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存量在金融市场里只是沧海一粟 资产组合是分散风险的趋势

 haosunzhe 2015-04-16


摘要中国互联网金融除了在技术上的突破,也实现了跨地域,跨区域,除了用互联网的手段和风险模型,去找到合适的借款和贷款人之外,在中国的制度是可以给互联网金融带来非常大的生命力。

  4月16日,在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的主办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资与并购大会上,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盘古创富 合伙人兼董事曹征雁、铜板街 CEO何俊等对移动互联网金融展开讨论,认为,P2P存量在金融市场里只是沧海一粟,资产组合是分散风险的趋势。

  君联资本 董事总经理刘泽辉:P2P服务屌丝和年轻一辈,没有被大型金融机构所覆盖

  P2P存量在金融市场里只是沧海一粟

  小微金融或者互联网金融,很难在短期内去颠覆传统金融,中国金融市场90%都是在银行手里面,讲了很多的P2P,虽然是网络上的热门,我们真正的互联网上P2P的存量可能也就是几千个亿,相对而言不如一家支行的资产,因此在中国这么大的金融市场里面只是沧海一粟。手机贷的俞亮也讲到了,服务屌丝和年轻一辈,没有被大型金融机构所覆盖。

  其实在中国互联网金融除了在技术上的突破,也实现了跨地域,跨区域,除了用互联网的手段和风险模型,去找到合适的借款和贷款人之外,在中国的制度是可以给互联网金融带来非常大的生命力。现在互联网+,互联网到了3.0,最早用邮箱,后面用社交和游戏,还有电商,今天互联网真正融入到我们生命每个环节,从早晨起来到睡觉,从生产企业到生活性的企业,互联网金融而言其实是对整个的业态,或者是社会的经济生活的一个横向服务作用,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技术上的突破原理,更重要的还是制度上的问题。

  刚才谈到了系统性的风险,做投资来讲,做企业来讲大家非常关心,大家经常谈到风险,如果大家都担心系统性的风险,做投资的工作就不要去做,大家天天都是在跟风险打交道。风险溢价是来自于你对风险的把控。

  另外一点主要是大家谈到了在中国当今市场环境下,或者今天的生态环境下,我们的信用体系还不成熟,中国的诚信还有待提高,这个时候我们要去做生意,要做互联网金融,打铁还要自身硬,从企业自身的角度,除了从科技手段上去做,还要从资产端的角度去做,我们要避免高风险行业,这是我们接触很多互联网公司现在要去做的,做垂直化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就等同P2P?这是误解!

  P2P在这个市场,或者媒体上炒得比较热,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新闻,给大家一个误解,甚至有的人觉得互联网金融就等同于P2P,其实金融是一个非常宽广的行业,除了银行、证券、保险,还有彩票,很多做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公司,比如说B2B的公司,还有互联网电商的公司,在未来盈利最重要的模式不在于商业的模式,还在于金融服务。我也想问一下在座几位投资人,从你们的角度,对于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当中,下一步金融投资热点在什么地方?

  将来证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最近一段时间经常碰到很多是从传统金融公司准备下海的一些高管,大家看到了一个是证券公司的牌照,可能会放开。另外做新型的支付服务,可能对现在的传统证券公司的替代,可能是一个机会。

  盘古创富 合伙人兼董事曹征雁:各个国家金融业发展水平不一 海外经验不能照搬

  我是盘古创富的曹征雁,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盘古创富的情况,我们是08年成立的一个基金,现在为止已经是经过了七个年头,我们旗下一共有七个基金,有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还有合资人民币基金,重点投的领域一个是互联网,另外一个就是医疗,因为我们也跟中信合作成立了医疗专业基金,也在看移动医疗器械方面的项目。我本人是负责互联网方面的投资,就像专场的题目一样,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大量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的项目过来,我大概数了一下,现在已经投的,或者正要投的项目里面,大概有4、5个都牵扯到这一方面,所以希望在这个专场和各位嘉宾进行一些分享和交流。

