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大名方

 月光绿地文苑 2015-04-18

             中医十大名方   --- 摘自百度百科

    中医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归脾汤《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一  小青龙汤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中药内容,中药疗效及安全性未经循证医学验证,请遵医嘱使用。

       小青龙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中文名  小青龙汤
功    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    治 外寒里饮证
分    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出    处《伤寒论》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禁忌

1歌诀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2组成    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3用量     麻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甘草(炙)10-15g,桂枝(去皮)10-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15g。
4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5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6主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7方义
        本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表寒引动内饮所致。治疗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为主。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8配伍特点  五味子与芍药配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9运用  本方用于治疗外寒里饮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11禁忌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参考资料
1.  汪昂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 .
2.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3.  张仲景 .《伤寒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年8月 .

 附:百度资料
小青龙汤的来源
小青龙汤的组成及用法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主治

·小青龙汤的来源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小青龙汤的组成及用法
   小青龙逐水以散阴寒,犹龙之翻波逐浪而归江海。乃麻黄汤去杏仁加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和半夏而成,其药物组成为:麻黄(去节)、芍药各9g,细辛、干姜、甘草(炙)各6g,桂枝(去皮)9g,五味子6g,半夏9g(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主治
    小青龙汤中主要组成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麻黄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        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运        用】
       (1)用于风寒感冒。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解表要药,故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而紧的感冒重证,即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用于咳嗽气喘。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人肺经,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有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适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汤。此外,本品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还可治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小青龙汤。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3)用于风水水肿。本品上开肺气,下输膀胱,为宣肺利尿之要药。对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每与甘草同用,即甘草麻黄汤;若兼见内热及脾虚者,可配伍石膏、生姜、甘草及白术等药。
        (4)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作用,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二  小柴胡汤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中药内容,中药疗效及安全性未经循证医学验证,请遵医嘱使用。

        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等属胆胃不和者。
中文名   小柴胡汤
功    用   和解少阳
主    治   伤寒少阳病证;少阳病证
分    类   和解剂-和解少阳
出    处  《伤寒论》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禁忌

1歌诀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
2组成  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3用量  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
4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5功用  和解少阳。
6主治
    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7方义
    本方多由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8配伍特点  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9运用  本方用于伤寒少阳证,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11禁忌  因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阴虚血少者忌用。

参考资料
1.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2.  汪昂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 .

三  六味地黄丸
药品说明书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药品类型OTC乙类、基本药物、医保工伤用药
用途分类  内科
1成份  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2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或亮黑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
3功能主治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4规格  每8丸重1.44克(每8丸相当于饮片3克)
5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6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7禁忌  尚不明确。
8注意事项
1.忌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3.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4.服药2周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孕妇,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贮藏   密封。
11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附:百度资料
【中文名称】 六味地黄丸     【生产企业】 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化学成分】 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糊精、滑石粉。
【药理作用】
    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对抗环磷酰胺所致胸腺、脾脏重量减轻,使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恢复。
    具有降血糖作用。糖尿病大鼠灌服本方能降低其血糖、尿素氮和甘油三酯,降低血钾,提高血钠和蛋白,降低尿中酮体水平。
    具有降血脂作用。本方能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TC(总胆固醇)和肝中脂肪含量,升高血清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DL-C/TC比值。对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家兔,本方能降低肝脏、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
    具有抗肿瘤作用。本方水煎剂给小鼠灌胃,可降低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引起的前胃鳞癌及氨基甲酸乙酯所致肺腺瘤的诱发率。本方能增强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对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味甜而酸。
    瘤细胞的杀伤力,能增强或保护荷瘤小鼠骨髓干细胞的功能,恢复荷瘤小鼠甲状腺吸碘功能。
    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抵抗力作用。本方口服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提高异丙肾上腺素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本方还可明显延长减压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延长雄性小鼠的游泳持续时间,促进体重增长,延缓-15℃所致小鼠冷冻死亡。

四 大承气汤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大承气汤,中医方剂名。为泻下剂,寒下,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热结旁流证,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呼吸窘迫综合症、挤压综合征、急性阑尾炎等。
功    用    峻下热结
主    治    阳明腑实证
分    类    泻下剂-寒下
出    处   《伤寒论》
目录
1歌决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禁忌
12附注
13重要文献摘要

1歌决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1]

2组成  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3用量  大黄(12克)、厚朴(24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
4用法 
    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煎煮方法:水煎,先煮厚朴、枳实,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5功用  峻下热结。
6主治
    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7方义
       本证是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所致。治疗方法以峻下热结为主。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伤津之征。“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除则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四肢;热盛伤筋、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燥热上扰心神所致。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8配伍特点
    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功益峻。合用即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泻下通便。四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9运用
    本方用于阳明脏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补气,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润燥。
11禁忌
    本方为泻下峻剂,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以及年老、体弱等应慎用;孕妇忌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损耗正气。
12附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的比较
    四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复方大承气汤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故行气导滞、活血祛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者,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的组织坏死。
13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 吴昆《医方考》卷1:“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调味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

