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陆广莘:保健常备四味药

 胡言佛语 2015-04-13

国医大师陆广莘:保健常备四味药

 

国医大师陆广莘:保健常备四味药
生于1927年的陆广莘是全国著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笔者在采访陆广莘时,印象最深的是他走路是小跑的,上楼下楼是两步一跳的,谈吐是兴奋的,表情是丰富的,无法想象这是位80多岁的老人。

  走路快是您的养生之道吧?

  陆广莘:是这样,健步行走可以把下肢的血液泵到大脑。你看人的头在最上面,最需要克服地心引力。脑为元神之府,大脑供血、供氧情况直接标志着人的健康和衰老状况。

  为什么知识老人长寿的多?

  陆广莘:常用脑的人长寿。当然,劳动也可以长寿。主要是胸怀要宽广,心态要健康,对世事不计较,追求高远的目标。也许他有三四种病,但他完全可以带病延年。人老了,都会有病。但是你整天在疾病的笼罩之下怎么行?你大致是健全的就行了,也许个别零件完了,但身体的网络是完整的,那你一样是个健康人。

  我发现这些高寿的老人很少锻炼。

  陆广莘:人年轻的时候要锻炼,高寿老人锻炼没意义,活动活动就可以了。关键是用脑子,你脑子思考的问题是高远的,你会长寿的。我是1952年北大足球队的,年轻时代的体育运动,对后半辈子有很大作用。老了反而不要锻炼太多,老人骨头不灵了。

  您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陆广莘:如果今天有门诊或开会,我六点多就起来了。第二天没事,我睡到8点多起来。我一天三餐很简单。早饭一碗粥,两个茶叶蛋。午饭一直是一个馒头,什么菜也不吃。晚上基本不吃饭,就是一盅啤酒,一块鱼,还有花生米、西红柿、黄瓜。有时晚饭只吃水果餐,比如吃橘子时要吃橘络,一是粗纤维,二是疏肝理气的,橘络是入药的,可解郁。我的体重到现在还是55千克以内。

  您吃不吃保健品?

  陆广莘:我家里有“老三样”:第一样是补中益气丸,可补中益气,对于气虚、易感冒者有效;第 二样是防风通圣丸(散),可表里双解,对感冒、咳嗽、腹泻者有效;第三样是加味逍遥丸,可疏肝理气,该药与补中益气丸合用,可抗抑郁。三药合用,对防治脂肪肝、肥胖等有作用,可安全地调理身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不能经常吃,每周吃2~3次就行。

  您的嘴老不歇着。

  陆广莘:我1958年做过一个试验,50个糖尿病人,让他们嚼半小时海绵吐掉,结果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说明咀嚼可以降血脂、血糖,防止糖尿病。吃饭吃得快,血糖就会升高,慢慢吃,饭后再活动活动,就不容易造成脂肪积存。一个人能够活动活动,并且注意咀嚼,大脑退化就可以比别人晚几年。(杨生)

老中医83岁高龄还一头黑发
“呀,都83岁了,一点也看不出来嘛”,当一头黑发、面色红润的陆广莘研究员,精神抖擞走向讲台时,台下的市民发出一阵阵的惊呼,“我还以为只有50多岁”。昨天,这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我国著名中医专家来到南京中医院参加“中国中医中药行南京站”的活动,趣谈养生之道的同时,对医学的现状很不满意:“疾病越治越多,病毒的变异也是层出不穷,有些疾病其实是人类的朋友,'赶尽杀绝’的治疗方法反而让病越来越重。”

  26年的肝病奇迹痊愈了

  今年83岁的陆广莘从相貌上看也就50岁左右,谈吐兴奋,表情丰富,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下来,没有一丝的倦意,一点也不像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据他介绍,现在还带着博士生做研究,精力充沛得很。最让台下许多银发老人羡慕的是,陆教授满头乌发。陆广莘笑着说:“我绝对没有染发,不过现在头上也有一些白发了,可能市民离得远,看不清楚。”随后的讲课中,他透露的一个小细节更让所有人觉得不可思议,陆广莘说:“我以前得过肝病,甚至到了很严重的肝硬变阶段了,患病时间长达26年,但是我的病也好了20多年了,现在每年都会体检,都说我转氨酶等指标是正常的。”陆广莘介绍说:“肝脏疾病的治疗很简单,全世界都对肝病恐慌,我就不紧张,我从减少对肝脏负荷做起,少吃药,拒绝过度营养,因为这些都会加重肝脏解毒,病就是这么好的。”

