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马山网-马山县村民成功养殖蝗虫供不应求

 河流弯弯1649 2015-04-13

马山县村民成功养殖蝗虫供不应求

2012-01-13 11:51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网友评论 点击查看

  一说到蝗虫,相信大部分市民便会联想到蝗灾、害虫。在过去,建大棚养蝗虫,在普通庄稼人眼里是再荒唐不过的事情。
  而在4年前的马山县林圩镇大塘村,村民黄锦茂却开始在村里建起了大棚,饲养蝗虫做餐桌野味。他用两年时间,自己摸索经验开展饲养;用两年时间,自己开拓市场,蝗虫变成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虫,最高市场零售价可达200元/公斤,着实让邻里乡亲惊叹不已。
       
                     把蝗虫当“孩子”养
  9月25日中午,烈日高照,当天最高温度达到了36℃。记者跟随黄锦茂来到他的养殖场,黄锦茂站在大棚外边专注地听着几个大棚的动静。
  棚里窸窸窣窣的声音慢慢变小,他拿起水管,走进大棚……“天气太热了,蝗虫会受不了,有的甚至会死掉,所以要通过洒水降温。”黄锦茂一边往大棚里洒水一边说道,“同时,蝗虫也受不了冷,一般11月份以后要把虫种留下来,待到次年三四月份天气好了,方可再次饲养。”。
  黄锦茂边工作边仔细解说蝗虫的习性,在他周围,还围着好几个来自不同地方的村民,他们都是专程来观看如何养殖蝗虫的。
  黄锦茂的养殖场,是在数百平方米大的地方搭起的18个白色大棚。每个大棚都由白色网状物围着,大棚内成千上万只蝗虫在跳来跳去,一听到人的脚步声走过,虫儿们纷纷跳起,随之传出“咯咯”的声音。
     依次向18个大棚洒完水后,黄锦茂在每个大棚周围仔细查看,一看到有洞口,便用针把洞口缝起来。“没办法,照顾这些小东西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点也不能马虎。”黄锦茂告诉记者,洞口是蛇、青蛙、蟾蜍等动物咬破的,它们会爬到里边,将蝗虫吃掉。所以每天都要走走看看,看到网上有洞口就得缝上,一是防止蝗虫的天敌进入,二是防止蝗虫逃跑。 
     巡视完毕之后,黄锦茂走到养殖场的草料房,手拿青色的草料走进棚里,将草料放在大棚内的一角。看到有草料,成千上万只蝗虫纷纷飞过来,在一根根草料上驻足,然后开始食用。
     玉米秆、稻草、野生芦苇的叶子、其他野生的草类植物都是蝗虫的食物。丢弃在田里的玉米秆和稻草随处可见,用它们来饲养蝗虫成本低,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黄锦茂现在种植有10亩墨西哥玉米秆,专门用来喂养蝗虫。“明年我将扩大养殖规模,准备收购附近农民田地里的玉米秆、稻草,买套设备回来,把它们做成饲料。”黄锦茂说。
     据悉,黄锦茂的18个大棚,3至4个月每个棚可产出40公斤左右蝗虫,但在当地还是供不应求。目前,村里已有2名村民跟着他学习饲养技术,前来参观欲养殖的当地人外地人更是数不胜数。
   
                    蝗虫要做东南亚蝗宠
     4年前,黄锦茂在电视上看到蝗虫成为各国餐桌上的绿色“野味”,他便动了饲养蝗虫的念头。多方考察之后,黄锦茂花费数千元钱,从专业人士处买了些虫种开始饲养。“当时还不知道怎么饲养,我们这一带的人又没有食用蝗虫的习惯,我就搭了一个棚试养。”黄锦茂说,刚开始饲养时,由于不了解蝗虫的习性,一个大棚每次出栏的蝗虫只有10多公斤,碰上炎热或寒冷的天气,蝗虫还会死掉。虽然他曾遭遇数次灭种,但仍然坚持下来,不断吸取经验,探索饲养蝗虫的路子。
     直到2010年,黄锦茂养殖蝗虫的技术才成熟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人也习惯了食用蝗虫,由于数量极少,以蝗虫为主料做成的菜肴甚至成为当地人招待贵宾的一道佳肴。据悉,往常蝗虫在当地的销售价格为100元/公斤,冬季比较稀缺时可以达到200元/公斤,甚至更贵。
     黄锦茂告诉记者,几年来,他投入数十万元饲养蝗虫及培育市场,按他目前的蝗虫产量及市场销售价格,几年来的投入今年便可收回。
     “蝗虫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大量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能排除人体内的毒素,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说起蝗虫的食用价值,黄锦茂如数家珍。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今年6月黄锦茂注册了马山县第一家微资本企业——马山县林圩镇大塘村东亚飞蝗养殖场。据悉,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居民有食用蝗虫的习惯,他瞄准了这个市场,希望更多的村民跟他一起饲养蝗虫,形成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产业,规模出口到国外。(王秋香 文/图)

 
黄锦茂正给蝗虫喂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