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朋友如何学国学(上)

 Marychang09 2015-04-15

注:这是2011年5月份乱讲的一个初稿,虽经多次脱水处理,但原文水分过多,至今依然湿漉的。算是一家之言,希望能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而不是引发无益的争论。


【之一】

来这里学习,也许冲着两个方面:一是冲着作文来的,二是冲着国学来的。我们的群名称,叫功夫作文国学经典,就包含了两个部份。之所以包含了两个部份、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两样东西,其实是一个东西。就好象小鸡炖蘑菇这道菜。缺少了小鸡或是蘑菇,这道菜都不完整。

如果非要做区分,只能说一个深,一个浅;一个是用,一个是体。作文是用,经典是体。作文是表现。经典是积累。作文是输出,经典是输入。或者也可以打一个比方:作文的学习,是大米饭,不吃不行。经典的学习,是营养品,是提神养气的。可吃可不吃。吃了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不吃,也无碍于身体。但若是要提升身体的健康质量,那就需要吃(米饭)补(营养)结合。

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中就讲过,学习作文是入门的功夫。而如果要提升作文的水平、境界、立意,眼界,则必须从经典文化中汲取营养。

首先声明,这是一家之见。第一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些一些思路、一些体会,算是一个参考,各取所需。第二句话,叫“信能为入,智能国度”,就学习而言“信为道德功源母”,相信是第一步,没有相信,就不可能存在入门。

智能为度,通俗来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需要依据自己的根性,灵慧、勤奋,才能通达明了。

第一个问题,是读经的三个阶段。

有家长经常问,为什么要读经,读经有什么好处。或者会说:我家孩子字都认不全,读不通。或者说:我家孩子千字文百家姓里的字都认识了,是不是不需要读了,等等。

这需要我们大致来搞清读经的几个阶段。

个人认为,看孩子岁数大小以及领悟能力及兴趣程度等不同情况,读经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读书认字。这一般多指学龄前到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在认字识词。这个时候孩子在诵读中,家长要重点考察孩子的读字认字的准确性。最宜指读(用手指着,一字一句,逐字渐读),做到眼、口、心三者,随指(手指)而到,三合为一。对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经典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强求。

特别是,有一些妈妈会过多的依赖于音频。这一阶段目的是认字识字,认字识词,需要看,而不是听。音频只能是辅助,而不是主导。不要乾坤颠倒。要知道,古人过去根本就不具备音频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读书有成。

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在小学以前,记忆力是最为发达的时候,读经,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间。《学记》里讲,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学习,要禁于未发。就好象是种树一样,在树没有发芽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学记》还讲: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发芽之前没重视,发芽之后也没重视,等到快长成树了,再来施肥,打药,浇水,则事倍功半,虽勤苦而功难成。所以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大好时光。

“经典的意思,要不要和孩子讲?”这个问题,想来就有了答案。要不要讲,关键看孩子在哪个阶段,如果字还不认识,那就以认字为主。如果孩子的识字量可以了,经典里的字大体认识了,见过了不少“猪”了,那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二是断文释意。一般是指在三年级到六年级。随着孩子认字能力越来越高,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后。这个时候的重点,可以转换到对经典语言的解释上来。对于这一个阶段的孩子,讲孩子能理解的意思,让她把句子读顺是必要的。这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平时上课讲的,扶上马,送一程。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讲解意思,也一定要在熟读的前提下。没有这个前提,讲解的意义不大。最近我们在群里讲《乱说琼林》,主要的对象,是家长。换句话来说,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储备。对于孩子来说,还是让他们以诵读为主。

对于孩子学习经典,不要迷信那种“理解了意思会有益于他们背诵”的说法。上周看的报纸,这一周记得的人没几个。上个月听过的新闻,今天能记住的没几个。去年读的书,现在记住的也没几个。当初,不能说看的时候听的时候读的时候没理解。

要知道,孩子们吃饭吃菜,并不需要讲解饭菜里有什么营养品,只要吃了,必定就会消化吸收。读诵经典,非必讲意思不可,只要读了,必定也能消化吸收。人的大脑、思维,非常复杂,如果按常人的推理来认为“理解了意思会有益于背诵”,这是智障。

什么叫经典的书?经典的书。就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而不是在马桶盖上读的书,在马桶盖上读的书,那是娱乐与消遣。这个时间过了,就是第三个阶段。