  他的午饭就一个馒头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老中医是怎么“永葆青春”的,陆广莘很快就笑着揭开了谜底:“吃得慢,吃得少。”陆教授的生活很有规律,如果今天有门诊或开会,他六点多就起来了。第二天没事,就睡到8点多起来。一天三餐很简单。早饭一碗粥,两个茶叶蛋。午饭一直是一个馒头,什么菜也不吃。晚上基本不吃饭,就是一盅啤酒,一块鱼,还有花生米、西红柿、黄瓜。有时晚饭只吃水果餐,比如吃橘子时要吃橘络,一是粗纤维,二是舒肝理气的,橘络是入药的,解郁的。陆教授的体重到现在还是110斤以内。第二,就是健步行走,这样可以把下肢的血液泵到大脑。人的头在最上面,最需要克服地心引力。“脑为元神之府”,大脑供血、供氧情况直接标志着人的健康和衰老状况。专家说,吃饭吃得很快,就会血糖升高,慢慢吃,饭后再活动活动,就不容易造成脂肪积存。

  咀嚼可降血脂血糖

  陆广莘风趣地说:“宋朝有个诗人叫陆游,他的养生之道就是建议老人多喝粥,我看他就错了,老人哪怕牙齿不好,也要多吃米饭、馒头之类,要知道喝粥对嘴巴牙齿来说是舒服了,但是却增加了胃的负担,另外,多动嘴,可以健脑,上世纪70年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提取老鼠、人类的唾液,发现唾液真是好东西,富含上皮生长因子,富含神经生长因子,所以动物用舔伤口的方法可以痊愈,所以千万不要让嘴退化,别让唾液退化。”1958年,陆广莘做过一个试验,50个糖尿病人,让他们嚼半小时海绵吐掉,结果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说明咀嚼可以降血脂、血糖,防止糖尿病。一个人能够活动活动,并且注意咀嚼,大脑退化就可以比别人晚几年。

  多泡脚、多动脑筋

  在许多人看来,养生长寿有时候“挺没有道理的”,陆广莘说,厄瓜多尔是全世界闻名的长寿国家,那里的长寿老人比比皆是,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许多老人爱喝酒爱吃肉爱抽烟,几乎拥有我们养生忌讳的所有“坏习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老人却从中享受到乐趣,心情愉悦,所以我们许多老年朋友,一定要高高兴兴度晚年,心情是长寿的因素之一。陆广莘还送给很多人三条养生建议:
   一是自己可以多做一做胸和下腹的推拿;
   二是多泡脚,其实也很简单,取50克花椒煮开,就用这个水来泡脚,第二天这个花椒包还能用,用上一个星期都没有问题;
   三,多动脑筋,多活动。

  把糖尿病高血压当朋友

  在陆广莘眼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是朋友。“我的话可能药厂的朋友听了会很不开心”,他坦诚地说,现在医学已经造成老百姓对疾病的过度恐惧。很多医生都说老年病需要终身服药,比如高血压,自1895年发现这个疾病可能会导致脑出血后,降压药是层出不穷,结果100多年过去了,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患者确实少了,但是脑梗、心梗的病人却多了,而且危害更大,病人的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其实,老年人血压高一点是安全的,不要把血压高当成敌人,糖尿病也是如此,过分治疗过分吃药反而对身体不利”,陆广莘说,过了50岁,每10年,肝肾功能就会下降10%,80-90岁,我们的肝肾功能只有年轻时一半左右,解毒、排毒功能下降后,如果还大量吃药,继续打压细胞代谢功能,那么只能恶性循环,衰老越快病越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