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almmdjd1947 2015-04-13

三、由彩色胶片到数码摄影

分区曝光法同样可以应用于数码摄影。根据网上的资料介绍,亚当斯本人实际上也涉足了数码图像领域。数码摄影同样需要完成高光与阴影的曝光处理过程。

最初数码摄影能够解析的动态影像范围比胶片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影像处理在图像分辨率和动态影像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多次包围曝光及后期高动态影像合成(HDR)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了数码影像的动态表现能力。

现代专业照相机通常都采用RAW格式记录拍摄影像。这种格式通常使用Adobe RGB色彩空间,这种色彩空间较大,足以容纳足够的色彩和影调信息。而很多家用照相机则采用sRGB色彩空间,只能以8位二进制数字表达的影像色彩和灰度,这类相机拍摄的照片可以满足电视机或计算机显示器上观看照片的需要,也可满足日常的家庭照片冲印的需要。

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着眼数码动态影像处理能力: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输出设备。

常见的计算机显示器只能呈现8位二进制数字表达的影像色彩和灰度,无法显示高动态数码影像中的色彩和灰度细节。看一看下面这个灰阶图右侧的两个灰度条,就知道您使用的显示器是否存在这种局限性了。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根据分区曝光法的划分,亮度区为0和10的区域,是全黑和全白的区域。如果您的显示器无法表达上图右侧的两个灰度条的层次,也不影响在这样的显示器上观察数码照片。因为这两个灰度条的亮度属于分区曝光法中划分的0(全黑)区和10(纯白)区。

一些图像处理专业显示器能够呈现16位二进制数字表达的影像色彩和灰度,这基本上满足了数码影像处理的要求。但这种显示器的价格都比较高。

打印输出是限制数码影像表达的另一个因素。一般的家用或办公彩色打印机和打印纸张只能表现有限的色调和层次,而专业彩色印刷工艺和专业照片打印设备则可以表现更为丰富的影像内容。

上述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并没有改变摄影的最终目的,只是改变了摄影的某些过程。因此,分区曝光法的实际应用,仍是有意义的。

实际上,新的技术手段不但改变并简化了摄影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也为应用分区曝光法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

  • 数码照相机内置的测光功能、数码照相机内置的直方图显示功能。
  • 数码影像后期处理软件提供的色阶调整功能。
  • 数码影像后期处理软件提供的曲线调整功能。

这些功能将过去胶片时代复杂的设备操作集成到一部数码相机和一台计算机上。我们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我们习惯的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过程,就可以将分区测光法用于日常摄影实践。

四、与分区曝光法应用相关的相机设置

注:本节仍是一个可操作的实验。这个实验过程,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分区曝光法与摄影实际操作过程之间的关系。这里描述的操作过程,并不是分区曝光法必须遵循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操作方面相对复杂的操作过程。这个过程在操作上复杂,确相对容易用语言表述。如果使用相机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功能来实现这一过程,反而难以理解相机曝光控制的机理。笔者将在后续博文中,尝试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机理在实际摄影过程中的实用操作方法。

为了表述方便,这里列出一些相机的基本设置项目,以便进行分区曝光法应用的试验。进行试验的相机可以是单反数码相机(DSLR),也可以是具有以下功能的便携数码相机:

点测光功能、直方图(柱状图)显示功能、用刻度形式显示的曝光辅助功能、手动曝光控制功能。

打开相机后,进行如下设置:

  • 将相机转盘调至手动曝光控制档位,这个档位通常用字母“M”表示,如下图所示。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 打开相机设置菜单,找到“测光模式”设置项,将这个项目设置为“点测光”。
  • 根据拍摄环境,设置适当的感光度值(ISO),例如,户外阳光下设为ISO 100,户外阴天设为ISO 200至400,白天室内设为ISO 400至800。
  • 将快门速度设为1/100秒。
  • 将光圈设为F5.6或8。

