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发展】“互联网+”起风了 企业该如何展翅?

 haosunzhe 2015-04-15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拥抱互联网的热情空前。不过,拥抱不应只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需要产生化学反应。融合的过程注定是曲折的。
  首都机场打造“互联网+”出行、阿里和蚂蚁联手微博升级“互联网+”战略、传统物流行业拥抱“互联网+”战略……自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之后,“互联网+”概念可谓“火得一塌糊涂”,用一些行业人士的夸张话来说:在这个风口,猪也能飞。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简而言之,“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某某传统行业=互联网某某行业”。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拥抱互联网的热情空前。不过,拥抱不应只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需要产生化学反应。融合的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出于规范彩票销售的考虑,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制止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的公告》,叫停了所有通过互联网形式销售彩票的行为;出于安全、健康方面的考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自今未开放网上售药权;由于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和自身发展的不成熟,网络P2P平台跑路现象频出。


  “互联网+”并非对所有行业都是绝对的“福音”。互联网的低成本、便捷、高效,对传统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有的冲击甚至威胁到了传统企业的根本。


  “互联网+”,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加的是实体经济新的创新力和新的生产力,加的是生产流程再造和价值链重组。“互联网+”对传统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但它的反噬作用同样也不容忽视。


  对此,传统企业在拥抱互联网时首先要正确认识互联网。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相关行业规则已经形成,作为新入局者,传统企业必须适应新“玩法”,适应角色由规则制定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首先,要充分认知自己。传统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些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因为互联网本末倒置,拥抱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扩大原有优势,而不是弱化和放弃。


其次,要充分认知大环境。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讲拥抱互联网,如何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所有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在你我都布局互联网的情况下,企业的整体实力可能提升了,但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竞争力仍在原地踏步。


  最后,要有壮士断腕的拥抱决心。这个决心中既有蛮劲,也有巧劲。互联网快速、便捷的特性,要求企业对原有的组织架构、生产架构、销售架构等要素进行大面积换代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短时间内企业可能会牺牲一些利益,需要企业有长远发展眼光。在摸索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需要企业大胆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