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被身边朋友问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软件上展示的成本价到底是什么价格?每次我实行一笔交易后它都会变,算了一下,它即不是我股票最后一次的买入价格,也不是股票交易的平均价格。而且,有时我在不同软件上登录自己的账户,显示的成本价还不一样。 不都叫成本价吗?为什么还不一样?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相信这并不是少数人才会碰到的问题。那么今天,小鑫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个困惑。
成本价的“多重身份”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每家券商对于成本价的计算方式不同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券商为用户展示的成本价分为三种:
1、摊薄成本价;2、保本价;3、买入成本价。
小鑫用实例为大家说明。
下图是小鑫交易的万科A股票:
此账户佣金为0.05%,印花税0.1%;持仓界面中成本价显示的是9.384元,它显示的是以上三种价格的哪一种呢?
我们来计算一下:
摊薄成本价=总交易成本/现持仓数量=9.384元;
保本价=(总交易成本+ 预卖出剩余股票产生的费用)/现持仓数量=9.400元;
买入成本价=买入总成本/买入总股数=9.47元。
很显然,此软件展示的成本价是摊薄成本价。
不知你是否已经明白三种价格的含义并看出其中差别:
摊薄成本价是自股票建仓以来,所有交易操作对现持股票的影响;
保本价是在摊薄成本价的基础上,算入预卖出剩余股票的费用,即:
保本价=摊薄成本价+预卖出费用/现有持仓数量;
买入成本价是不受卖出操作影响,计算建仓以来的所有买入股票的每股均价。
上面的价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摊薄成本价=交易成本/现持仓数量=(9.38×500+5-10.30×100+5+1.03+9.54×500+5)/900=9.384元;
保本价=(交易成本+ 预卖出剩余股票产生的费用)/现持仓数量=(9.38×500+5-10.30×100+6.03+9.54×500+5 +10.15×900×(0.1%+0.05%))/900=9.400元;
买入成本价=买入成本/买入数量=(9.38*500+5+9.54*500+5)/1000=9.47元。
三种价格都具有自己本身的优势及特点:
摊薄成本价可以反映历史操作对现持股票的影响,不论是买入还是卖出操作,都会摊薄成本价格,投资者可以根据摊薄成本价掌握之前所有操作的整体价格变化。并且,在极端情况下,摊薄成本价还可能出现负数哦!
保本价比较好理解,当每股价格到达这一值时,既保证了剩余股票卖出后该股票所有的盈亏为0。当然,若高于此价格,必然盈利。
买入成本价不受股票卖出操作影响,其反映的是所有买入操作后的买入均价,投资者可根据该价格判断当前股票价格盈亏。
因此券商尽可能的把三种价格都提供给第三方软件。但在移动端软件中,由于屏幕展示比较局限,只从中挑取一种展示给用户,这就是为什么在不同的软件上成本价显示可能会不同的原因。
这样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怎么挑呢?
成本价的选择
我们先来看一种情形:
买入的股票被套很久了,好不容易等到现价涨回到成本价,扭亏为盈,赶紧抛出;但发现卖出后却还是显示亏损了一部分钱。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此时的成本价使用的是摊薄成本价,未计算剩余股票卖出时所产生的费用。若此时费用多于盈利,必然显示为亏损。
因此,小鑫在挑选券商提供的三种价格时,是按照保本价 优于 摊薄成本价 优于 买入成本价的规则,优先选择保本价进行展示。但如果只提供一种价格,其实还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经几次买卖操作后,忘记或无法获得每股的买入成本。
举个例子:
‘600138’,中青旅股票;
假设我在18元买入500股建仓,涨到22元时卖出200股,两次手续费都记5元。剩余300股如果卖出,费用也计5元;则此时保本价是15.38元;现在股票价格跌至16元,如果对比保本价,剩余的300股目前是盈利的。
而实际这300股的买入价是18元,如果按现在的16元卖出,实际上这笔交易是亏损的,在持仓中却显示盈利,是因为摊薄了我之前那200股的利润。
还有,分红或者赠股也会导致股票成本价甚至持股数量发生变化。
因此,单纯使用一种价格,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
目前,小鑫在优先选择保本价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
在持仓界面中给予成本价展示,在股票详情界面,罗列出该股的每笔交易历史。这样,用户就再也不用回到交割单中翻找该股的实际操作,直接在持仓中点击股票进入详情界面,即可得知股票的买入成本。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想到,如果发生多次买入操作,那买入成本就不是一笔买入的价格了,是多次买入的成本均价。这是需要我自行计算吗?
为解决这一问题,小鑫将交易体验再度升级,在未来的版本中加入了买入成本价,配合保本价,双价格同时展示,为用户解决所有不必要的烦恼!
成本价确认
对于其他软件来说,小鑫确实无能为力,因为无法得知其获取的字段,况且软件本身可能会根据更新需求进行调整,所以无法给各位总结。不过小鑫有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可以确认成本价显示的是哪一种:
找一笔你想要卖出的股票,在卖出之前,记下持仓中显示的成本价,假设为M元。完成卖出操作,若成本价未改变,则其采用的是买入成本价;若发生变化,假设变为N元,套用公式:
(M×卖出前持仓股数 - 卖出成交额+手续费)/卖出后持仓股数
若结果等于N元,则其采用的是摊薄成本价;若大于N元,则采用的是保本价。
而对于使用鑫财通的用户就不必如此复杂,小鑫在《鑫财通的成本价显示》一文中列出了鑫财通获取各券商价格的字段。用户只需登录账户,对照《鑫财通的成本价显示》一文,一眼便知!
《鑫财通的成本价显示》出门向下便可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