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充电时辐射高百倍还会爆炸?

 鹩歌 2015-04-15

手机充电时辐射高百倍还会爆炸?

晚报新闻实验室请来专家现场一试真假

靳普 郝德明 孙涛 张振明 文/图

“使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打电话,辐射会比平时高100倍,手机就可能会发生爆炸,已经有人因此丧生……”市民胡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随即跟记者打来电话求证“经常在手机充电时接打电话,辐射这么高,是不是会对身体造成潜在影响?”

辐射超高、会爆炸、致人伤亡……使用正在充电的手机后果真的如此令人恐怖吗?为了一辨真伪,晚报新闻实验室记者请到市环保局辐射环境监测站的专业人士,携带多功能射频监测仪一同现场实验。

实验一 充电手机辐射有多高

“现场测试一下,看充电手机辐射是否如传言中的可怕。”针对平时大家工作时间接听手机较多,环保局专家将实验地点选择在一个电场强度数值大约在0.2v/m(伏/每米)的普通办公室。

记者用一部固定电话给屋里正在充电中的手机拨去电话,“嘀嘀嘀……”随着手机铃声的响起,众人的心也提到嗓子眼,眼睛齐刷刷往监测仪屏显处看。

0.53、0.6、1.0v/m……监测仪上的数字从最初待机的0.5v/m开始不断上升,直到手机接通,稳定在1.51v/m左右。

“看来帖子内容并不准确,充电中的手机辐射被人为夸大。”邢台市辐射环境监测站监测室主任张振明介绍,手机是否充电,电场强度数值差别不是太大。手机在充电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手机正在充电中的发热。再加上一边充电一边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增加了手机负担,手机的热量随之增加,进而可能导致爆炸。

实验二 电话接听瞬间辐射会骤升吗

拨打和接通电话的瞬间,手机辐射会骤然升高,这是真的吗?针对该疑问,记者继续实验。

记者使用一部固定电话,拨打一部普通智能手机,监测仪就放在智能手机旁边。在未接通监测仪时,电场强度数值在0.4v/m与0.5v/m之间波动。“嘟……”很快手机处于被呼叫中,记者发现监测仪上的数值快速变化,最大值达8.14v/m,在接通手机后,监测仪上的电场强度数值开始慢慢回落,在1.18v/m左右波动。

其次记者又使用该部手机对其它号码进行拨打。记者发现在拨打电话过程中,监测仪上的数值显示大约在4.0v/m左右,接通电话后,数值稳定在0.6v/m左右。

“看来手机在拨打和接听电话的开始阶段,电场强度较大,接通以后电场强度会减弱。”张振明对此表示,在拨打和接听开始阶段,应将手机远离身体,手机接通以后再放耳边,使用手机对人体更健康。

实验三 使用耳麦能减少辐射吗

有的市民喜欢使用耳麦接听电话,认为这种方式对人体更健康,记者为此进行实验。

测试一部正在接听电话中的手机,在不插耳麦的情况下,监测仪上的电场强度数值在0.64v/m上下跳动;接着插上耳麦,监测仪上的数值降到0.44v/m左右。随着记者慢慢移动手机,随着手机距离的增远,监测仪上的数值慢慢变小。

“使用耳麦接打电话,确实对人体更健康。”环保局专家介绍,这也是有原理可循的。用耳麦接听手机,不能降低手机本身的辐射,但使用耳麦使手机远离人体。由于手机辐射是由置于内部的天线发出的,距离头部越近,对人体产生的辐射越多。打电话时使用耳麦,手机与身体保持一定距离,自然减少了辐射。

实验四 手机置于床尾辐射低吗

晚上睡觉时,有不少市民为了方便接听来电,便将手机放置于伸手即可触摸的床头部位。“有人说,手机放在床头辐射比床尾强得多?”为了解决这个疑问,记者模拟卧室进行实验。

在待机状态下,记者将手机与监测仪放在床头一侧检测,发现电场强度数值稳定后显示为2.92v/m左右。随后,又将手机置于1.6米的床尾,辐射监测仪上的数值立即降到0.48v/m以下。

“距离头部越近,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就越大。”看到实验结果,环保局专家表示,人体与手机的距离决定辐射的影响。

专家建议 科学使用手机对人体更健康

“根据国家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有关标准要求,频率范围在30MHz~3000MHz(目前,我国使用的手机均在此频率范围内),电场强度只要小于每米12伏,就是安全的。”张振明介绍,因为受实验环境和手机个体因素的限制,实验结果可能并不十分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手机在不同状态下的辐射变化。

他表示,从实验结果来看,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电场强度数值均低于国家标准,但也要提醒市民避免长时间将手机置于大脑旁边。

除了以上实验外,对于如何更健康地使用手机,张振明也提出几点建议。

1. 当感觉接听手机的头部或脸部开始发热时,应立即停止通话。

2. 尽量减少手机通话时间,不要“煲电话粥”,如一次通话时间确需较长,中间不妨左右耳朵交替接听,或者使用耳机接听。

3. 尽量不要在墙角、电梯、地下室等小而封闭空间使用手机。因为手机辐射强弱与信号成反比,信号越差,手机辐射功率会相对增大。

4. 避免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或者腰间。较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

5. 接电话时尽量不要移动。频繁移动位置会造成接收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短时间高功率发射。

链接:有英国实验报告指出,老鼠被手机微波辐射5分钟,就会产生DNA病变;人类的精、卵子如果长时间受到手机微波辐射,也不排除产生DNA病变的可能,并因此影响生育,建议正确使用手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