如果使用便携式数码相机,将通过相机菜单找到屏幕显示模式切换功能,让液晶屏在显示拍摄画面的同时显示直方图(柱状图)或以刻度形式显示曝光状态。

如果使用单反相机,则观察光学取景器中的画面时半按快门按钮,注意取景器中出现的以刻度形式显示曝光状态。

以直方图显示的曝光状态如下图所示: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我们可以将这个直方图与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建立一种关联关系,如下图所示: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在这个直方图中分布着很多条竖线,每条竖线表示一个灰度级的像素分布数量。我们可以将这些竖线分为11组,与分区曝光法的11个亮度区对应。

从上面这个直方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画面中大部分景象的明亮度分布在2区和8区,而其它区域分布的内容较少。画面中最明亮的区域大致分成在8区,亮度最高的区域分布在9区,而树叶的明亮部分可能分布在6区。如果相机拍摄时只能通过直方图显示当前曝光的状态,对分析画面中各部分的曝光区域还是有一定难的。但在拍摄前和拍摄后观看像的直方图,绝对是掌握正确曝光的唯一有效方法。

无论是通过光学取景器还是LCD液晶显示屏观取景或观看被拍摄的画面,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感觉差别非常大,完全不能作为是否正确曝光的参考依据。记得曾经看到网上有一位资深影人说过的话,大意是:“要相掌握正确的曝光,要相信直方图,不要相信液晶屏和光学取景器”。

数码单反相机光学取景器中的曝光提示刻度,是可以运用于分区曝光控制的更为直观的分析手段。

以刻度显示的曝光状态如下图所示: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我们可以将这个刻度与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建立一种关联关系,如下图所示: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当我们将照相机的测光点对准一个被摄物体时,在曝光提示上曝光提示出现在哪个刻度值,画面被拍摄后这个区域的亮度基本上就分布在分区曝光法所对应的亮度区域。例如,如果我们对准人的面部明亮部分测光并通过调整光圈或快门,使测得的曝光指示停在+1的位置,拍摄所得的影像中,面部明亮部分的亮度区就分布在7和8之间。

下面,我们以曝光提示刻度来说明实际操作过程:

拍摄时,如果将相机中心测光点对准一个被拍摄画面中的一个区域,相机就如同一个测光表,通过刻度提供这个区域的曝光信息。根据刻度与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的对应关系图,我们可以大致得出在当前的曝光设置条件下,这个区域在拍摄的画面中所在的亮度区域。

如果拍摄人像,则将中心测光点对准人的面部并半按快门。这时,在曝光刻度提示条上应有一个标记停在某个刻度位置,提示当前被测光的区域的曝光状态。如果当前被测区域的曝光过度或过低,则在曝光提示刻度的-2端或+2端出现提示。这时,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快门速度或感光度(ISO),可以使这个被测区域的曝光指示出现在-2端和+2端之间的某个位置。

根据分区曝光法的建议,人的面部明亮的部分应分布在6区或7区:

通常的白种人的皮肤、明亮的石头、风景中雪的阴影

很明亮的皮肤、有一定反光映照的雪的阴影

那么正确的曝光提示应停留在0和+1两个值之间。如果实际提示位置偏左,则说明曝光不足,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快门或感光度(ISO)增加曝光量。如果实际提示位置偏右,则说明曝光过度,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快门或感光度(ISO)减少曝光量。

注:很多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整幅度都是与上面图中的曝光刻度提示对应的:在每一个曝光整数档位中,还有两个档位,即1/3和2/3档。每一个整数档位之前的曝光量为增加或减少一倍。如果原来设定的曝光量在测量被拍摄画面时的曝光提示刻度值为0,增加一档曝光将会使曝光刻度提示刻度值移至+1。

下面是光圈档位与的曝光变化的关系(设光圈F8为中间档,在档位类型中,标有*号的档位之间的曝光量为的差数为一倍,平时所说的差一档、升一档、降一档就是指这种档位):

 

档位类型

 

 *

 

 

 *

 

 

 *

 

 

 *

 

 

 *

 

