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1期:揭开“太极膝”的神秘面纱

 tjboyue 2015-04-17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最专业的太极微信平台


作者/苏龙章、王俊法⊙编辑/张宏婉


导读在最近几年的太极拳研究中,有学者提出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疼痛的现象,称之为“太极膝”,这成为影响太极拳推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膝”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因,以及“太极膝”的预防方法进行了质性研究分析,揭开“太极膝”的神秘面纱,以期对“太极膝”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揭开“太极膝”的神秘面纱

——对“太极膝”的质性研究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太极拳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鉴于它在健身防病、防身自卫及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等多方而所起到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和喜爱。但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习练者在传习过程中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现象,而膝关节疼痛尤为突出,本文称之为“太极膝”。这不仅影响太极拳在健身方而的功效,还会使个别习练者有悖初衷以致伤害自己的身体。走进“太极膝”,揭开其神秘而纱,如何科学习练太极拳,预防“太极膝”,减少对膝关节的损伤,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太极膝”的基本概念

对于“太极膝”的概念阐述,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诸多学者专家老师在表达太极拳的膝关节疼痛时,一般情况下采用“膝关节损伤”。[1]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武术专家的访谈研究,对“太极膝”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诊释。

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习练者做顺缠、逆缠、扣膝、挺膝等动作时,当腿部力量不足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大。当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小腿远端固定,膝关节做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动作时,这时若大腿做相反运动,并伸直膝关节,致使两侧半月板向一前一后移动,在股骨与胫骨平台之间发生磨研捻转而致伤,此外当习练者腿部力量不足,并长期练习时,容易造成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疲劳性损伤。这种由于练习者的动作不规范,方向有错误,发力不正确,长时间运动不当、运动过度等因素造成自身膝关节的疼痛与损伤,如半月板损伤,髌骨损伤,韧带损伤等现象,本文统称为“太极膝”。

2对太极拳的误解一“太极膝”

很多太极拳爱好者谈到太极拳时,会对膝关节出现的疼痛问题产生一种误解:“太极膝”,因此练太极拳会损伤膝盖这种观念在不少太极拳习练者中广为流传。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对太极拳的误解。

练太极拳就一定会损伤膝盖吗?我们会得到两种答案:不会和会。不会,是因为得遇明师,依法习练,自然而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会,是因为师不得门,法不得当,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膝盖的损伤。正因如此对于太极拳本身,回答“太极膝”之类的说法,也就总结为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任何运动不当都会造成膝关节损伤,不当的运动自然也会加剧损伤的疼痛[2]。正确的太极拳锻炼不仅不会损伤膝关节,而且还会修复损伤的膝关节并使之康复!太极拳的柔缓较之其他剧烈的运动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太极拳的以腰脊为轴,呼吸的深长匀静,动作的柔缓随和,是运动中耗能小的最佳的有氧运动,不仅能调和气血,亦能起到自身按摩脏腑和关节的作用,极有利于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因此,即便有个别的人因习练太极拳运动不当而造成膝关节疼痛与损伤,亦与太极拳没有必然联系,膝关节疼痛与损伤乃是由于运动不当和运动过度而造成的,并非太极拳之过。

3从太极拳的技术特点看膝关节的作用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支撑身体最重要的关节,各种激烈的运动项目,都有可能造成膝关节的损伤[3]。太极拳运动虽不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经常只有一条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如果腿部力量不足时,膝关节承受身体的压力就会增大,这样在行拳过程中就增大了膝关节损伤的可能性。

1)膝是由关节和关节韧带等周围组织所组成,是胫腓骨与股骨的连接处。在练习太极拳时,膝关节一般处于半蹲位的静力性支撑,此时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股四头肌和周围韧带来维持。

2)打一套传统的太极拳,少则用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在此期间两腿承重力总是相互转换的,全身重量一般要由一支腿负担,同时在重力转换时膝关节的活动量最大。膝关节要随着两腿的运动方向而不停地运转。