三是领悟境界。如果对经典的大致意思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深意的领悟上 。比如“欲速则不达”。句意是讲求快了,就达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长之意。很多人读到这个欲速则不达了,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呢,是不是停下来了呢?这样理解还是不到家,更深的意思是是坚持,是恒心。要讲耕耘,不求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再进一步来说,即为慢就是快的道理。慢慢的做,容易坚持下来,一快了,就容易累,一累了就容易歇,一歇了就容易停。一停下来,就前功尽弃。

读经,要讲欲速则不达,并不只是浅显的快了不好,而是要体会到坚持,守恒,不懈。

领悟阶段,是举一而反三、由此而及彼、触类而旁通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阶段,还可以说是一经通,诸经通的阶段。

说一个实例。以前,在群里讲《孟子》。有一位朋友就让孩子跟着学,一天半个小时,把孩子搞的除了恨孟子之外还恨我,恨我为什么要讲孟子!因为我讲了孟子之后,妈妈就逼着他学孟子。

这位妈妈把困惑告诉了我,我就跟这位妈妈讲,一天十分钟、五分钟就行。重在坚持。结果妈妈听话,回头照做,什么要求也没有,也不要求记,也不要求背,每天十分钟,孩子学得轻松,每天听孟子听得哈哈大笑,每一次都还要求妈妈多讲一点。

大约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妈妈和孩子都吓了一跳,为什么?因为打印出来的讲义就一百多页,全部开开心心轻轻松松讲完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需要我们去领悟。大道致简,其实,学习经典,不要纠结在开始学习哪一本,顺序是什么,有什么方法。最简单最实用,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坚持。读经也好,学习也好,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每天十分钟、五分钟,都可以,重要的是坚持。

在您所有的方法、技巧、捷径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或是对自己提一个要求,那就是,能否先做到了坚持。俗话说,熟能生巧,熟的前提是坚持不懈,熟的结果是生巧。巧是什么?巧才是技巧、捷径。没有坚持,不能有熟,没有熟,谈不上什么技巧、捷径。

说得务实一点,现在国学热,大家头脑不能热,不能把国学当饭吃。看到大家去抢盐,我们也跟着抢,这是头脑过热。同样的,看到别人学国学,自己也头脑不清。

当然,这三个阶段,是一条主线。切分这三个阶段是为了让大家理清学习的线路。就具体的实践而言,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差、互为补充的。不是整齐划一、一刀切下的。

比如说,认字识词阶段,也可以做一些讲解。所以更要求家长们提前准备,早早储备。教育,绝不是放任自流。“养不教,父之过”,说明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作为妈妈、家长,我们的任务是俯下身、弯下腰,听孩子的声音,说孩子听得懂的话。成为孩子们有力的坚强的后盾。

【之二】


第二个问题:经典要不要背?

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很早背过的英文单词,现在都记不得了。背过了吗,记下了吗?背过了,也记下了,可是最终还是全忘了。同理,我们过去读高中,也背过不少古文,但基本上也是背过了,用不了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反过来,我们都背过乘法口诀,(成年人)上过学而乘法口诀背不下来的人可能非常稀有。为什么?

私认为,背不是过程,是结果。过程是什么呢?是多读、熟读、常读、长读。这个过程重视了,背住是不成问题的。而我们常犯的错误在于,把结果当成过程,把背当成了学习的手段。

反思一下,当前我们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从根本上完全忽视教育的客观规律与常识。

如果一味强调让孩子背,孩子压力大,在短期内记下了,但时间一久又忘了。欲速则不达,重在恒心。每天如乌龟一样慢慢的爬,比小兔子刺溜一下子跑几百米更有效!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背过不少的课文?现在记得的、还能背出来的有几篇?差不多全丢了。现在让孩子来走自己过去的老路,这是不是可以说叫穿新鞋走老路?是不是可以叫孩子穿小鞋还要走过去的泥泞路?所以,背不是重要的指标。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数量。读十遍就会背了,不如读一百遍还不会背。有一个常见的心态:说什么东西会背了,常常是把孩子当炫耀的题材。

一定不要对孩子要求背,要求背的结果是孩子压力巨大。记忆的特点是什么?是在轻松安定愉快的状态下最有效!古人们读书时为什么会情不自禁的摇头晃脑?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愁着眉、苦着脸,边上还有一个怒目圆睁的老妈在督阵,这哪是读书?这简值就是上前线!

读,轻松的读,放松的读,跟乘法口诀一样,次数够了。水到渠成,背的结果自然就实现了。

读经典不是在学功夫,而是在练功夫。不是说背不重要,而是说,不要把这个结果看得很重要。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各有差别,如果突出“背”字,有的孩子会在相对短的时候内背下来,背下来之后又怎么样呢?

