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制名片贺年片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4-17

雅人清致

自制名片贺年片

作者:聂鑫森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7日 16版)
聂鑫森为《小说选刊》创作的贺年片封面。
聂鑫森收藏的友人名片。

    我无意于名片的收藏,但因这些年行走于文坛,交友面算是很广的。文朋画友见面,因地址、电话、电子邮箱常有变更,便会首先交换名片,日积月累,竟有数千张之多。就形制而言,多为长方形,也有折叠式的。上面的姓名,有印刷体,也有手写体。特别是一些画家的名片,往往饰以漫画头像,精美素雅。如齐白石的弟子、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教授的名片,“李立”二字,系齐白石生前所题,漫画头像系著名肖像画家贺安成所作。一些搞名片收藏的友人,很喜欢李立教授这张名片,我曾多次去索要以作馈赠。

    名片在我国使用得很早,大概秦汉时已经出现了,当时称之为“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郦食其“踵军门上谒”。这个“谒”,就是当时的名片,以竹木削制而成,上书自己的姓名。

    西汉称名片为“谒”,到东汉时则称之为“刺”:“建安初,(弥衡)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汉书·文苑列传》)。

    到造纸术发明后,名片自然再不必用竹木削制了,改用纸制,于是称之为“名”“名纸”“名帖”,但同时袭用“刺”“名刺”等称谓。上面所书的内容,或写自己的乡里、姓名;或再加写自己的官爵,故又名曰“爵里刺”。东汉刘载在《释名·释书契》中,注明了其书写格式:“长书中央一行而下之也。”

    宋代名片的体式内容,在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有过描述:“或书官职,或书郡里,或称姓名,或称职名;既手书之,又称主人字;且有同舍、尊兄之目。”

    在唐宋时,还时兴一种称为“名状”的名片。“名状”的前身是公状,原本下属拜见上司时所用,状纸呈上后,必由上司于状纸后批字,才可以引见。在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权势显赫,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上门求见时,便将公状施用于李德裕的私人宅第,称之为门状。此后,私人之间的拜谒,开始使用这种门状式的名片。

    到了明清两朝,又出现了所谓“手本”式的名片。手本一般以棉纸六页折叠而成,外加底壳。下属拜见上司,手本的底壳为青色;门生初谒座师,手本的底壳以红绫制之。

    贺年片在我国的使用,时间也很悠远,它是由名片(名帖)变化而来。名片的作用是人们在登门拜谒求见时,用来通报姓名及简单情况的。但到了年节时,自己不登门而让仆从到亲戚朋友家投递名片表示祝贺。“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宋·周密《癸辛杂识》)。以后,这种以贺年为意旨的名片,就称之为贺年片了。明代书画家文徵明在《拜年》一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贺年片到了今天,则成了一种艺术品,形状各异,图案精美,投寄者不但写上自己和对方的姓名,往往还写上一些吉庆的语言。

    在清代人的笔记中,有一个关于贺年片的故事,极为有趣。某官为炫耀自己的地位权势,令仆人持的贺年片竟有三尺长一尺宽,上门投送某名士。名士见了,大笑,且取一张大芦席来,上糊红纸,写上字,让自己的仆人去回赠,以为讽刺。

    每年的元旦和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会收到各地友人所寄的贺年片。这些贺年片大多是从商店或邮局购买的,形式丰富多彩,制作十分精美,加上所题的吉祥话语,这一份友谊可堪收藏。湖南老诗人于沙,他的贺年片则是用宣纸裁成尺许长五寸宽的小条幅,用毛笔写上古人或自作的诗句,钤上印章,很是儒雅。每年我都收到他的所赠,积藏下来,已有20余帧。

    我的贺年片,皆是用宣纸所作的花鸟小品画,规格多为四尺四裁、六裁和八裁,分画着梅、兰、竹、菊、雁来红、佛手、小鸡、小鸭、绶带鸟、八哥、燕子等,再题上自作的诗词,每年要画百余帧,为各地友人贺年。也有因疏忽,漏寄了某个友人,他便会打电话来,开玩笑说:“兄之画作,不可缺我一份。”我闻之亦喜,赶忙补画寄过去。

    我分享友人的快乐,友人也分享我的快乐,这日子不是很有意思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