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支柱产业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5-04-16
四川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业

结合四川是中国三大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之一的优势,鼓励大型水电、火电、核电成套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机车车辆,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大型化工成套设备、大型环保成套设备的开发、生产和产品扩散领域的投资。

主要布局:

装备制造产业带:成都-德阳-资阳-自贡-宜宾

航空航天和空管设备产业带:成都-绵阳

重装基地: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重装产业园区:自贡高新产业园区板仓工业集中区、广汉石油钻采产业园

“十二五”规划:

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优势,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加快提升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积极实施重大技术装备“3+9”工程,即着力打造德阳、成都、自贡3大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重型机械及容器、石油天然气钻采输送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施工机械、节能环保设备、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民生用机械设备等9条产业链。围绕国际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以水电、火电、燃气为重点的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开发大型水电机组、大功率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火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组。

以实现产品成套化、性能高端化为突破口,以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与功能模块、基础原材料等为重点,加强系统集成技术、基础配套产品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大力发展发电设备、重型装备、机车车辆设备、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数控机床和石油钻采成套设备等重点产业链,积极开发航空、海洋等领域高端铸锻件产品。

油气化工业


四川是我国三大天然气主产区之一,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达3.6万亿立方米。近期境内勘获的龙岗气田经济可采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预计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田。鼓励围绕天然气开发配套服务及天然气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及新技术的开发转化相配套等领域的投资。

主要布局:

川南化产业带:泸州-自贡

川东北天然气产业集群:达州-南充-广安-遂宁-巴中

石化产业集中发展区:四川彭州工业园区、彭州石化产业基

“十二五”规划:

坚持“基地化、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深入整合产业要素资源,着力在资源开发工艺上进行嫁接,推进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加工深度和产业附加值。突破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现代煤化工和磷硫化工等产业核心技术。推进石化深加工及精细化发展,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橡塑深加工等产业链。调整天然气化工产业结构,发展天然气制取高效复合肥、乙炔、氢氰酸、烯烃等。

加强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推进气盐氟结合,发展化工新材料。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磷硫钛化工。加大工程塑料新品种开发及工程塑料的深加工和应用技术、新型氟硅橡胶开发及有机硅、氯、氟材料应用技术、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的攻关力度,大力发展氟硅材料、聚苯硫醚及纤维、芳纶、聚芳醚醚腈、玄武岩纤维等产品,研究开发碳纤维、聚碳酸酯等产品。

汽车制造业

结合四川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良好资源、市场优势和装备技术存量优势,鼓励发展:

整车——轿车整车生产;中重型载货车、轻型越野车、轿车和高级客车的生产基地或生产线。

零部件——专业制造商,汽车、拖拉机、船用变速箱和万向节的技术设备,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平台。

主要布局:

汽车制造产业带:成都-德阳-绵阳-南充-资阳

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成渝经济走廊(包括南充、达州、泸州、遂宁、广安等地)

“十二五”规划:

强力引入大品牌大企业,推进整车制造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倾力打造整车制造业集群,实现我省汽车制造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群化”目标。围绕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高原、四川南骏、重汽王牌、绵阳华瑞、成都大运、东风南充等整车生产企业,着力推动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和发展。重点开展整车设计、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传动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等关键技术攻关。

全力推动轿车、城市越野、中重轻型载货车、客车、专用车、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等产品结构升级。突破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储能系统、快速充电系统和电子控制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整车、关键零部件产品,加强供应链建设,延伸完善配套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汽车供能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推进CNG、LNG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

能源电力业


四川是国家重要水电产业基地,将进入电站建设高峰期。积极鼓励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核电产业、风能发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

“十二五”规划:

依托丰富的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以提高能源电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供给率为出发点,加大水电梯级开发力度,优先支持流域龙头调峰水电站建设,建成三江七片两线为基本格局的水电基地。加快川东北天然气勘探开采力度和川南、川东、攀西煤炭资源开发整合以及煤气化综合利用建设步伐,大力推进页岩气开发,积极开发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加快分布式能源建设,丰富电力生产结构。按照“适度超前”原则,以跨区域电网通道尤其是西北西南输电网络建设和天然气管道建设为重点,加强与华中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川东北输气管道、华中输气管道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提高电力调度和天然气调配能力

航空航天业


鼓励在大型发动机整机、航空零部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领域的投资及配套。

主要布局:

航空航天和空管产业带:成都-绵阳

“十二五”规划:

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发展航天电子、卫星应用等高技术产业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完善航天产业链。增加航天核心技术储备,强化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航天先进技术的市场转化,培育知名品牌,着力打造国家级军民结合型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重点推进军机、公务机、无人机等整机研制项目,争取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项目,积极参与大中型飞机机头等关键设备产业分工,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产品,大力发展飞控、液压、燃油、电源等航空设备。
钒钛钢铁业


钒钛钢铁产业在四川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川钒钛磁铁矿储量约100亿吨,钒(以五氧化二钒计)的储量近2000万吨,占全国储量的87%,全球储量的12.5%;钛资源(以二氧化钛计)储量约8.7亿吨,占全国储量的94.3%,全球储量的63.5%;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鼓励发展装备配套和产品扩散。

主要布局:

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德阳绵竹新市工业集中区、四川江油工业园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十二五”规划:

以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钒钛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提升技术装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把我省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钛材料和钒钛优质钢铁生产基地

突破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流程、钒清洁生产、氯化法钛白生产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钒钛低微合金深度开发、多元优质钛合金等高档钛材料核心产品,进一步延伸钒钛产品链,提高航空航天、核电风电、高速铁路、汽车、高强度机械等特殊用途含钒钛钢材比例,积极发展多元优质铁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优质不锈钢、高附加值焊接材料及合金产品。
电子信息产业


“十二五”规划:
四川是国家软件基地、数字娱乐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居全国前10位, 中西部地区首位。鼓励发展大尺寸高清晰PDP电视机、 通信及网络芯片产业、消费电子类专用芯片产业、光通信产业、 新一代显示技术产业、数字媒体产业、信息安全产业、机载电子设备产业。

主要布局:

电子信息产业带:成都-绵阳-乐山

数字视听产品及配套产业:绵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川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集成电路产业:成都-乐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川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软件、网络及通信设备产业:成都-绵阳(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川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快推进我省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分工的能力,做实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通信与网络、平板显示与智能视听、计算机及外设、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设备及装备、电子基础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等产业集群。

大力攻关高端软件、芯片设计、系统集成、新型显示、敏感及传感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通信与网络产品、平板显示与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及外设产品、集成电路、信息技术装备与应用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