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十二月花卉之正月水仙花

 山茶的流芳地 2015-04-13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之正月水仙花纹杯

4.9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2.6厘米

图片中的瓷杯是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康熙朝烧制的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中的一只,杯身上的图案是水仙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农历十二个月同十二种花卉对应,而这十二种花卉又分别有着各自的花神,根据这套康熙朝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的顺序,正月对应的是水仙花。



水仙花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在水仙花悠久的培育历史中,人们赋予了她各种各样的名字。


水仙花的花瓣为白色,中心有一金黄色环状副冠,故有“金盏银台”之称;因其多为水养,绿裙青带,婷婷玉立,素洁高雅,超凡脱俗,宛若凌波仙子踏水而来,因此又有“凌波仙子”的美誉;水仙花鳞茎生得颇象洋葱、大蒜、故六朝时也被称“雅蒜”、宋代称“天葱”。此外水仙花还有“玉玲珑”、“俪兰”、“雅客”、“女星”等名字。



《瓶史月表》将她列为花客卿之一,《甁史》将她列一品九命,称之为花中雅客。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水仙花》诗中赞曰:“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雪宫弄孤影,水殿四无人。”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赵子固《水仙图》页

24.6厘米,横26厘米


关于代表水仙花的花神,民间有着多种传说:

洛神。洛神是传说中的宓妃,她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落人间,在洛河流域的有洛氏部落中教授人们结网捕鱼、狩猎、养畜、放牧的方法。后来天帝令其掌管洛河,封其为洛神。历代文人,多有记载,五代西蜀道士杜光庭的《墉城集仙记》中称:“洛川宓妃,宓牺氏之女也,得道为水仙。”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佳句更是传唱至今。



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卷(宋摹)局部

27.1厘米,横572.8厘米

娥皇、女英。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两姐妹感情要好,谦让互爱。尧帝将她们二人嫁给舜,后来舜在南巡时驾崩,娥皇和女英悲痛欲绝,双双投江殉情。二人的情义感动了世人和上天,上天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于是二人成为了水仙花神。




梁玉清。梁玉清相传为织女的侍女,随太白星私自下界,并生有一子。后被天帝捉回天庭,谪于北斗星下。俞曲园的《十二月花神议》以梁玉清为女组水仙花神,《甁史》记载:“水仙神骨清绿,织女之梁玉清也,宜即以梁玉清主之。”


历代文人雅士还将其对于水仙花的喜爱寄托在了他们的书画作品之中。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陈洪绶《水仙竹石图》扇页

16.5厘米,横52.2厘米



故宫藏明代马守真《兰竹水仙图》轴

83.5厘米,横47.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吴昌硕《天竺水仙图》

174.7厘米,横47.5厘米


宫廷中流传下来的盛放水仙花的器具,及带有水仙花形象的艺术品,也反映出了皇室贵族对于水仙花的喜爱之情。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

7.2厘米,口径23.8厘米×15.2厘米,

足径23.1厘米×14.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青花花卉纹水仙盆

21.5厘米,宽16.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

通高30厘米,盆径1813厘米



故宫藏清代染牙水仙湖石盆景

通高27.6厘米,盆高6厘米,

26.6厘米,宽17.3厘米


在宫廷后妃的服饰中也能常常看到水仙花的身影。



故宫藏清代石青色纱绣水仙团寿纹袷坎肩

身长138厘米,肩宽44厘米,下摆宽117厘米



故宫藏清代绛色缂金水仙纹袷马褂

身长75厘米,两袖通长124厘米,下摆宽95厘米



故宫藏清代雪灰色缎绣水仙金寿字纹袷衣

身长145厘米, 两袖通长134厘米,下摆宽132厘米


水仙花在东方和西方都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其姿态清雅又生长在水边,因此常与女性的美丽与爱情相联系,流传下了众多凄美感人的故事。


每到新春之前中国人习惯将她的鳞茎浸泡于水中,待到春节之时花朵盛开,香气四溢,为节日平添了些许的生机与情趣。


水仙花清雅的姿态,赢得了历代爱花之人的钟情,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水仙花将会继续绽放她的美丽,延续她的传奇。

(本文参考了张林杰:《十二月花神之冬日篇》(《紫禁城》,2008年第2期)等文章的相关内容。谨致谢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