有一些妈妈经常反映说,自己的孩子小的时候唐诗也会背了,三字经也会背了,但现在怎么就忘了呢?原因很简单,以背为导向的结果,就是短期的瞬时的记忆,这个记忆是不可靠的。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在很多人看来,孩子背会了,大功告成了,就改可以学别的了。这就是《学记》中指出的问题:或失则多。贪多嚼不烂,

所以讲,“会背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放弃。当一个孩子会背某种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要去学习新的了,当把新的东西又会背的时候,一回头,以前背过的东西全忘了。结果呢?生气的是自己,挨骂的是孩子。我们这样理性地来看国学,才是务实的态度。

举个例子,学太极拳,有的学得快,照猫画虎两个星期就能学会;有的人也许学半年,才学会,但是他天天练。最后的结果呢?先学会功夫的,一定不如天天练的人功夫好。又比如学车,在驾校的时候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慢。一般而言,不管年少、年长,是男、是女,只要练够了时间,总是会拿到驾照的。但提前拿到驾照的,其水平就高于延后拿到驾照的吗?不尽然。真正体现水平的,不是拿驾照的先后,而是公里数。一个人开车的公里数,才是决定一个人驾驶技术的最重要指标。

再譬如学游泳,学会很容易,报个短期班,一般孩子十多天就会游了。而比较专业的运动员,他们为什么专业?是因为一个动作,简单地练、重复地练。学经典也是一样,不要在意多少天就会背了,这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如果只是背会了就放下了,以后不管了,最终孩子还是会忘掉大部份的。

结论是:一个孩子读了十次就会背,这种效果,不如一个孩子,读了五十次还没有背下来的效果好。因为,功夫就是功夫,功夫是一次一次累加练出来的,不是突击练出来的。读经,重要的是过程、是次数,而不是背下来的结果。我们要求孩子,不是看谁能马上背下来,而是要看,谁读的次数多了,谁坚持到底了,谁的功力就是最强。

经典,不是学功夫,是在练功夫。功夫,不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练是什么意思?练就是反复学习、多次操作(有不中断之意),然后象彩练一样形成长长的带子,这就是收获。

我们常说“读经千遍,其意自现”。是讲“读”经千遍,不是讲“背”经十遍。所以,你忘掉了“背”字,孩子轻松了,你也轻松了,就不会把经典当饭吃了。有些人、有些机构,讲孩子要背多少经典,要怎么背。人家那是当饭吃,你又不是当饭吃,对不对?当饭吃的,当然要在十岁前背N个经典,你又不当饭吃,讲这些“背”干嘛?我们我们不讲背,讲读,这样就务实了,就轻松了,就可以喘口气了。


【之三】


第三个问题,读经典的好处。

佛家讲:一切法,皆是佛法。《论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个“法”是不是佛法,要看用这个“法”的人。这个“道”是不是大道,要看用这个道的人。钱好不好?钱本身不存在好与坏。经典好不好?经典本身也不存在好与坏。钱,用的人不好,钱就是祸;用的人好,钱就是福。同样道理,经典如是。

盗亦有道,是《庄子》里的一句话。想一想大盗、大土匪都是讲道的,但这个道到了盗手里就是坏道了。大的土匪头子比你一般人更讲仁、义、礼、智、信。他讲了这个“道”,所以才会有一帮小喽罗听他的。

所以我们讲经典有什么好处,是建议在学的人、用的人这个基础上,而不是经典本身有什么好与不好。经典本身,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这是看问题的方法、原则。是好是坏,就看我们怎么用、怎么学、怎么体会。

常有妈妈问“我的孩子应学什么经典好啊?”本身来讲没有什么好不好的,都可以学。不学《三字经》学《千字文》也可以,不学《声律启蒙》学《幼学琼林》也可以,不要在这个方面去纠结。有个开始,比怎么开始更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切以孩子乐意、有兴趣为前提。不要看别人捧着《三字经》你也捧着,不要看别人读《易经》了,你也马上去弄本《易经》,这是盲从。更甚者,是攀比,看到别的孩子读了四五部经了,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读六七部。看到别的孩子读七八部了,恨不自得自己的孩子读九十部。人比人,气死人。好好的孩子,让您比着比着,就成了笨蛋了。



之四


在以上大原则下来讲经典的好处:

一、强化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过去上过私塾的老辈们,写东西都是非常有功底的——不写一字空,就是缘于对文字的深入理解。讲作文的时候,特别讲了对称,特别讲了《笠翁对韵》,重要性在于让孩子去理解文字。对称是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诗经》是这样的,《诸子百家》也是这样的。来看看《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三段是对称的。

再来看看《诸子百家》,以《老子》为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是对称的。

再来看《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这是对称的句。

再以《汉赋》为例,来看王勃的《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是不是看到了对称?

