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包相似度达90﹪,看你身边姑娘是不是在装?

 昵称72964 2015-04-15


内容来自:FWMA联盟成员“FashionRadio


今天这篇做图花了好久,查包包的名字又花了好久,不过最后logo还是挡住了一些字……(叹气!)没时间重新做了,看不清的再来问我吧~


最近逛街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包包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其实包包的造型不算太多,想要每一集推陈出新也是挺难的,尤其很多二三线品牌和快速时尚没有在设计这一环节充分投入,所以各品牌的设计师总是打着互相借鉴的旗号,悄悄地抄袭对方。


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了12款相似程度高达90%的包包,你会选哪款呢?


Fendi的Peekaboo可谓是当红的It bag,在近期的时装周街拍中出镜率极高。而Coach这款名为Gramercy的包包,除了包口处金属扣的形状不一样之外,乍看之下基本找不出不同点。


要说抄得大胆抄得没节操那当属Michael Kors,把人家Neverfull的LV logo全部换成自己的就好啦!而且不仅有老花款,棋盘格也是一毛一样呢!


Michael Kors的当家招牌包是这款Selma,不少姑娘都有一只吧?不过曾被诟病抄袭Valentino的柳钉包,这个略委屈,毕竟形状、材质都有区别,柳钉也是反着的嘛!


Michael Kors本人曾经在Celine中担任过创意总监,1999年获得CFDA年度女装最佳设计师大奖,并在2010年获得CFDA终身成就奖。所以你说,他是不是受Celine的影响太深,以至于将风格带到了自己的品牌呢?

Lockit是LV在2014年推出的新it bag,它有着憨萌的外形,优美的曲线,又超级能装,很多好莱坞女明星如Jessica Alba、塞隆、Karlie Kloss等都爱它。紧接着,2015年春季Michael Kors就推出了这款相似度极高的Riley。。。

Saint Laurent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品牌,设计简洁又chic,这款Sac De Jour因为侧面是风琴形状,又被称为“风琴包”。近期Kardashian一家出来复活节大聚餐,几个人全都背的是小号Sac De Jour. 这款MK的包左看右看脱离不了风琴包的影子,除了比例做得没有原版那么顺眼吧!

数完MK,再来看看近几年蹿红的Rebecca Minkoff。2005年,Rebecca因为推出了一款Morning After Bag在纽约时尚圈中蹿红,随后推出的Morning After Clutch在《Gossip Girl》中也有出现。这两款都是设计很好且实用性高的包包!但去年推出的Love就一直被说太像Chanel,大概双C令人印象太深刻,之后所有的菱格链条包都很难脱离香奈儿的影子。

Antigona也是如雷贯耳的大牌手袋,有很长一段时间,Miranda Kerr上街只拿Antigona,基本上把它当妈咪包来用。梯形加三角的形状简洁、实用、百搭,Rebecca Minkoff这只perry看上去就像它的小姐妹。

下面来到Kate Spade专区。Kate spade的设计变化多样、个性鲜明,什么水壶、花盆、青蛙、蜗牛……没有他们想不到的包!但在中规中矩做包这方面,还是要借鉴一下大牌的。这只Magnolla翅膀比秋千包小了不少,盖子又比秋千包长一点,但除此之外,整体形状都非常相似。

如果不写上名字,这两个包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吧?!甚至Kate Spade改良得还更好看一点,利落帅气的线条,Kate Spade还为这款包增加了很多温柔的配色,真是抄的深得其精髓!



Gold Coast系列软皮菱格配搭金属链,全都是dior的招牌啊。不过价格却很亲民,如果说觉得买个Chanel或Dior会不舍得背得话,倒是个很好地替代品,菱格链条包怎么买都不会出错的!



受上世纪30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影响,LV推出的Alma成为最具巴黎风情的经典款式之一,又被大家称为“贝壳包”。目前贝壳包已经发展成这种具有优雅弧度的包包的统称了。Kate Spade推出的贝壳包,比LV的略方一点,算是对Alma的致敬吧。


写了这么多,相类似的款式还是不胜枚举。有人鄙视抄袭,又有人觉得二三线品牌更接地气更好下手。我的意见是,“借鉴”是有度的,如果拿着一个明显抄袭的包包,万一和别人拿原版的“撞包”了,该有多尴尬啊!所以看了上面这些图片,大家也明白了,之后买包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选择太相似的款式,大牌还是二三线,在各自经济允许范围内买适合自己的就好。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内容不得盗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