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袈裟”

 明心戏子 2015-04-13

佛教用品
谈“袈裟”
作者: 时间:2015-04-07 23:49:02 来源:中国佛教网www. 点击率:0
  一进寺院参拜,就看到和尚们,左肩斜披着一方似衣非衣的布,人们都知道这叫“袈裟”。

  “袈裟”是梵文的音译,原意是指“不正色”(杂色),根据佛规矩,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染衣和剃发一样,是为了表示从此舍弃美好装饰,过简朴的生活。所以,僧服摒弃青、黄、蓝、赤、白“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而染成“袈裟”色,即铜青,泥褐,木蓝色,才算“三如法色”。这样“袈裟”也就成了僧服的专用名词了。

  僧人所著的袈裟,原规定只有三衣,其中一件是“五衣”,即由三条布缝缀成的衬衣;一件是“七衣”,即由七条布缝缀成的上衣;一件是由九条以至二十五条布缝缀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遇有礼仪或外出时穿着的。

  时过境迁,现在世界各地的僧人服制都有所改变了。东南亚一带的僧服都是黄色,仅有深浅不同。我国汉族僧人的“祖衣”是赤色及用金缕织成的金缕衣;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当初佛教传入我国时,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寒冷,所以,我国僧人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是由当时俗人的常服略加改变而成的。当前我国汉族僧人平时穿的常服,仍然是古代汉装。还有一种现代僧人所穿的对襟无领,或长或短,或衬或外的常服,则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专为学僧所设计的,又称“太虚服”,由于式样不拘泥古,大方随便,制作省料省工,成为一般僧人所喜爱的常服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在家佛教徒拜佛时可以穿着的由五条布缝缀成的“缦衣”。
中国佛教用品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