3)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柔中寓刚、刚中有柔、似柔非柔、似刚非刚。表面看来不用力,实则每招每式都蕴劲于内,而每一式劲的实施,都要通过下盘从脚到腿及腰及臂、手的动作来完成。而来自下盘的劲力,膝关节在动作过程中所表现的顺缠、逆缠、扣膝、挺膝等动作,无疑都在时刻加大膝关节的承受力。

4)太极拳流派很多,各派太极拳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传统陈氏太极拳保留了很多震脚发力、窜蹦跳跃动作,这些技术动作的完成,需要膝关节韧带和肌腿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4“太极膝”的产生原因

4.1“太极膝”产生的根本原因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骸骨关节而构成,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如图1)。膝关节囊内层的滑膜能产生滑液,起到润滑作用,是膝关节软骨、半月板等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4]。太极拳习练者做顺缠、逆缠、扣膝、挺膝等动作时,当腿部力量不足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大。当膝关节屈曲,处于静力性工作状态,但是在运动过过程中,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单腿,单个膝关节收到的压强也越来越大。随着身体不断左旋或右旋下压,腿部由静力性工作转向动力性工作,股四头肌和两侧肌肉的拉力矩小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逐渐被拉长,做离心收缩运动。而当运动热身不足时,滑膜分泌滑液不足,随着身体重心的不断旋转和下压,长时期的习练,就可能造成骸韧带拉伤和半月板的磨损等。

打太极拳膝盖疼痛,产生“太极膝”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膝盖方向和脚尖方向不一致,形成了夹角。如在演练“左野马分鬃”过程中,上步分手时,左脚跟先着地,随着身体的不断左移,左脚前脚缓慢落地和左膝的不断屈曲,右脚跟若不转动,右膝盖跟右脚尖的方向不一致,形成了夹角。如此长时期的错误习练,就有可能导致膝关节的损伤。

产生“太极膝”的第二个原因是膝盖超出脚尖,形成跪膝。如在演练“白鹤亮翅”时,此时身体由右腿支撑处于半蹲状态,左腿呈虚步姿势。习练者一味的去追求低姿大架,随着重心的不断下压,右膝超过了脚尖,就形成了跪膝[5]。如此长时期的错误习练,也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这两种情形都会导致半月板损伤,骸骨损伤,韧带损伤等进而引起膝盖疼痛。

4.2“太极膝”产生的其他原因

1)老师不专业,或者练拳者不求甚解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谚语如是说。可是老师的不专业笼统的教学,学拳人就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步入了歧途,师不得门,法不得当,结果就容易使学拳人动作不标准,行拳过程中使下膝的骨关节超负荷地运动,也造成了膝关节肿痛,练得越多也就越痛。

2)练拳前的准备活动不足

准备活动时间要比练套路的时间还要长,只有准备活动作充分了,行拳过程中才不容易损伤关节,否则就很容易造成膝关节扭伤。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都未经过这种严格、艰苦的基本训练,每天练拳前,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就开始练拳,高高站着练几套后,身未出汗、筋未抻开、骨未拔开、气血未畅通,收势回家了。这样就容易造成关节损伤,特别是负重大的膝关节,疼痛最明显。如长期下去,会引起骨膜炎、膝关节肿大积水[6]。

3)长时间过量单一练习或不规范不科学练习

习练者动作不规范,技术粗糙,动作幅度一再超越自身的生理承受能力,而膝关节基本运动不全而不到位,使其承受力超负,长时间的运动不当和运动过度,这样很容易导致髌骨软骨病的发生。得了这种病,练拳者会发现自己膝痛、膝软无力。起初练拳时并无明显症状,即使出现酸痛,稍稍放高练拳架式,酸痛就会消失,以后逐渐加重,练拳时痛,甚至上下楼梯、上下汽车也痛,休息后减轻,但恢复大运动量时,症状重复出现并加重。

4)习练者的错误意识

现代太极拳竞赛套路拳架舒展而架大,动作规范而严整,对下盘要求很高。练习者本身下肢肌肉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耐力及控制力方而有所欠缺。而众多习练者为了达到架子的稳固,形成错误的意识。练的是太极拳的外形动作,脑海里却是满满的竞技体育的思维方式,一味的追求低架,并且长时间苦练,久而久之,不科学的习练对膝盖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就造成了膝盖的损伤。

