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明天地震来临……

 授人以渔奇文馆 2015-04-13

假如明天地震来临……

(2015-04-11 21:13:36)

假如明天地震来临……
4月10日,日本茨城县海岸发现了150多只搁浅的海豚,当地人把它们送回大海里,第二天一部分海豚因体力衰竭又被冲上海岸……11日,日本的海洋学专家到当地调查,把死亡的海豚的内脏带回研究,看是否有寄生虫以及是否收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于是网上便有传闻说也许地震快来了。在四年前东日本大地震之前的3月4日,在也出现过茨城县海岸也曾发现50只海豚在海岸搁浅,于是网络议论纷纷,是否地震要来临,而且一位美国学者曾预言2015年4月日本东海地域将发生地震,有人甚至说地震将在4月12日发生,那么,就是明天?!

 

本人不是地震专家,但是首先觉得地震绝不是那么容易预测的,每次所谓的预测,都是地震之后传出来的,哪一次大地震事先被准确预测到了?!好像从没有过!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在日本生活久了,笔者对地震还是很敏感的,好几次半夜突然醒来了,过了一分钟左右地震了,比日本的紧急地震速报的预报还快,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就算是事先看到了所谓地震的前兆,这能向社会公开吗?恐怕不大可能,一是从科学上说当今地震预测还是处于低水平,二是地震预测容易引起人心混乱。

 

但是日本人似乎有些特殊,本来就是地震大国,地震就像下雨一样是家常便饭,网上虽传言4月12日要地震,人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餐厅里,人们依旧品味美食;年轻人,依旧谈情说爱;超市里,依旧人头攒动,也许今天想多买点菜储存起来的人也是有的吧……就算被告知明天要发生地震,日本人亦是泰然自若。日本有一谚语叫做:“明天将吹明天的风。”这话听起来很像今朝有酒今朝醉。

 

在日本生活,要记住随时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每个生活区都有制定避难场所,万一发生大地震,人们可以到附近的避难场所——通常是小学,领取食物和日常用品,日本的防灾商品的储备和销量是很大的。

 

日本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同时也是防灾减灾先进国家。日本的学校里,防灾减灾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告诉学生遇到地震、火灾、水灾等灾难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小孩上幼儿园时,家长就得准备一些包括防灾头巾在内的防灾用品,学校里都有专门的避难通道,定期进行防灾训练,让小孩从小养成防灾意识。

 

日本有种模拟防灾游戏教材叫做“分歧道路”,是以经历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地方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的体验为基础而开发的。由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矢守克也和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吉川肇子共同研发的。面临紧急决策时,该如何选择?比如“3000人的避难场所,只得到2000人份额的食物,这些食物是分还是不分”,这些问题虽说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但是通过每个人给出YES或者No的判断并分析原因而开拓大家的视野,少数派的意见往往让人得到重要启发。去年12月,由千人参加的“2014分歧道路游戏”在全国10个都市同时进行,仙台市就有100人参加,在神户、仙台以及被预测为南海大地震发生地的高知市设立主会场,通过网络进行联播,大家共同讨论灾害对策。

 

日本早在1961年就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制定此法律的起因是1959年伊势湾台风给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带来了巨大灾害。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的规定,日本在中央政府里设置中央防灾会议的机构,首相担任总头领,在内阁府里设置事务局。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审议防灾重要事项,如防灾的基本方针、防灾措施的综合调整、灾害紧急事态的通告等。并制作防灾计划、制定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策,推进综合的有计划的防灾行政整备,保证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确保公共福祉。各地方、各部门可以通过中央防灾会议向首相和防灾大臣提出意见和建议。

 

 鉴于东日本大地震刚过去四年,近期再发生地震也不至于那么大级别了,那是千年一回的。当然这只是本人关于地震的推测,仅供参考。有备无患很重要,日本的房子一般都很结识,6、7级地震,建筑物基本不会损坏。但是时刻要准备着……明天可能发生的地震,家里多储备一些水和食品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日本人的重要的人生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