参考资料
    1.  汪昂(清)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第1版 .
    2.  吴昆(明) .《医方考》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
    3.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本条创建者:wwwsssjjj

五 逍遥散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逍遥散,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干郁血虚脾弱者。
功    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    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
分    类  和解剂-调和肝脾
出    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附注
附方1
组成
功用
主治
附方2
组成
功用
主治
12重要文献摘要

1歌诀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姜薄荷 散郁除蒸功最捷 调经八味丹栀着
2组成  柴胡、当归、芍药、薄荷、茯苓、生姜、大枣。
3用量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15g,薄荷、炙甘草各6g。
4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两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 ,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每服6-9g,煨姜、薄荷少许,共煎汤温服,日三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亦有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
5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6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7方义
        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
8配伍特点 
        当归、芍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体用并调,肝脾同治。
9运用
        本方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证。临床应用以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11附注
·附方1
加味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茯苓、白术、煨姜、大枣、丹皮、栀子。
功用  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  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潮热盗汗,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面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弱。

·附方2
黑逍遥散(逍遥散中加地黄)
组成  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茯苓、白术、煨姜、大枣、地黄。
功用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  肝脾血虚证。临经腹痛,脉弦虚。

12重要文献摘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参考资料
1.  太平惠民合剂局 .《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7月 .
2.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3.  汪昂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 .

六  五苓散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五苓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中文名   五苓散
功    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    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分    类   祛湿剂-利水渗湿
出    处  《伤寒论》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附注
附方1
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出处
附方 2
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出处
附方3
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出处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12重要文献摘要

1歌诀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2组成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3用量  猪苓(去皮)、茯苓、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
4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5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6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7方义 
    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8配伍特点  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9运用  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11附注
 · 附方1    四苓散
组成   白术、茯苓、猪苓各45g,泽泻75g。
用法   四味共为末,每次12g,水煎服。
功用   健脾渗湿。
主治   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证。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出处  《丹溪心法》
· 附方2   胃苓汤
组成  五苓散、平胃散各6-10g。
用法  上二药合和,苏子、乌梅煎汤送下,未效,加木香、缩砂、白术、丁香煎服。
功用  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  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出处 《世医得效方》
  ·  附方3   茵陈五苓散
组成  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  上二物合,先食,饮方6g,日三服。
功用  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出处 《金匮要略》
·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之功,适用于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之证。
12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
       2.方论选录 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表证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发汗。此因表邪不解,心下之水气亦不散,既不能为溺,更不能生津,故渴;及与之水,非上焦不受,即下焦不通,所以名为水逆。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人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人肾,以利水之用;白术味甘归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津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寒热两除也。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又复方之轻剂矣。”
 
七  血府逐瘀汤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中药内容,中药疗效及安全性未经循证医学验证,请遵医嘱使用。

        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功    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    治 胸中血瘀证
分    类 理血剂-活血祛瘀
出    处 《医林改错》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禁忌
12附注
附方1
附方2
附方3
附方4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13重要文献摘要

1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少腹逐瘀桃牡丹,元胡灵脂芍茴香。蒲黄肉桂当没药,跳警种子第一方。身痛逐淤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2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
3用量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4用法  水煎服。
5功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6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7方义
   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8配伍特点
    一为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二是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三为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 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
9运用   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若瘀痛入络,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等以破血通络止痛;气机郁滞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气止痛;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酌加丹参、郁金、?虫、水蛭等以活血破瘀,消症化滞。
11禁忌   由于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

12附注

· 附方1  通窍活血汤
组成   赤芍、川芎各3g, 桃仁(研泥)、红花各9g,老葱(切碎)3根,鲜姜(切碎)9g,红枣(去核)7个,麝香(绢包五厘)0.16g,黄酒250g。
用法  前七味煎一盅,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功用  活血通窍。
主治  瘀阻头面证。头痛昏晕,或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出处 《医林改错》

· 附方2  膈下逐瘀汤
组成   五灵脂(炒)、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各6g,当归、桃仁(研泥)、红花、甘草各9g,延胡索3g, 香附、枳壳各4.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瘀血阻滞膈下证。膈下瘀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出处 《医林改错》

 · 附方3  少腹逐瘀汤
组成   小茴香(炒)1.5g,干姜(炒)、官桂、延胡索各3g,没药、川芎、赤芍、五灵脂(炒)各6g,当归、蒲黄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寒凝血瘀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
出处 《医林改错》

