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卓然一品堂 ▎徐要洲篆刻作品选

 活泼老饕餮 2015-04-18

徐要洲

1985年生于河南卫辉,现居郑州。毕业于郑州师范学院,师从周斌先生。中国书协会员、河南印社社员。


作品获奖:

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篆刻展最高奖

“百年西泠·金石华章”中原赛区获奖

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展天竺山杭州总决赛优秀奖

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一等奖

纪念傅抱石诞辰110周年全国篆刻展优秀奖

“官塘杯”中华朱方全国篆刻大赛特等奖

大观音寺首届《心经》手卷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河南省第四届篆刻艺术展获奖


作品入展:

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铁人杯”书法篆刻展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篆刻展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

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篆刻展

“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诗书画印大展

首届河南印社社员作品展

“继往开来”河南省首届篆隶研究展

“正文化”河南省篆刻重点作者邀请展

八零有约------全国八〇后书家书法小品邀请展

“金石永固”全国青年篆刻大展

河南省篆刻星锐提名展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淮河路古玩城

手机:13653860173 18638293579


·作品欣赏



·我的印人侠客观

侠之大者,在德行不在武力;印人之优劣,在修为不在技法。

  达摩祖师、王重阳、独孤求败这些人都已经超越了武学本身,堪称大侠修为的理想境界。萧峰、郭靖、令狐冲当为大侠!

造就大侠的有“外三内四”七因素。

先说外在三要素:

首先,欲成大侠,必须要修习至高武学。

“郭靖日夜勤练不缀,初学时便已非同小可,加上这十余年苦功,实已到炉火纯青之境,初推出去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郭靖将“降龙十八掌”练得炉火纯青,而他最有成就的是能将《九阴真经》的功夫贯通到所有武学中去。

可以说,修习什么样的功夫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最终能达到什么境界。

  学武如此,篆刻亦然!

其次,凡成大侠者,必有名师指点。

郭靖一生转益多师,曾先后得到绝顶高手洪七公、周伯通和一灯大师的点拨或亲传;萧峰则自幼被少林寺收养,拜高僧玄苦为师,又得丐帮汪帮主亲传绝技;至于“弟子不敢闻师之过”的令狐冲,有两大良师,一是传授《独孤九剑》的华山剑宗风清扬,一是传授《易筋经》的少林寺方证大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无形无相,无法按照有形的方式去把握,老师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道”的有形形态,是真正的“道成肉身”。

为师者倾囊相授,为徒者恒念师恩,印人亦然!

最后,大侠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机缘。

“佛门广大,只度有缘”就是强调机会的重要性。

萧峰若非身份特殊,受武林前辈眷顾,是不会有如此成就的;郭靖若不是迷在桃花阵中,又如何能遇上周伯通?更别说学《九阴真经》了;同样,令狐冲也是受罚上了思过崖,才得风老先生传剑的。

机缘面前,印人理所当然不可不戒亦然耳!(桃谷六仙语)

不过,机会终究是外在的,当每个人都平等时,到底谁能把握机会,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比如,风清扬决不会将《独孤九剑》传授给岳不群、林平之或其他华山门徒,他与令狐冲之所以能同修剑法,是因为他们的骨子里都有追求自由、解放个性的因子。

所以我们说:“机会只给那些与机会相契合的人”。而怎么才算是与机会相契合呢?这就说说成就大侠的“四大内因”吧:

第一,胸怀。

武痴周伯通精“空明拳”,创“左右互搏”,而他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境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专注武学,余事不问,缺少济世度人的胸怀。

而襄阳抗敌,郭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谱写了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诠释了什么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令狐冲对江湖门派的正邪之分一直看的很淡,真正超越了“正邪”的二元对立,接近于“无可无不可”的境界。他是游侠,或者说是大侠的隐性形态。“放眼天地外,笑傲江湖间”,这也是大胸怀。

——侠客如此,印人亦如是!

第二,博爱。

这也是大胸怀在感情和行为上的自然体现。大侠都是关心并致力于维护整个武林的正义和秩序的人,是甘愿牺牲自己而给众生带来幸福的人。

在少林寺藏经阁,萧峰昂然说道“你可曾见到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难怪无名神僧称赞“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有勇而不好斗,位高而心系黎民,一是觉悟,二是有情,堪称“博爱”。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印人亦然否?

——“杨过日日在海潮之中练剑,日夕如是,寒暑不问。木剑击刺之声越练越响,到后来竟有轰轰之声,响了数月,剑声却又渐渐轻了,终于寂然无声。又练数月,剑声复又渐响,自此从轻而响,从响而轻,反复七次,终于欲轻则轻,欲响则响,练到这地步时,屈指算来在海边已有六年了……”,他若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岂能练就至上绝学?

在学艺的过程中,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遭受怎样的挫折、误解,都要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矢志不移。

这就是成就大侠的第三个内因——毅力。印人啊,亦缺不得!

第四,智慧。

佛学或道学智慧,也是成就大侠的重要条件之一。少林和武当,一个至阳,一个至阴;一个至刚,一个至柔;两相连手,犹如将“两仪剑法”的威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无人能当,所以两派堪称影响和支配武林基本格局的“序参量”。相传,《独孤九剑》的使剑者智慧越高,剑法也越高,武学境界也就越高。

精明人总想付出很少就得到许多,希求立竿见影,这从方法论上就已经与大道相左了,故先哲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指这种在小处聪明而违背了人生大局和宇宙大道的人。

当年胡适谈古往今来凡在学问上有大成就者,必为有大智慧而又肯下笨功夫的人,其实,肯下笨功夫就是智慧,抱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甚至“但自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扎扎实实的精修,功夫到了,不求成而倒自成了。

——印人,亦然也。

大侠之所以能成为大侠,归根结底,他们的所作所为一定符合人类和宇宙的大道。故侠者,合道者也;大侠者,合大道者也。

——印人亦然!

时维马屁羊头,更次戌亥子丑

卓然一品堂主,要洲

有招徕生意七绝为证:

岁尾群贤堕杜康,

归来敲字待朝阳。

解忧须尽杯中物,

刻印卓然一品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