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萌萌的多肉们也不例外。四月的厦门,气温已经回归20℃-25℃,日照时间也逐渐拉长,温暖潮湿的气候加速了多肉植物根系茁壮和新芽萌发,迎来新一轮的生长旺盛期。不过,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漫长而炎热的夏季休眠期,对许多多肉来说都是重大考验。因此在春天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为多肉植物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迎接夏天的考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充分光照 春季光照强度适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给予多肉植物充分的光照时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形成碳水化合物多,多肉植物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就多,新组织的生长发育就越健壮,像景天科、仙人科、龙舌兰科等科属的多肉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最好进行全日照。 如果光照不充分则会出现拔高徒长、株型松散等现象。 并且光照对多肉植物变红变色有很大的影响,许多色彩斑斓的品种在光照不充分的环境会褪色,观赏性会大打折扣。 ■通风 植物也是需要呼吸的。厦门的春天较为潮湿,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防止叶片菌变腐烂以及病虫害的发生。 ■浇水 多肉植物虽说耐旱,但并不代表它不需要水分。恰恰相反,在生长期的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此时它们的根系开始迅速在地下生长蔓延开来,如饥似渴地探寻着养料和水分。 给水的频率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即可(待盆土接近干透后再行浇水,浇水直到盆底有水渗出即可)。 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让多肉们淋淋春雨,春雨里的微量元素可以让植物迅速生长。 ■换盆 经过春天一段时间的生长,多肉植株地上部分的体积成倍地增长,此时地下根系也已经铺满盆底。当你将多肉植物整棵拔出时,根部已经长成了一个花盆的形状,土几乎全部被“吃掉”。 此时就需要更换更大容积的花盆,以便给根部提供更多的呼吸和生长空间。花盆最好选择透气透水性较好的材质,例如陶器。并且底部一定要有开孔,因为没有底孔的花盆会让浇水更难把握,也加大了养护风险。 ■虫害预防 万物复苏之时也是虫卵大量孵化之时,十分容易爆发各种常见病虫害,有时候甚至会造成植物突然大面积死亡。 因此当春季明显回暖之后,应当在土中预埋一些杀虫剂。多肉的花剑也是“勾引”虫害的源头,花朵里的花蜜和花粉会吸引各种昆虫以及蚂蚁,增加病虫害的几率。建议可以把花剑剪下,插在瓶中依然可以赏花。 ■分享和购买 春秋季节是适合花友进行分享和购买新品种的季节。因为正值生长期,植株伤口恢复较快,缓苗时间较短,分享来的和新购回的多肉植物上盆之后很快就能恢复元气,生根发芽。 经过一个冬季蛰伏的多肉发烧友们,此时都该跃跃欲试了。此时每到周末多肉花卉大棚就变得热闹非凡。也不必担心气温过低导致运输途中植物冻死冻伤,网购开始频繁起来。 总之,春季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各有各的忙,各有各的乐。 【小贴士】 1.建议刚接触多肉植物的花友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和品种,养好、养出状态是关键。 2.先尝试购买一些习性健强的品种,熟悉一下生物习性,避免养花养到只剩下空盆哦。 3.此时就要开始未雨绸缪,准备好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酷暑的考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