  曹征雁:我们是08家的时候是一家日本风投公司的中国业务部,这么多年一直在中国做投资,10年从日本的公司独立出来,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也很习惯比较一下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国的一些行业发展情况。

  我一个事情我印象很深刻,大概13年我们国家P2P刚刚兴起的时候,我印象里面最疯狂的每天都会有一个P2P的项目送到我的邮箱里的,我们就会去查日本有没有P2P类似的项目。结果得出的结论非常惊人的,日本基本上没有P2P的市场,在日本做得最大的P2P公司,网站上面的介绍累计的融资总额是11亿日元,大概1千万美金的样子,基本上不值得一提的数字。既然是在中国有这么大的一个P2P的市场,为什么在发达国家就没有类似的行业爆发情况的出现呢?我们继续分析,发现日本虽然没有P2P的市场,但是有一个很大的消费者金融的市场,比如说他们的金融资产的规模是几千亿美金,主要是面对个人做放贷,真正的玩法跟中国的P2P是比较类似的,唯一的区别(五富士)的资金来源是从机构和债券方面来的。中国的P2P的资金是从个人来的。

  在中国各个国家的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发展的阶段不一样,海外的经验也可能不一定直接能够照搬过来,但是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一个借鉴,互联网金融或者移动互联网,更多是跟机构有一些对接,现在我们看到从互联网上获得资金的话,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小白用户也好,屌丝用户对资金的期待回报是非常高的,10%15%对他们来讲不够刺激。

  花了这么大的一个成本获得的资金,我们在项目方那边是不是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今后这些移动互联网金融也好,跟机构的对接,以及一些金融产品的出现,以及信托类的产品,解决现在大家遇到的存贷差不足够覆盖成本的情况。

  铜板街 CEO何俊:互联网属性和风控兼得?难!

  何俊:今天对于互联网金融认识的人来说,铜板街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我们认识了全国基本上所有的资产当中的合作伙伴高层管理者,我都认识,我也听过各个行业不同的玩法。我还是一个比较悲观,我们今天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金融公司,因为我们重风控,我们重线上,我们最多算一家科技型金融公司,这是第一。

  第二,如果说是纯消费,纯信用的贷款,大家可以想一下未来是腾讯、阿里巴巴的天下,他们的数据是比我们大N倍。就算你今天再牛去做高科技,做风险定价,做数据,你做不过阿里和腾讯,所以我们要活下来,只要他们俩不作为。

  今天要怎么去破这个局,又要保持一个互联网的属性,同时又要把风控做好,这个答案今天还没有。所以我的理解,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包括铜板街,我们没有壁垒,没有壁垒的公司五年八年基本上会消亡很多,这是第一个我的观点。

  第二个,今天也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去建造,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今天所谓中国风险定价,有很多我们是在学习国外的方式,五年十年之后我们会到那一天,就要看中国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基础设施包括征信体系,包括了一些国家是否够开放,包括我们是不是一起跟人民银行打通。今天早上我还在另外一个朋友聊,海啸来的时候,所有的风险定价能力都是浮云。我们到底该从哪边资产去切入,从资产和行业的入手,远远大于风险的模型。什么行业和资产是比较靠谱,第一个是供应链,供应链而言其实是一个实体经济,我们去服务实体经济的弱势群体,我们去帮助一些实体经济能够把资产快速的流动,把商品快速的流动,这是有意义的事情。供应链里面我们最好挑选零售行业,变现很快的大众商品和零售商品,这是我们今年主要要切入的,我们包括小微企业要加速他的资金流动。

  第二点是有实物的抵押物,但是互联网公司干不了,所以我们要创新一种新的方式。

  第三点是消费,如果在信用贷领域里面,消费是一个最好的资产类别,铜板街今年开始我们从行业,从整个大环境去选择资产的方式,加上比较好的系统化风控能力和团队风控能力,去控制资产的安全。