5“太极膝”的预防方法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结构复杂,平时在练功时或不练功时都要注意对膝关节的保护。上文中己提到,产生“太极膝”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膝盖方向和脚尖方向不一致形成了夹角,二是膝盖超出脚尖的跪膝,这两种情形都会导致半月板的磨损和周围韧带的损伤进而引起膝盖疼痛。

基于“太极膝”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找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针对第一种诱因分析得到的预防方法:只要在扣膝时也扣好脚尖,使二者方向转顺一致即可。比如“左右野马分鬃”,行拳过程中,在前脚落地时,后脚跟需要进行转动,来保持膝盖方向与脚尖方向的一致。又比如“左右搂膝拗步”,行拳过程中,在后坐撇脚时,要注意重心的移动和撇脚的角度大小[7]。在转换方向时不要带重心,待方向转好后再将重心转过去,即后坐撇脚,脚尖外摆时这条腿一定是虚腿。也就是强调腰胯旋转时实转之膝不能有丝毫晃动,否则就是转膝,而不是转胯了。而撇脚的最佳角度应当不超过30度,否则前脚和后脚,都会出现膝盖方向和脚尖方向不一致形成夹角的状况,这样长时间训练就会造成对膝盖的损伤。

针对第二种诱因分析得到的预防方法习练起来会稍加困难:弓步中避免跪膝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个注意一下即可解决。但在虚步中则避免不了,尤其练低架时。因此大凡练低架者都或多或少会有膝盖痛的经历。比如“白鹤亮翅”,在行拳中,应当要矫正错误姿势,做虚步定式,屈膝时要注意做到松胯、收胯,动作到位,六合如一,不丢不顶,使内劲通达,重心不能太低,恰到好处即可,这样就不至于使膝关节超过脚尖[8]。

此外,要根本解决膝关节的疼痛,预防“太极膝”,除了注意姿势正确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练太极拳之前做些准备活动,主要以揉各关节为主,从颈关节,腰关节,胯关节,膝关节到踝关节,都要左右揉动,使充分活动开来。比如以反复柔和缓慢的蹲起运动为主,调理好关节周围肌腿、韧带的位置,激发膝关节的活性与弹性。

2)太极拳初学者要注意,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低架,要先练高架子,下蹲不要太厉害,待有一定的功夫上身了,腿部支撑力增强了,再逐步放低架子。而运动量的大小也要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减轻膝关节的负荷。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不可急于求成,太极拳不是太“急”拳。习练太极拳最忌“贪”字和“急”字,贪多则损身;慢工出巧匠,欲速则不达。只有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科学习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练完太极之后,要加强对膝关节的保养。注意不要用冷水洗或风吹,要热敷和按摩。要放松腿脚肌肉和关节,可再揉揉膝关节,并做些拍打、按摩动作,恢复一下劳损的关节。只要这样去做,科学习练太极拳,你就不用担心膝盖还会痛,就可以远离“太极膝”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朱雅敏。太极拳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机制和预防[J]。体育与科学,2002,(02);60-61。

[2]朱东,李立,邱王相,等。上海市区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疼痛调查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09);33-37。

[3]姚远,杨树东。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卜肢肌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01);72-74。

[4]徐伟军,李英奎。杨式太极拳演习者骸骨外移现象及其纠正[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2-125。

[5]姜男。杨式太极拳“野马分鬃”动作肩胸与骨盆旋移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0。

[6]郭旭锋。太极拳练习导致膝关节痛的流行病学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2010。

[7]许桂枝,朱宏,凌昆。太极拳运动膝关节疼痛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S2);78-80。

[8]赵双印,张旭东,齐文华,等。杨氏太极拳运动引发练习者膝关节疼痛的原因[J]。中国临床康复,2005,(16); 183-184


[本文摘自《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1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太极禅话慧馆 乙未羊年正月二十一第161期

投稿邮箱:taijihuahui@qq.com

qq群: 106956786

每天一期,陪伴太极人成长!

为使更多人受益,请让分享成为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