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泰观音桥

 FZBT88 2015-04-15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野人户外俱乐部”在福州户外界声名显赫。俱乐部于1998年福建省登山运动俱乐部成立后不久,由时年已经50岁的野人老师创建。很快,俱乐部就崭露头角,成为福州大众户外探险的佼佼者和户外活动组织的知名平台。

在野人与老一辈队友的努力下,寻访村民、猎人、樵夫,仅凭一张地图和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探路实践,足迹几乎遍及福州周边的山山水水。野人老师绘制出的“十八重溪登山线路大全”、“福州马尾亭江地区溯溪线路”、“溪源宫登山线路总汇”“闽侯竹岐天台山系列登山线路”等系列登山路线图及大量的研究文字,从登山线路的绘制、总结到户外救生、野猪夹、蛇伤等意外伤害的救治、安全防范措施等,几乎囊括了户外活动的每个细节。野人老师与队友们的努力,为后来者留下了许多翔实无误的实战记录和宝贵的经验,也为福州大众户外探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依据。(时至今日,野人老师绘制的地图和资料,依然是后来的登山、组织者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在没有GPS、谷歌地图等辅助工具的年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福州野人户外俱乐部依然坚持“每周登山、积极探路”的宗旨,不为名声所累,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福州的山水之间耕耘出一条条新的运动轨迹。

福州野人队分一队、二队,这是一支几乎被神化的队伍。队伍中强者林立,以只招收资深驴友、纪律严格、行进速度快、活动线路几乎不重复著称。因为严格的筛选制度,给福州野人户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令福州户外界许多新人望而却步,没有十分的把握和实力,绝对不敢贸然报名加入。

不久前的宫洞山之旅,认识了福州游民户外领队游民,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报名参加了福州野人一队“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过了一把跟随王牌户外运动队伍翻山越岭的瘾。

行程的起点:永泰县赤鲤村观音桥。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冬末春初,天气寒冷,景色却依然美丽。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小熊溪水很少,许多地方只是干沟。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干涸的瀑布下,一个长期水流冲刷形成的孔洞,默默地等待水流的回归和滋润。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这是此次行程中唯一的一个难点。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山坡上布满了碎石。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群山环抱的峡谷。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上山和下山过程中,有几处山体几乎是垂直的,并伴有松土和落石,行进较为艰难。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下到一条机耕道,队伍继续行进。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队伍在接近山顶的一处工棚处吃饭、休息,一根细细的管道为我们提供水源。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上图)午休后队伍继续前进,山谷与右上方的机耕道平行。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队伍穿过茂密的茅草丛。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十八重溪第七重的上方入口。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七重溪人迹罕至,保持着自生自灭的原始生态。这棵倒伏已久的大树,根部紧抱着一块石头,依旧顽强地生长着。巨大的根茎如人体强壮的躯干和大腿的雕塑,在幽静的深山中默默地抗争。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头顶上的山峰,粗犷、雄壮。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队伍穿行于密林之中。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世称活化石——桫椤。在山中时常遇到,唯有这次从树下走过,第一次用手触摸,感受远古的气息和生命的顽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一路走来,可拍的景色不多,没有耽误太多时间。后半程也是我的强项,已经听不到落在后面几个队友的脚步声。幽静的密林中,独自享受那片宁静,非常惬意。满手泥污,不想惊扰溪水的清澈,我像野兽一样爬在地上,伸长脖子喝了几口甘醇的溪水后,在身边的岩石上坐下,尽情享受林间清新的空气和宁静。没过多久,(上图)一阵谨慎而轻微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枯树后面不远处,灌林枝叶摇弋,枯枝败叶的断裂和粉碎声渐渐近了,随之而来的是小兽轻轻地啮咬根茎和咀嚼声。我坐在它的对面,大气不敢出,唯恐打破这一刻的平衡与和谐。整整20分钟,感觉好美好美。直至后面的队友赶到,匆匆的脚步声彻底地摧毁了这次美丽的邂逅。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过了这个洞口,踏上一条石板小路就进入了十八重溪景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从景区的指路牌到上图的瀑布仅十分钟路程,瀑布上方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夏天露营、情人幽会、朋友小聚,再也没有一个比这更合适更好的地方了。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45帧)图文:蔡闽建
后记: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全程中等速度约7小时,强度中等。上山与下山上1/3路段碎石较多,行走时须谨慎。七重溪下溯过程中,几乎没有分支。溪内户外活动痕迹明显,迷路的可能性极小。

鸣谢:永泰观音桥—小熊溪—十八重溪第七重穿越之旅,跟随福州野人户外俱乐部一队领队阿宇及游民等20多位驴友一路同行,承蒙关心与照顾,顺利走完全程,谨此一并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