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龙凤冈 2015-04-16
 本帖最后由 踏雪无痕 于 2014-5-31 17:15 编辑

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脑卒中诊断思路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中脑梗死按病因分为大动脉、小血管和心源性脑梗死。
  脑卒中诊断流程 完整流程为:①评估和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得到病史和体征资料,并根据脑卒中量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②脑部与血管病变检查;③实验室及影像检查;④诊断;⑤病因分型。具体诊治流程见右图。
  院前卒中识别 全科医生正确的院前识别至关重要。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卒中: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④双眼向一侧凝视;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⑥眩晕伴呕吐;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或呕吐;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缺血性脑卒中分型 依据TOAST分型,可将其分为5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颈动脉闭塞或狭窄≥动脉横断面的50%)、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影像学检查有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最大直径<1.5 cm的卒中病灶)、其他原因所致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其中LAA、CE及SAA是临床常见类型,应引起重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为: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④排除非脑血管性脑部病变;⑤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①~④同时满足为可能缺血性卒中,①~⑤同时满足为肯定的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要点为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抗凝和神经保护。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一级预防 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主动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炎症和感染)。其重点在社区。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可降低卒中再发危险并减轻残疾程度。首次卒中后6个月内是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故在卒中首发后有必要尽早开展二级预防。
  目前,卒中二级预防现状严峻,还有1/4卒中患者未用抗血小板药。从患者角度来看,卒中患者未使用抗血小板、降压、降糖及调节血脂药的首因是医生未建议给药,故医生在二级预防中起主导作用。
  在脑卒中的多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脂代谢异常为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因此,降压、降脂(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药物成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
  血压管理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建议进行抗高血压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其他血管事件复发风险。降压目标一般为≤140/90 mmHg,理想目标为≤130/80 mmHg。降压治疗为预防脑卒中和TIA复发带来的益处主要来自于减压本身。建议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
  糖尿病 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但血糖过低可能对高危2型糖尿病造成危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的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降压药建议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并联合他汀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脂代谢异常 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药物, LDL-C目标值为<2.59 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30%~40%。
  伴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吸烟和脑动脉硬化)者若LDL-C>2.07 mmol/L,应将LDL-C 降至2.07 mmol/L或使LDL-C 下降幅度>40%。
  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者,建议的降脂目标亦为将LDL-C降至2.07 mmol/L或使LDL-C 下降幅度>40%。
  他汀药物治疗前和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肝酶及肌酶变化。肝酶>3倍正常上限或肌酶>5倍正常上限时应停药观察,老年患者注意合理配伍并监测不良反应。

关键字:脑卒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