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羽化成蝶只一梦,多思破茧辛苦时(庄子智慧之三)

 航鹰 2015-04-14

羽化成蝶只一梦,多思破茧辛苦时(庄子智慧之三)

 

    《庄子﹒齐物论》记载:“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就是著名的“庄周梦蝶”的典故,说有一天,庄周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俨然就是一只遨游在大自然中的真蝴蝶,他觉得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梦醒了,庄周见自己仍然是庄周而不是蝴蝶,觉得十分惊奇,他实在不明白究竟是自己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自己。其实,关于蝴蝶的故事,还可以举出一些。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郞织女》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主人公大胆违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自由爱情,双双殉情后,灵魂化为蝴蝶,相伴相守,永不分离。这个凄婉优美的爱情故事,曾令多少世间男女伤感、流泪、敬慕、向往,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情爱长河中曾激起过多少不同寻常的浪花和涟漪。美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曾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应”,他说:“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此言一出,业界哗然,一大批专家纷纷作出求证和反驳,但迄今为止也没有谁能够证明,世界上的哪一场龙卷风是因为千里之外的一只蝴蝶轻拍翅膀引起的。问题是,这些典故为何不约而同地拿蝴蝶说事,而不是麻雀、蝙蝠,或是别的什么东西;梁山伯和祝英台偏要化作两只蝴蝶,而不是两只鸳鸯、两只蜻蜓;爱德华﹒罗伦兹偏要让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而不是一只蜜蜂、一只蚊子。是不是蝴蝶的两翼间隐藏着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说人们潜意识中希望蝴蝶能够传达一种神秘的力量?我们先来看一下蝴蝶的演变过程,当一只蝴蝶由卵长成幼虫,进而成为蛹的时候,外形臃肿愚钝、丑陋不堪,除了胡吃海塞,就是作茧自缚,这时候,谁又能想到即将诞生的会是一只羽翼轻盈、五彩缤纷的美丽蝴蝶。这个蜕变的过程,在人们的意识中便具有了羽化、提升、质变、成仙、脱离贫困、改变命运、挤身高层、享受美好生活等的寓意和象征。也许这才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小小的蝴蝶一往情深,理想化、神秘化,甚至妖魔化的原因;当年的庄子,之所以蝴蝶一梦、羽化忘身,原因便也不难解释了。每一只蝴蝶的破茧,都要经过漫长的积蓄和寂寞的等待,这个黑暗和痛苦的过程,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提供帮助,甚至任何试图提供帮助的小小的企图,都可能直接导致致命伤甚至夭折;而一旦能量积蓄完毕,时机成熟,蝴蝶便会破茧而出,一改丑陋和可怜,变得智慧、美丽而充满生机。但愿小小蝴蝶不惧辛苦、甘守寂寞、奋力提升、成就美丽的蜕变过程,能给人们追求爱情、成就事业、创造完美人生,提供一点点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