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稀之年的济南市大观园商场

 西窗听雨 2015-04-14

1931年,济南有了大观园
    在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之前,如今大观园所在的位置是一片低洼地,属棚户聚集地。济南自开商埠以来,经一路、经二路沿线出现诸多商号,市场也逐渐繁荣起来。时任山东督办张怀芝看中这块地,便征用此地,兴建练兵场。
    时至1931年,军阀靳云鄂任山东督办,他也看中了这块地,他不是要建练兵场,而是要建一个大市场。于是,靳云鄂便与济南商埠局协商,租了一百余亩地。后来,张仪亭、杨继青等人相继入伙,联合筹资,共同建设大市场。
    根据他们的规划,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与购物消费为一体的市场,市场分为南北两段,即内外两个市场。北段(外市场)开辟两条街道为商业区,修建各类铺房,如酒馆、布店、杂货铺、糖果糕点铺等;南段(内市场)为游艺娱乐场所,计划修建四个大型剧场和中心花园。第一剧场在东南角,第二剧场在西北角,第三剧场在西南角,共和厅书场在东北角,另外,还在东南角建一座水塔,供全场用水。花园位于市场的正中心位置,另外还从北门至市场中心位置建设一座天桥,直达花园上空,登上天桥可仰观全场四周景色,俯瞰花园店铺全貌。这一雄伟规划,可谓布局精巧,气势磅礴。为此,借用《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起名为“大观园商场”。
    1931年3月初,大观园商场正式动工,首先建设的是第一剧场、共和厅书场和中心花园。因为资金有限,规划中的四个剧场并未如期完工,但第一剧场、共和厅书场和中心花园的建成,吸引了一家马戏团,这家马戏团落户大观园,搭盖布棚,展出虎、豹等动物。接着,在西北角有了三五个说书棚、杂耍场,一些小饭摊、饭馆也纷纷落户。1931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大观园商场正式开业。
    商场开业不久,由于资金等原因,第二剧场无法继续建设下去,张仪亭便把尚未完工的第二剧场租给了王增元,王增元便将第二剧场改建成了大观园有声电影院(如今的大观电影院),上映有声电影。第三剧场后来也逐渐建成,演出评剧,此外还修建了新明电影院。至此,大观园商场开始初具规模。
    大观园商场建成后,曾遭遇两次大火。1940年农历二月底的一天上午,位于内商场(南段)西南角上的第三剧场起火,大火烧向中心地带及东北角,这场大火持续了五个多小时,内商场除了南门、东门一带的少量房舍与第一剧场外,其余房舍、店铺全部烧毁,大观电影院也被烧掉一角。
    第二次大火发生在1941年5月10日深夜,整个外商场(北段)的所有建筑均遭焚烧,商场内的工商业户损失惨重,大多业户倒闭。
    到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经过多年的重建,大观园商场已经发展成为济南最为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二○○五年改造后的大观园北门

难忘大观园里的老字号
    大观园商场建成以后,这里不仅是济南最为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也是老字号比较集中的地方。比较出名的老字号有茗曲阁、晨光茶社、共和厅书场,还有狗不理包子、赵家干饭铺以及草包包子铺等等。
    晨光茶社的创办人是中国著名的相声大师孙少林。1941年,年仅18岁的孙少林和师父李寿增应济南青莲阁曲艺场老板马玉山的邀请,从天津到济南演出。青莲阁是上个世纪30年代济南知名的曲艺场,坐落在原济南新市场,也就是现在经二纬一路北的位置。在济南演出一段时间后,孙少林发现,济南的观众不仅非常喜爱相声,而且有着很高的欣赏水平。因此,孙少林就决定要在济南搞个相声大会。经过考察,孙少林发现大观园东门内有一处闲置场子,很适合开办相声大会,但租金要价100袋洋面(当时一袋洋面折合一块银圆)。当时,孙少林刚由天津来济南,根本没有这么多的积蓄和能力。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在盐务局工作的人向孙少林的妹妹求婚,本来妹妹年龄还小,家里人不同意,但求婚人自愿拿出一部分钱来作为聘礼,请求提前完婚。当时全家人为了一心一意支持孙少林创办相声大会,不得已将年龄还小的姑娘嫁了出去。为了能和当时知名相声演员常连安、常宝琨父子在北京专门表演相声的场子——— 启明茶社相呼应,孙少林和师父李寿增为他们在济南的相声大会起名为晨光茶社。从此,相声界就有了享誉全国,专门演出相声的场地——— “南晨”、“北启”相声大会。
    1943年,商人魏子衡在大观园开了一家饭店,名字叫“天丰园”,专营“狗不理”包子。为了做出地道的“狗不理”包子,魏子衡专门从天津聘请了以李文志为首的10名厨师,这10名厨师都是“狗不理”包子的行家里手,他们制作的包子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一脉相承的,无论选料、配料、制作方法都和天津“狗不理”包子相同。很快,天丰园的“狗不理”就叫响了,久而久之,天丰园饭店的名字渐渐被济南人所忽略,而济南“狗不理”包子铺成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草包包子铺的创办人原名叫张文汉,是济南泺口人。张文汉童年就进入泺口继镇园饭庄,拜名厨李安为师。因张文汉生性憨厚,终日烧火、择菜、干杂活,师兄弟间都称他为“草包”,张文汉也不介意。
    1937年,张文汉在西门里太平寺街租了一个小门面,准备开一家包子铺。包子铺就起名为“草包包子”。后来,为了扩大经营,草包包子铺便搬到了大观园北门里西侧。迁来不久,即顾客盈门,慕名而来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

古稀之年更名待新生
    1954年,大观园内的私营工商业户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完成公私合营。1958年,济南市商业局将其正式命名为“济南市大观园商场”。
    1966年“文革”初期,大观园商场更名为“东方红商场”。这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红色名字”,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1979年1月,东方红商场再次改为“济南市大观园商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