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计脱责”不过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超越梦想之上 2015-04-17

“用计脱责”不过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2015-04-16 11:28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 李兆春
字号:

在贪腐案中,很多落马官员专业知识丰厚、心理素质强大,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面对办案人员,采取各种办法企图逃避法律责任;有的官员索性装病装傻,一问三不知。但是,在铁证前面,他们最终都没能逃过法律制裁。(4月15日)

“我记不清了”、“我是被逼供的”、“你这个小兵,我认识某领导”、“我有病”……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当众说出这番话,或许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结合领导干部被审问的场合细细一想,却又不得不令人佩服这些领导的“聪明”,说话滴水不漏、理由五花八门、言行色厉内荏、忏悔痛哭流涕,虽然方法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都心存侥幸,企图借这些狡辩之言、推脱之语混淆视听、蒙混过关,妄图从轻发落,甚至法外施恩。但结局往往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

其实,“事实胜于雄辩”。再义正辞严、滴水不漏,也难钻法律的空子;再五花八门、言之凿凿,也难逃如山的铁证;再装痴卖傻、装聋作哑,也难避群众的双眼。领导干部不仅要深知“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还要相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越是妄图“用计脱责”,就越显他们心里有鬼、做贼心虚,就越要深挖根源、一查到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越线者受到惩罚,使侥幸者去掉幻想,为观望着敲响警钟。

落马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屡屡出现这千奇百怪的“脱责”之言,究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思想上走偏了、缺“钙”了。有的躺在功劳簿上,丢了奋斗、骄傲自满;有的站在官位上,丢了群众、攀龙附凤;有的看到灯红酒绿,丢了本色、贪图享受。长此以往下去,就容易蜕化变质,成为各种腐朽思想观念的俘虏,最终走上一条与党和人民为敌的不归之路。一心只为自己,只想着自己,出现些荒诞之语也就见怪不怪了。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身为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确保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途上,才能聪明不被“聪明”误,才能在各种利益考验面前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真正无愧于党与人民群众的信任。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党工委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