再看唐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

看宋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元曲,就举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是不是也是对称?

明清小说,就看章回的题目,以《三国演义》为例: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是不是感受到对称了?

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了语言的节奏。

来看现在适合孩子学的东西,先说《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是不是对称?

来看《幼学琼林》:“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是不是看到对称了?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字文》、《幼学琼林》、《三字经》、《弟子规》等等,相当于过去小学的课本,里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称,适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词与词的对称,就叫对称词;句与句的对称,就叫对称句。

对于文字的理解,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的启蒙篇还有基础篇中,讲的最多。特别要强调的是,什么叫有底蕴的文字。中国的汉字、语言,是音、形、意的结合,写出来的东西,要听之有音,看之有形,品之有意。这才是有底蕴的。我们在读古文中----包括唐诗宋词,无论是听,还是看,或者是想,都充满了无尽的意趣。作文要想达到更高的水平,没有古文的功底,没有经典的熏习,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好处是培养对人文历史的见识。

不少朋友知道《千字文》的来历。讲的就是一个大臣,叫周兴嗣。皇帝看不上他、恨他,就要害死他,于是出了一道题,要求写一个论文(当作小皇子们的语文教材),把几千年的历史讲出来,不带重字。于是这个作者就一夜之间写了出来,一夜之间黑头发全变白了。这就是《千字文》的来历。其中的内容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三字经》,就更不用多讲了,是中国历史的简明纲要。熟记《三字经》,受用一生。

最近我们在讲《幼学琼林》,认真学习的妈妈们可能也体会到了其中的博大精深,丰富多样。《幼学琼林》最早的名字叫《幼学须知》,相当于一本小学生的语文教材。通常认为,编著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字允升)。清朝嘉靖年间,大学者、大书法家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正式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全书共分四卷三十三章。信息量很大,包括天文、地理、历史、人伦、服饰、饮食、生死、花木、鸟兽等等,可以说是一个百科全书。通过《琼林》这本书,应看到,语文的涉及应是相当广泛的,它需要文字,但不限于文字,它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人伦等等。

《琼林》的价值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通俗来说,就是吹牛侃大山都能吹得、侃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书中还有无数的成语、典故、警句、格言,都可以通过学习,起到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我们在学习琼林中学到的祝融、河伯,海若,等等,在古词古文中,大量存在。如果不懂这些,要理解起来怕是有些困难的。


第三个好处是表达能力的锻炼。可分解成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什么叫口吐兰香?在讲作文的时候讲过,好的作文一定要谈古论今。不是说往嘴里喷一点香水叫口吐兰香,说话办事光是大白话不行,全是口水话也不行。

有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朱元璋刚上台当了皇帝,也是有大学问的。通常来讲,他是一个大老粗,但这个大老粗不是真粗,为了喜庆,他就要求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在门口挂桃符(这是春联的前身),但是这个桃符很贵,一般人家买不起。

王安石写过一首诗叫《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明朝前没有春联只有桃符,后来朱元璋就下令用红纸代替,才有了现在的春联。为了检查他的命令是不是落实,他就微服私访,到了一家屠夫门口看到没有对联,就问为什么不贴?回答说自己没什么文化不识字也不会写字,更没有钱请人写。于是朱元璋老板就提笔给这屠夫写了一幅对联,这个屠夫是专做猪的阉割专业的。所以这个对联是这样写的:“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把一个阉割专业写的如此大气,如此磅礴,可能唯有元璋皇帝一人了吧。

《论语》中讲“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要文质彬彬才为君子,通俗地讲,一个再粗的人也要有点文化,一个再有文化的人,也需要有些质朴。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被窝里放屁——能闻能捂(能文能武)的人,不学点国学怕是不成吧?

第四个好处培养孩子的气质。此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选媳妇、选女婿的标准越来越高了,有钱、有车、有房还不行,还要有文化、有气质,还要是帅锅、靓妹,没有点气质,怎么在江湖上混。在江湖上混,除了要学会出口成脏之外,也得有一点出口成章的气质吧?