  随手记科技 副总裁&联合创始人焦义刚:有对手不寂寞 还很有意思

  我是随手记的焦义刚,随手科技目前有两个不能知名的APP,一个是随手记,随手记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个人家庭记帐理财的工具型软件,目前在这个领域能够超过60%以上的份额。另外一个APP是信用卡管家,帮助我们用户管理信用卡,怎么样用好信用卡,目前随手记的一个发展势头也比较良好,我们也是昨天发布了B+轮融资的消息。

  实际上各位怎么看待记帐,从我最开始给我们的创始人创业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说目前有能这么大的规模,我们从工具开始做单一个人家庭记帐,后来把记帐做得更加的专注,我们提供场景记帐。现在从工具开始衍生为生活理财的线上社群,目前也算是国内比较大型的一个互联网理财的社群。再加上增加了一些用户,怎么样帮他配置资产,给他一些建议。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目标要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娘家人,帮他管好钱,帮他做好资产的配置和建议,伴随着目前所说的互联网+,或者大数据,能够确确实实让我们的用户也能够享受到这样的一些红利,不仅仅是创业者得到红利,我们的用户也得到红利。奔着这样的目标,也在不断的打造我们的能力。

  至于主持人我们怎么看待我们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家既是竞争对手,也是伙伴,过往一起开创了这样一个领域,也是增加了为中国老百姓怎么样能够管钱,怎么样重视自己的财物,做了很好的教育,而且能够相互的激励、督促和学习,有这样的一个对手并不寂寞,还是比较有意思。

  未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什么都有可能,看有些合作也算是后面资本方的推动,就看坐下来合作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双赢。

  玖富 首席市场官、CMO王志成:信用体系建立之后 消费信贷市场份额会很大

  我是玖富的CMO,我们基本上叫移动互联网金融公司,现在注册用户是将近1100多万,基本上小一千万都是通过移动端购买理财,移动端申请贷款,所以我们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独特一点的粉丝互联网金融的平台。

  信用体系建立之后 消费信贷市场份额会很大

  我自己做传统金融出身的,一直做银行。这么多年银行,大部分的银行做存贷差,活得非常好,银行管理半径是非常大的,另外银行所谓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银行审批流程是非常漫长的,银行只能去求大额的,百万级的,工商银行千万级才是小微,我们做的是以百万级来算,几十万级是城商行在做,在中国这个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客户群体是巨大的,美国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不如中国这么火爆,各大银行或者非金融机构覆盖了不同层级客户情景,都有产品覆盖的不同层级的客户群体,在中国是海量的客户群体,小白也罢,屌丝也罢,这一块是被银行所忽略的,这个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人民银行只有三亿人的贷款数据,中国14个亿人口,还有11亿数据是没有的,怎么样去评估这些小白,贷款给他,这里面是非常讲究的,而且学问是非常大的。中国信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之后,我想中国所谓消费信贷类的市场,要比现在要大得多,可能是现在多少倍的量。去美国买一个家具,家具厂商,还有电器厂商马上可以贷款给你,现在厂商可以直接给你做,你会发现这个市场慢慢细分化,被不同的机构所蚕食,所以中国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一旦中国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这个市场会切得更细,但是份额会更大,对中国GDP会有很大的帮助。

