这份收入,所以对于这样开放的就业市场以及现在的生活他感到很满意。他乐观正面的生活态度鼓舞了我:不要去看自己没有的,要看自己能做的!

 

后来我们又聊起了新加坡人的住房民生问题。大叔告诉我们。。新加坡造福大众的组屋计划!!大家知道新加坡是被马来西亚赶出来的。当时的新加坡经济非常落后,民生物资相当贫乏,因为人民普遍缺乏安全卫生的住宅环境。。当时他们做一个赌博。。而且赌对了,那就是李光耀!!李光耀政府意识到与其兴建住屋租借给人民,不如让大家能够买的起自己的房子。拥有住屋的所有权,人民才会对房子跟家珍惜维护。因此第一批政府组屋于1960年诞生了!

 

从一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决定让人民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每月分期缴付房贷,也可以使用自己的公积金内的部分比例来支付房屋贷款;所以是一招这样的概念与政策,加上整体成本考虑,才建造出一般人民可以负担的起的组屋,让所有新加坡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房子。每月需支付的房屋贷款,可以从公积金中扣除支付,适度减轻房屋贷款的负担,而这个“住者有其屋”的政策,无形中也提高了人民对于工作及生活的责任感。

 

政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限制拥有组屋者不可购买第二栋组屋,但可购买价格较高的私人住宅。已拥有私人住宅的民众,相对地就不得再购买政府组屋。可购买组屋的夫妻薪资也有上限,数字依房式不用而又差异。超过一定收入的夫妻或家庭,就不在可购买组屋的对象范围内,所以80%的新加坡人民都住在政府组屋里。

 

因为新加坡人的种族多元化,大部分的人都来自不同地方,辗转至此成立自己的家园,所以原本从哪里来的似乎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味自己所居住的这块土地打拼的认知。新加坡对于外国移民的开放,以及外籍雇员的任用,都比其他国家来的普遍。这样开饭的社会体系,外人看了不免想到,本地人的工作机会难道不会受影响吗?新加坡的态度是:一起把饼做大,不要被新加坡本身有限的人力资源所限制,不怕外来人分一杯羹,有本事就大家齐力把市场做大。这样的想法。正是这个国家竞争力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老板是个非常热情的新加坡人。。不停的和呆子介绍新加坡特有的辣椒和胡椒螃蟹,一般用的是斯里兰卡进口的硬壳蟹。最受欢迎的辣椒螃蟹做法,是先将螃蟹加辣椒翻炒,再加入其它香料调味焖煮,最后计入打散的鸡蛋汁和柠檬汁,调制出酸辣、滑顺、浓稠的橘红色酱汁,搭配菜饭或用面包进食。

 

呆子这种吃蟹达人人生第一次吃到如此肉质丰厚甜美的蟹肉而欲罢不能,连最后一滴酱汁也不愿放过!

 
【新加坡】吃货日记:sin <wbr>life <wbr>in <wbr>fine <wbr>cit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