第五点好处,通达处事为人的道理。知道如何处下如何达上。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最高的学问。

这也是“资治通鉴”的意思,读书让人聪明、生慧。有这些聪明智慧的作用是什么?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人事都不知,鸟事怎么可能明白呢?可以说,这是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以前,我们讲过《孙权劝学》,如果把经典当成是解经博士,那就是狗屁博士,如果这样来读经,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了”。大家有空学一学《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读了就明白,读了书,为什么可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就是两个,一是世事,一是人情。世事,是对事情的看法,人情,就是对人的看法。简称人情事故。人情事故,再简练,就是“人事”二字。组织部门人事部门考察干部说来说去无非也是两个方面:做事情怎么样,人的品格怎么样。待人接物,处事为人的智慧,要让孩子们从经典中吸取。

六、培养孩子道德的基础。未来社会更需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德在才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认为,一个最好的人才,需要德才兼备,其次是德高于才,再次是才高于德,最下是无才无德。易经中讲,蒙以养正。这个正从哪里来?从孩子小时候的启蒙培养教育熏习中来。

七、会让孩子有大心胸、大格局、大境界——为未来做大事业奠定基础。从古到今,能为上将、大帅者,都是有格局的,能闻能捂的(能文能武)。没有大格局,只会舞枪弄棒的,最多是个先锋,比如说,张飞最开心的是什么?就是孔明先生说:“哎呀呀,想不到翼德先生也有文化,懂得兵法了啊。”这是张飞最高兴的事。

八、让孩子在先辈的圣言中达到智慧和般若的殊胜——也就是明心见性。关于明心见性,就不展开了。算是列个提纲。

总之,学习经典,其利益是无量的。正因为无量,所以当我们问学习经典有什么好处时,我们就陷入一个狭隘的误区或是陷阱里。

读经典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且不说孩子从经典的文字中获得了多少养份,就单从坚持这个品格中,孩子就受益无尽。我给孩子们的签名中,最爱签、也最认为有力的一句话是:能让你跑得更远的,是意志;能让你看得更远的,是格局。希望你在经典文化的熏习中磨砺意志,拓展格局。成为非常优秀的人。


【之五】


前面,讲到了经典是功夫,是练的。练这个功夫, 就要把简单的事重复做。换句话来讲,这也是平时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从开始讲课一直到现在,其实就讲了几个字,一个是“有如初心习”,二是 “制心一处”。我们有很多的妈妈在坚持,一直支持到现在,有的坚持了四五年之久。相当不容易。有了大家的坚持,也才有了我们的坚持;有了大家的制心一处,也才有了我们这个群的制心一处。学习经典也是如此,要制心一处。

制心一处,不是说猴子越多越好,不是说要了包谷不要西瓜的猴子越多越好。并不是说打鱼的渔民越多越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渔民,要越少越好。学经典也是这个态度,制心一处。所以,有朋友问:“学哪个经典好?”从大处讲,哪个都可以,只要你制心一处坚持下去,都能学好。

第二,要讲怎么叫学有所得?有的朋友就会回答:老师,你讲得真好!老师,你讲得真棒!说实在话,夸课讲得好,非老夫所愿。因为你在说老师讲得好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学到啊,张飞最喜欢的事就是诸葛亮说:“张飞先生,你也有文化,懂兵法了啊。”这是张飞先生喜欢听的。我们最喜欢听到的事,就是大家有所得、有所悟,因为这才是你学到的东西。

学有所用与“术”字有关。过去,古代,一般讲的是学术,不是讲学问;在过去讲的是道术,不是讲道学;讲的是儒术,不是讲儒学。

韩愈的《师说》里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个“术”,很有讲究。当年孙膑、庞娟还有苏秦、张仪,跟鬼谷子学,都是在学“术”,不是在学学问。现在讲的技术,就有了这个“术”的意思。还有一句话叫“外用儒术,内用黄老”,为什么不讲外用儒学或是儒家呢?这里有什么区别?术与学的区别就在于,术是你自己的,学是别人的。术是知“道”,学是知识。道是学而后用的,学是学而后用来显摆的。来比如说,你是一个物理老师,你会讲电学,但一做试验,你被电着了,这是电学。而一个电工,不会讲电学,但会装电灯,这才叫技术。

所以我们要清楚,学作文而不是搞作文学,是学经典,而不是搞经典学。成功只有两步,第一步是开始,第二步是坚持。不要在方法上、技术上过多的纠结。学起来,动起来,才是正道。学的时间足够,动的时间足够,就如《卖油翁》里所讲的,唯手熟尔。熟方能生巧。没有熟,讲多少巧门都是无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