  互联网金融未来会怎样还是未知数

  其实互联网金融这一两年炒得火热的,各个专家都说了自己的观点,未来到底怎么样,这个是未知数,传统银行做这么多年,我们市场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国外。这个市场是快速发展,很多机会都在这个市场中产生,但是哪些机会,我们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些机会都要靠一个测试点去测。玖富做的是什么,一来是想发挥内部的积极性,很多年轻人都想自主创业,又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机会,比如说学生贷,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跟银行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产品设计得非常重的时候,你的客户人群用户界面变得非常复杂,现在有两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以客户群来定位我定位的90后、80后、70后,另外一种定位方式是御用场景,这一块就做票据,这一块就做学生贷款,你要做很多不同的测试和尝试,对于玖富来说我们在做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就是小功能模块,这些东西一旦集合到一起,在一个平台上出现,比如说PC端,或者手机端,PC端和手机端不会太重的。移动界面手机非常小,非常简单,80后和90后,这些人喜欢简单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要去迎合客户不同的需求,然后女人比如说喜欢哪一种界面,男人喜欢哪一种界面,收入高的收入低的喜欢哪一种界面,这些都是我们去探索的,玖富在探索不同的市场,因为明年到底怎么样,我想三五年互联网金融可能会死亡,也许会这样。也许不是这样,你要找不同的测试点,如果测试点十个,死了三个,还有七个活着。

  P2P只是产品之一,手机是一个销售渠道,你可以买基金,可以卖保险,所以我觉得P2P很多公司做得很专的,但是一些P2P是资产业务去开始,就是代销的业务,我觉得P2P很多公司可能明年会加大其他方面的产品投放,包括现在做股票做得很好的,有一些P2P公司开始做,什么热门做什么,实际上做到最后,对客户来说就是一个资产的配置。单独做一个我觉得是不够的。

  启明创投 合伙人吴静:互联网金融移动化:比其它互联网行业更快

  我是来自启明创投,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是专注于中国市场的风险投资基金,我们现在是管理着旗下四只美元基金,三只人民币基金,总共管理的资金规模接近20亿美元,我们主要集中在TMT领域和医疗领域,我们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比较知名成功的案例,我们在供应链金融,在消费信贷,在互联网保险,在移动理财记帐方面。希望跟大家有更多交流互动。

  我正好也是在以前的基金,也是赶集网的投资人,真正最后具体到58、赶集是否合作,很多时候也要尊重行业的发展,还有创始人的想法,投资人这一方面也是一个建议,出主意,很难说了算。

  第二,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市场,而且发展阶段也很早期,是一个很长时间的事情,我相信这个市场上有很大的空间,让很多在这个领域里面创业的公司,以及成长,以及交流学习,一起做,所以我觉得现在谈这些可能还为时过早。

  其实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比中国其他互联网产业发展起来移动化,移动化的大势是09年下半年和10年初,整个互联网行业在往移动化来转,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比较猛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是比较猛的。细的去考察移动金融那些细分领域里面,通过移动的方式,能够更有机会,会考虑到移动的特性在哪里。

  互联网金融解决了传统金融没有办法解决随时的问题,移动互联网解决了随地的问题,因为有随地,就可以解决场景结合的对金融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事情。同时移动端又具备了一些拍照,移动手机拍照可以做实时身份的界定,导致能够把移动互联网的属性最好的细分领域,可能在移动金融方面发展得更好。

  我比较喜欢的领域,我们在理财方面,与手机独特性结合是非常强烈的,能够把手机方面发挥到极致,包括身份验证,或者场景和随时性可以做到极致,20分钟就可以做到借款,其实可以实现一个虚拟化。有可能将来手机取代了信用卡,大家不用带一张实物卡,手机贷他们所做的领域是我非常看好的领域。

  我们除了借贷,包括保险,包括证券,原来在互联网金融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有些是保险行业特有的属性,使得行业都没有起来。手机自己的特有属性到来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些创新型的机会,我觉得完全有可能,通过传统互联网没有得到很创新解决方式的领域,都能得到更多的发展。

  手机贷 CEO俞亮:抓住传统银行未覆盖的“小白用户”

  我们的产品是通过手机移动端,为没有人行记录的客户提供发工资钱的一个小额短期借款,就是为月工资发工资前,满足他们现金周转的需求,通过移动端去获取数据,移动互联网进行收集,分析、采集,最后做风控模型,最后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客户需要周转的资金打到客户的卡里,通过移动的方式,让客户进行还款这样一个整体全流程封闭的在线产品。

