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 榆钱,甚至整个榆树听母亲讲当年都是救命的,榆钱,榆叶甚至榆树皮都能吃,在我的记忆中这个也的确是美味,相当于春天农家孩子的水果。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令我念念不忘的老朋友。 一、榆钱什么样子 榆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树皮深灰色,粗糙,不规则纵裂。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缘多重锯齿。花两性,早春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紫褐色,聚伞花序簇生。翅果近圆形,顶端有凹缺。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说榆木疙瘩不开窍就是这个树的疙瘩,榆木不容易加工,一般不会取这个做家具,用来烧火的多,这可能也是老天的造化,榆树就是提供备用粮食的。
二、美美地吃榆钱 榆钱对我来讲是小时候的一道美味,怎么吃都好,现在也只能流流口水了。这道美味用现代科学讲是这样子的:每100克榆钱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质3.8克,脂肪1克,膳食纤维1.3克,矿物质3.5克,钙280毫克,磷100毫克,铁22毫克,维生素B1、B2各0.1毫克,烟酸1.4毫克等。榆钱的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 美味的吃法,据我回忆有这么几种: 1.爬上树捋了就直接放嘴里嚼,甜甜的鲜味,原汁原味。
2.当然你也可以跟拌色拉一样,想甜味就甜,想咸味就咸,不过我妈妈没给我们这么做过。 3.煮粥。将葱花或蒜苗炒后加水烧开,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将熟时放入洗净的榆钱继续煮5~8分钟,加适量调料即成。榆钱粥吃起来滑润喷香,味美无穷。我们家一般是玉米粥加这些菜。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吃罢榆钱粥后,就留下了“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4.揣菜馍,就是蒸馒头的时候,把洗好的榆钱和到面里。可以是白面也可以是玉米面,白面还是要正常发面的。前几年这季节回家还能吃上,现在可能是树少了,也可能是没人爬树了,还可能是大家看不上了,我就没得吃了。 5.蒸菜吃:将洗净的榆钱拌上面粉(玉米面白面都行,直接拌干面),可以放点盐,揉匀了,直到不沾在一起为止,直接上笼蒸熟,时间大概5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凉凉了可以调着吃,也可以炒一下吃。这个是我最喜欢的。 6.爱吃饺子的话,你也可以做成馅。将榆钱洗净、切碎,加虾仁、肉或鸡蛋调匀后,包水饺,蒸包子,卷煎饼都可以,味道清鲜爽口。 7.既然是菜当然可以炒菜,做汤。 8.上面的都是嫩榆钱的吃法,等老了落地的时候也可以吃,做好的我记得叫麻盐,就是把干榆钱搓一搓去荚留子,然后在铁锅里上火干炒,炒熟了用擀杖擀,擀碎了,在加一些超好的芝麻,放点盐,当年的美味。 9.当然榆叶也是好东东,也可以做菜馍和蒸菜。这个也得是春天的榆叶,等夏天了就不好吃了,而且叶子上会长东西,因为虫子也觉得好吃。 注:关于蒸菜的做法,可以在网上查“面蒸菜”。 三、描写榆钱的诗词歌赋 唐·施肩吾。《戏咏榆荚》:“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宋·苏轼。《榆》:“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 清·陈维崧。《河传弟九体·榆钱》:“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凄然。江东落絮天。” 历史传说。据《尔雅》记载,榆皮(榆白枌)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嘉佑年中,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榆皮)。 四、榆钱的药性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归经:入肺、脾、心经 药用:《本草拾遗》:“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宝庆本草折衷》:“疗小儿火疮痂庀,及杀诸虫。” 《本草省常》:“养肺益脾,下恶气,利水道,久食令人身轻不饥。” 《山西中草药》:“安神,止带,助消化。” 《全国中草药汇编》:“安神健脾。治神经衰弱。” 用白话说功效是这样的: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羸瘦,烫火伤,疮癣等病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