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议清心安神汤用于失眠的治疗
2015-04-18 | 阅:  转:  |  分享 
  
ChinaHealthCareNutrition\。TI,-Iv陡。吕’夼

状态下进行,给病人留下不愉快记忆,甚至心理创伤。随着镇静镇痛

技术在麻醉领域中的应用,并根据该手术时间短暂、刺激强、对镇

痛要求高及术即要求患者进食冷饮的特点,我们选用了氯胺酮达一

具有明显分离麻醉特点的药物用f此手术的镇静镇痛。近期对氯胺

酮的研究认为该药除作用阿片‘受体外,还作用NMDA受体,该受

体广泛分布于大脑皮质、丘脑、海马、纹状体及脊髓,中枢兴奋

性神经冲动的传导、疼痛传导、i~''lL等功能密切相关。氯胺酮可

阻断NMDA受体,冈此除具有镇痛作用外,也具有相应的遗忘作用…,

但其明显不良反应是术后恶心、呕叶、头晕和精神症状。为克服

这一不良反应,B组在使用同等剂量氯胺酮基础上,加用5一羟色胺受

体阻滞剂枢丹。枢丹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所致的第四脑室后支区5~

羟色胺的释放,可阻断迷走神经兴奋所致的呕吐反射,临床应用有很好

的抗呕叶作用。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使用以上剂量的氯胺酮用于门诊扁桃体挤

切术,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全部病例对术中操作没有回忆,术

中的呛咳、吞咽动作没有受到抑制,全组未见误吸现象和咽喉反射过

强及所导致的喉痉挛等现象,说明在严格准确掌握用药量、不使镇静

过深的情况下,氯胺酮用于扁桃体挤切术的镇静镇痛及遗忘作用明显,

同时也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1米卫东,靳冰.氯胺酮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临床麻醉学杂志,1994,

l0:47.

作者单位:黑龙-工省宝清县中医院麻醉科155600

浅议清心安神汤用于失眠的治疗

冯文潇曹晓岚

【摘要】曹晓岚教授认为失眠多属本虚标实,责之于气血不和、

神汤,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临床效果颇显。

【关键词】清心安神汤失眠心烦中医药探要

【中图分类号】R256.25【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加大,失眠已经变为常见病多

发病。网其易导致身心疲惫,精神不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

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常见于脑力劳动或长期思虑恼怒者。失眠,

内经有夜不瞑(见《灵枢·营卫生会》)、目不瞑(见《灵枢·

大惑论》)等名称。又名不寐、不得卧、不得眠、不能眠等。是

【5闷不入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的病理反应。以经常不能获得正

常睡眠为临床表现,有不易入睡,睡而易醒,早醒不能再睡,甚而彻夜不

眠等轻重不程度的情况发生。其诊断标准为:从E床就寝起至开始

入睡的时间超过3O分钟,一夜之问总的睡眠时间与总的就寝时问之比

低丁85%。本病当r“神劳”相鉴别,后者除有失眠外,健忘、头

晕痛、神疲等症状明显,神情紧张,故二者不难鉴别。

失眠的原因,主要由f外邪如火、热、气、血之壅塞,干扰卫

气的正常运行,内伤情志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

失H民,病理因素多为气、血、痰、瘀、火、郁、温、食等,主

要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卫

气不得入干阴,常留干阳,留于阳则阳气满,l5日气满则阳骄盛,不得人于

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将不寐的病因归结为阳盛阴虚。《景

岳全书认为,“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之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

所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多虚证。”故临床上

应辨别虚实。虚症多因阴血亏损、中气不足或心脾两虚所致。因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者,常兼虚火偏亢,证见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甚则

五心烦热,多汗、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为主,火亢则

兼降心火,在治疗上西医有其局限性,多数是应用地西泮等镇静安神

药,不仅不能从根本治疗失眠,而且长期应用依赖性大,副作用也

大。导师曹晓岚依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凡失眠者,多数属虚实夹杂,

并总结出养血疏肝,清心安神法治疗由阴精不足,肝郁化火所引起的失

眠,拟方“清心安神汤”,经过长时间临床观察,疗效可靠。

清心安神汤的组成:柴胡、青皮、陈皮、炒枳实、醋香附、

郁金、栀子、豆豉、炒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用法:

每口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其中以柴胡为君,用以疏肝。青皮疏肝破

气,消积化滞。陈皮理气健脾,炒枳实破气,散痞,泻痰,消积。醋香

附理气解郁,《汤液本草云:香附予,盎中之气药也。既能补血

亦能理气,此四味共为臣药,配柴胡冶肝气不疏,胸胁痞满。郁金行气

化瘀,清心解郁,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亘豉和胃,除

阴阳失调,采用理气疏肝,养阴安神的治法,自拟方为清心安

【文章编号l1o04—7484(20j0)o7-0j35—0

烦,三药合用,可以缓解由于肝风上扰,肝郁化火所致的心烦易怒。另

一方面郁金还可佐助君臣药物的疏肝理气作用,炒枣仁养肝,宁心,安

神,敛汗。《本草再新》云: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

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既可护肝理气,又可养阴安神。夜交藤养

心,安神,通络,祛风,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合欢皮《本经》记

载:“主安五脏和五志,令人欢乐忘忧。”珍珠母重镇安神,防治肝阳

上扰。在临床应用中可随症加减,灵活运用。若脾虚便溏者可加山

药、白术、党参益气健脾,心火偏旺者,呵加黄连、竹叶清心除烦,

痰温中阻者,可加竹茹、生姜和胃化痰,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生

地养阴泻火。

典型病例:张某,女,48岁。20l0年11月28号初诊。自述近3

个月来,因家庭琐事导致眠差,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多

梦,时有噩梦,平均每晚睡眠时间4-5小时,严重时彻夜不眠,夜间盗

汗,白天头晕头胀,双眼干涩,易疲劳,烦躁易怒刻下症见:头晕头

胀,双眼干涩,心烦易怒,纳可,大便干日一次,小便调。舌红少苔,脉

弦细。西医诊断为“睡眠障碍”,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阴精不

足,肝郁化火”。治法:理气疏肝,养阴安神。处方:柴胡12g青皮

12g陈皮12g炒枳实20g醋香附15g郁金15g栀子15g豆豉15g

炒枣仁30g夜交藤30g合欢皮30g珍珠母30g川芎12g红花12g

卷柏l5g白芍30g当归l5g水煎服,日一剂。两周后复诊,自述服

药l4剂,失眠症状有所减轻,每晚睡眠时间为6小时,但仍眠浅易醒,

头晕头胀症状减轻,情绪平稳,纳可,二便调。继服上方l4剂,睡眠状

况明显好转,无头晕头痛,情绪佳,二便调。随访3个月,失眠症状未

在反复。

失眠一症,主要由内伤七情所致,故注意情志调摄,配合心理治疗

讲究睡眠环境和方法,是治疗的重要内容。保持身心放松和精神舒畅

的状态,顺其自然的进行睡眠,建立良好的作息生活制度,适当活动,劳

逸结合。

作者单位: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级5班硕士研究生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

—135—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