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凤凰周刊

 问天瀚海 2015-04-13

如何才能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 | 凤凰周刊

香港凤凰周刊11评

原题为《缩小收入差距应更多依靠市场力量》

由于数据统计有一定的滞后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尽管是在2014年年底发布,但其统计的信息还是2013年的情况,整体上是对近几年收入分配情况的综合。

根据统计数据,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差距,总的方向是朝着缩小的方向发展。在地区之间的平均工资差距方面,最高和最低地区间的差距,由2008年的2.69倍,缩小到了2012年的2.33倍。按20个门类划分的行业工资差距,最高是2005年的4.88倍,2010年还有4.66倍,2012年缩小到了4.30倍。企业高管和普通职工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看也略有缩小。另外,工资集体协商、最低工资的调整、薪酬调查信息发布制度等都还在继续推进之中。

从数据上看,工资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工资收入差距偏大。地区收入差距虽然在缩小,但是跟国际上一些有可比性的国家进行横向比较,这个差距还是偏大。国内2032家上市公司中,最高的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相当于职工平均工资的112.77倍。另外,劳动报酬比重的提高幅度仍然稍慢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中小企业的工资支付不规范,拖欠工资情况仍时有发生;工资分配管理仍然不够到位,事业单位制度外发放的福利还比较多等等。此外,近年来工资收入分配的法制建设也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近年来中国工资增长比较快,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结果。不能因为当前经济增速的逐渐下降而质疑劳动者工资增长的正当性,因为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来看,劳动生产率的累积增长幅度是明显高于工资增长幅度的;今天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增长是有物质基础保障,同时含有偿还欠账的因素,所以提高是必然的。其次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个时期工资增长快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但也要看到,工资增长快以及缴纳社保的负担,确实对企业形成了比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压力尤为明显。

在这种状况下,对我们形成了如下几个冲击。第一,我们不能再以人工成本低廉作为竞争优势,而应该以我们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去国际上打拼。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工资比一些东南亚国家高几倍,但如果我们的劳产率也能相应高几倍,那我们就仍然保持了竞争力。所以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在工资增长的同时,要想方设法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生产流程、加强管理、使用新技术等等来提高我们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个冲击就是我们现在“蛋糕”做大的速度没有以前快。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通过增量进行调整和改革以理顺分配关系,现在这个余地比以前变小。换句话说,现在我们理顺分配关系,既要通过增量调整,同时也要调整不合理的存量。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增量调整为主、存量调整为辅的新对策,同时制定更加清晰且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具体程序和办法,来解决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问题。

调整不合理收入差距肯定是要依靠市场,但是对其中有些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通过政府法规的规范、执法手段的纠偏以及信息的指引等多种措施来解决。同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比如通过打破行业垄断从根上解决行业不合理工资差距问题。对部分国有企业高管的过高收入,通过政策去纠偏是可以的,但那只是治标。说到底,市场之所以出现偏差,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很多制度扭曲了市场,这些不合理的制度、机制是政府定出来的,或是基于社会旧观念、旧习惯形成的,这些问题就得靠政府去解决,从而使市场能够顺畅运转,消除形成不合理工资差距的根源。

今后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十八大有关精神和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一步步抓落实。应更加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把治标和治本更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政府该管的要管,但另一方面不能管过头,特别是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治本上。应更多在破除分配领域深层次不公正、不公平的障碍方面多下工夫,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审批这些微观的事情上。

(记者李克难采访整理)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