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针灸与推拿的关系 理论探析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丹尼的图书馆66 2015-04-14
    针灸与推拿均是祖国医学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又至为密切。在临床上针刺、艾灸、推拿、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互为协同使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起止循行及其分布的脑穴,是针灸进行调整、阴阳、治疗病体的依据,推拿也是以八纲辩证为治疗原则,都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既能治病,又能防病。以下谈谈针灸与推拿的一般应用。针灸配合推拿,为针灸医生所习用,由于习以为常,一般只知针灸的功效而忽略了推拿的作用,究其实际,针灸与推拿,常常配合在一起,如:①针前用切法按法,既可固定穴位又能减轻疼痛;②行针时用摩法、叩法、可以促使气行,缓解针感反应;③出针后用摩法,既保护针眼,又疏通气血。譬如,针刺腹部任脉中脘穴,得气后,针下沉滞,推之不动,转之不移,为了防止折针,用左手食、中两指挟持针身,按住穴位,同时右手在建里下脘水分气海关元中极各穴施以点、按、推等手法,此时针下就可获得松缓。针刺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时,若出现滞针现象,即在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位施行上述后,同样可使针下松缓。针刺足少阳胆经环跳穴时,出现滞针,即在风市阳陵泉、绝骨、丘墟等穴位施术,也可获得缓解。其它各经穴以此类推。此外,要注意行针时推拿手法要轻、匀、慢,忌用猛力,更不能离针穴太近,防止触碰针身。《素问·调经论》:“帝曰刺微奈何”?歧伯日:“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干不足,神气乃得复”。《难经·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内经》说的按摩就是现在说的推拿,此乃古人提示以左手按压穴位的重要性。《针灸大成》,把《保婴神木按摩经》编写在第十卷内,先贤杨继洲虽认识到推拿与针灸相互关联,但对《内经》“按摩勿释”与针灸具体配合,尚欠发挥。推拿不仅对保婴有用,对老年人、成人体弱者亦有其保健效用。总之,针灸配合推拿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