·  附方4  身痛逐瘀汤
组成  秦艽、羌活、香附各3g,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炒)、地龙(去土)各6g,牛膝、桃仁、红花、当归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  瘀血痹阻经络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出处 《医林改错》
 ·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以上各方皆为王清任创制的活血化瘀名方,常称五逐瘀汤,各方均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等为基础药物,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主治瘀血所致的病证。其中血府逐瘀汤中配伍行气宽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证;通窍活血汤中配伍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等,放活血通窍作用较优,主治瘀阻头面之证;膈下逐瘀汤中配伍香附、乌药、枳壳等疏肝行气止痛药,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大,主治瘀血结于膈下,肝郁气滞之两胁及腹部胀痛有痞块者;少腹逐瘀汤中配伍温通下气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温经止痛作用较强,主治血瘀少腹之积块、月经不调、痛经等;身痛逐瘀汤中配伍通络宣痹止痛的秦艽、羌活、地龙等,故多用于瘀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肢体痹痛或周身疼痛等症。
13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林改错》卷上:“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日灯笼病),瞀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2.方论选录 唐宗海《血证论》卷8:“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论多粗舛,惟治瘀血最长。所立三方,乃治瘀血活套方也。一书中惟此汤歌诀‘血化下行不作痨’句颇有见识。凡痨所由成,多是瘀血为害,吾于血症诸门,言之纂祥,并采此语为印证。

参考资料
    1.  王清任 .《医林改错》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8月 .
    2.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3.  汪昂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 .

八  补中益气汤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补中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脸下垂、麻痹性斜视等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功    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    治  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
分    类  补益剂—补气剂
出    处 《内外伤辨惑论》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禁忌
12附注
附方 升麻益胃汤
附方 升陷汤
附方 举元煎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13重要文献摘要

1歌诀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1]
2组成  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
3用量  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
4用法  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5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6主治
       ①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②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7方义
        本证多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见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脱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故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8配伍特点  黄芪、升麻、柴胡为补气升阳的基本结构。
9运用  本方用于脾虚气陷证,临床应用以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舌淡,脉虚,脱肛,子宫脱垂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
11禁忌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12附注

· 附方1   升麻益胃汤
组成 黄芪、半夏、人参、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白术、泽泻、柴胡、黄连、生姜、大枣。
功用 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 脾胃气虚,湿郁生热证。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肢体重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

·  附方2   升陷汤
组成 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功用 益气升陷。
主治 下陷证。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脉沉迟微弱。

·  附方3   举元煎
组成 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
功用 益气升提。
主治 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证。

·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以上三方与补中益气汤立意有相同之处,即重用补脾益气药物,配伍举陷升提之品。其中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并以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桔梗载药上行,用为向导,主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对脾肺虚极者,可酌加人参以加强益气之力,或更加山茱萸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举元煎用参、芪、术、草益气补中,摄血固脱,辅以升麻升阳举陷,适用于中气下陷,血失统摄之血崩、血脱证。
13重要文献摘要
        ①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② 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
 
参考资料
1.  汪昂(清)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第一版 .
2.  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 .
3.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九  归脾汤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归脾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功    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    治  心脾气血两虚证
分    类  补益剂-补血剂
出    处 《正体类要》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加减化裁
10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比较
11重要文献摘要

1歌诀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
2组成  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3用量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4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5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6主治
       ①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②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7方义
       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8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
       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
       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9加减化裁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10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比较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11重要文献摘要
        1、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2、《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参考资料
1.  汪昂(清)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第1版 .
2.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十 温胆汤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温胆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属胆郁痰扰者。
功    用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    治  胆郁痰扰证
分    类  祛痰剂-燥湿化痰
出    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附注
附方
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出处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12重要文献摘要

1歌诀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2组成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3用量  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60g,陈皮90g,甘草(炙)30g,茯苓45g。
4用法  上锉为散。每服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5功用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6主治  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7方义
        本方证多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治宜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备;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兼制半夏毒性。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8配伍特点  综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偏温,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和胃,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如是则复其宁谧,诸症自愈。
9运用  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10加减化裁
        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11附注
附方
         ·  十味温胆汤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g,白茯苓(去皮)45g,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各30g,北五味子、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g,粉草15g。
用法    上锉散,每服12g,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不以时服。
功用    益气养血,化痰宁心。
主治    心胆虚怯,痰浊内扰证。触事易惊,惊悸不眠,夜多恶梦,短气自汗,耳鸣目眩,四肢浮肿,饮食无味,胸中烦闷,坐卧不安,舌淡苔腻,脉沉缓。
出处 《世医得效方》
 ·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十味温胆汤即由本方减去竹茹,加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人参、熟地、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而成,适用于心胆虚怯,痰浊内扰,神志不宁诸症。
12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9:“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
         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0:“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2.方论选录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少阳、阳明药也。橘、半、生姜之辛温,以之导痰止呕,即以之温胆;枳实破滞;茯苓渗湿;甘草和中;竹茹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肺金即所以平肝木也。如是则不寒不燥而胆常温矣。”
  
参考资料
1.  汪昂 .《医方集解》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年11月 .
2.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3.  汪昂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 .

                    ·全文完·     20150418 搜集并整理于百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