光圈值

F3.5

F4.0

F4.5

F5.0

F5.6

F6.3

F7.1

F8.0

F9.0

F10

F11

F13

F14

F16

F18

曝光量

-1/3

 -2

-2/3

-1/3

 -1

-2/3

-1/3

 0

+1/3

+2/3

 +1

+1/3

+2/3

 +2

+1/3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下面是快门档位与的曝光变化的关系(设光圈1/100秒为中间档,在档位类型中,标有*号的档位之间的曝光量为的差数为一倍,平时所说的差一档、升一档、降一档就是指这种档位):

 

档位类型

 

 *

 

 

 *

 

 

 *

 

 

 *

 

 

 *

 

快门速度

1/20

1/25

1/30

1/40

1/50

1/60

1/80

1/100

1/125

1/160

1/200

1/250

1/320

1/400

1/500

曝光量

-1/3

 -2

-2/3

-1/3

 -1

-2/3

-1/3

 0

+1/3

+2/3

 +1

+1/3

+2/3

 +2

+1/3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注:毕竟本人不是摄影科班出身,上述表达可能不够专业,但愿不会给人造成误解。

从上面两个图示中不难看出,分区曝光法的亮度区每提高或减少一级,大致与光圈或快门速度的1/3档位对应。这样,我们基本可以这样记忆:光圈和快门速度每调整一个1/3档,相当于按分区曝光法的分区将影像中的全部亮度区移动了一个区间。例如:将快门速度由1/50秒调到1/60秒,原来亮度分布在5区的影像就会移至6区,原来亮度分布在6区的影像就会移至7区,依此类推。

确定了被拍摄主体的曝光值后,可以将中心测光点对准画面的其它部分,如头发、背景中的树叶、明亮的建筑墙壁、地面的阴影、天空等位置,检查不同亮度的区域是否处于正确的亮度分布区。

如果明亮的区域或较暗的区域偏离所期望的位置,例如:

根据分区曝光法的建议,较暗的树叶、较暗的石头或风景的阴影应分布在4区,即曝光提示停留在0和-1两个值之间。

在拍摄时,可能需要调整光圈来控制景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拍摄主体的正确曝光,每减小一档光圈(例如由F5.6调至F8),需要将快门速度降低一倍(例如由1/100秒调至1/50秒),以维持被拍摄主体的正确曝光。

在拍摄过程中,对各个区域明暗度的控制是有限的。如果被拍摄主体与陪体或背景的反差过大或过小,(要记住,当前的曝光对拍摄主体是合适的)就需要在保持主体曝光分布区域的基础上调整其它曝光区域的分布。这时,就需要在后期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调整了。

分区曝光法在影像拍摄过程中似乎只能指导我们正确地控制被拍摄主体的曝光。由于我们无法在拍摄过程中改变影像中各区域之间的亮度关系,因此分区曝光法在拍摄过程中的运用也就没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了(这只能说是我目前能够理解的状态)。

但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将帮助我们对拍摄的影像纹理的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地掌握好被拍摄主体的曝光控制。按照这种思维方法拍摄到的图像,可以在后期数码影像处理过程中,真正对各个曝光区的明暗进行调整,从而得到让人过目难望的照片。

下面两幅照片,一幅是选择了适当曝光控制后的影像(左上)。这时,照片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出来。经过后期使用图像编辑软件的“色阶”功能进行调整后的影像(右上),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俗解之二

从上面与左上图对应的黑白图像(左中)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水面分布在3区。在右上图对应的黑白图像(右中)中,大部分水面被调整到1区。从下排两个直方图,也可以看到影像不同灰度像素的分布情况的变化。

这种全手动的控制过程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对于理解相机的曝光控制机理有很大帮助。有了这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就可以在实际拍摄中不断发现和创造一些更为简单的曝光控制方法。在深入理解相机曝光控制机理的基础上,再去发现或借鉴他人经验和方法时,更容易理解这些方法背后的原因,并将这些方法演变为活的知识和技巧。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