  俞亮:传统银行目标客户对资产收入的要求比较高,相对来说银行就把高帅富的好客户抢走了,对于小白客户,从来没有跟银行发生过交易,工资水平比较低,所居住的城市有可能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客户基本上被银行所忽略。银行是国家规定的标准定价,在这个标准定价的线上,如果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定要追求坏账的最低,一定要找好的客户。从定价的角度来讲,使得银行追求金字塔高端的客户,而底层的客户,小白客户是没有被传统银行照顾好,这也是我们存在的一个机会。

  我们对于次银行的客户做一个非常短期小额的借款,尤其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月光比例比较高的,两三个礼拜把一个月的工资花完,我们提供这一方面的服务,可以帮他们支撑到发工资。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还有客户提供的腐蚀,以及和合作伙伴一起共享数据的方式,去采集数据,这些数据拿到以后,有可能是几千个,有可能是几万个,我们挑选其中几百个,甚至加权,成为我们判定客户的依据,通过X变量短的调整和磨合,最后给客户定义一个授信的额度。

  还有反欺诈,把欺诈的客户屏蔽出去。

  富达亚洲 合伙人郑之亮:资产组合是分散风险的趋势

  我是富达亚洲的郑之亮,富达是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管理的基金规模大概是2万多亿美金。富达也有理财的业务,管理的基金也超过了两万多亿美金。

  富达亚洲是富达里面的自有基金,我们在全世界都有风投的基金做投资,由于我们在金融行业里面可以说是有一个比较领导的地位,也经常探讨一些新的模式在全球的发展,我们觉得是在这一方面的投资,我们是更有优势的,把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还有不断的来帮助我们投资的企业,还有寻找新的机会。

  今天我们把互联网金融和信贷业务划等号,无论是理财端也好,还是资产端也好,无论是消费信贷还是行业信贷,理财不仅是固定收益产品,股票产品也是这样的,刚才说系统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分散这个风险,而不是把所有的风险都放在信贷业务上面。现在在活跃的是股票市场,现在很多投资人都把钱移到股票市场,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了也要分散风险,回报率也是非常高的。

  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资产都放在固定收益产品上,你需要给他更多的资产组合概念,资产组合的概念一定是有股票类别,有固定收益类别,也有一些信托的产品作为组合,对投资人来说这才是一个真正分散的风险,来做一个投资的概念。现在是信贷业务,我觉得是互联网金融1.0,我们要看2.0和3.0是怎样样的一个局势,这个股票类别的产品是2.0,资产组合的是3.0,我觉得这个是未来的趋势。

  移动的场景是一个实时的,然后随意的,如果我们再看实时,股票是实时的一种产品。所以在移动端,股票类别和证券类别是实时的。从海外的经验,今天也说到并购的概念,最后买单会是传统公司,就是这些新兴创业的新模式,把它并购下来,富达在美国也经常做这个事情。

  所以我觉得在证券行业里面,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再去创业的,这个是第一块。

  第二块就是随时,余额宝的成功是在于哪些时间有一些闲钱的时候,可以做货币基金的投资,可能收益率会越来越低。P2P的产生,大家认为这个是高回报,低风险,随着这个市场风险大家体会到,实际上不是没有风险。所以我自己的看法,这个产品的证券化,投资的组合让这个风险更分散,让这个投资人更感觉到我可以无忧去做一些投资,同时随意做一个投资的时候,但是这个风险是在可控的范围里面的,所以这个组合不单只是固定收益的产品,还会有一些证券类的产品在一个组合里面,还有就是包括了一些信托产品在里面,我说的信托产品跟国内的信托产品是不一样的,我说的是海外地产固定收益的产品,这些都是有比较稳定的收益,也是比较大的投资类别,所以我觉得这个会是一个市场逐渐走向一个比较成熟的时候,投资人也想到实际上是要分散风险,而不是把所有的风险放在一个篮子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