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海

放大图片
|
市长:杨 雄
市政府地址:上海人民大道200号
邮编:200003
市政府电话:(021)23111111
市政府网址:http://www. |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
地理和自然状况
海 拔
|
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
|
地 形
|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整体地势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2010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
能 源
|
上海基本上无一次常规能源,煤、石油、水力的储藏和生产,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上海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二次能源"生产,产品主要是电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其他可以利用开发的能源还有沼气、风能、潮汐及太阳能。
|
气 候
|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1年,全市平均气温17.2℃,日照1392小时,降水量902.9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6月至9月的汛。
|
生 物
|
上海滨临东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据统计,东海、黄海的水产资源有700多种。此外,上海地处长江口,这里江面宽阔,海淡水交汇,是鱼类索饵、繁殖、栖息的场所,有各种鱼类108种,其中经济鱼类有20多种。上海有众多的天然湖泊,螺蚬蚌等底栖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稠密的水网,为淡水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水资源
|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
旅游资源
|
2013年,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400.8亿元,比上年下降7.3%。至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71家,旅行社1302家,A级旅游景区(点)88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75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4%。其中,入境外国人597.59万人次,下降5.6%;港、澳、台同胞159.81万人次,下降4.5%。在国际旅游入境者中,过夜旅游者614.09万人次,下降5.7%。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5990.68万人次,增长3.6%,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1368.66万人次,下降1.1%。全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3.37亿美元,下降4.4%;国内旅游收入2968亿元,下降8%。
|
环境保护和问题
|
2013年,全年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607.88亿元,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66%。二氧化硫年日均值2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4.3%;二氧化氮年日均值48微克/立方米,上升4.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日均值82微克/立方米,上升15.5%;一氧化碳年日均值0.85毫克/立方米,下降3.4%;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值62微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标率89%。全市平均区域降尘量5.8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基本持平。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84.3万立方米/日。全年清运生活垃圾736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年内新增7016个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试点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居住区覆盖家庭205万户。
|
人口
人口统计
|
至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1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25.1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90.01万人。
|
人口增长率
|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9.62万人,出生率为8.18‰;死亡12.57万人,死亡率为5.24‰;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4‰。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为7.39‰;死亡11.65万人,死亡率为8.19‰;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
|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
截至2011年底,本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9.93万人。其中,户籍常住少数民族人口为14.20万人,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最多的是回族,有7.80万人。本市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目前尚未形成聚居区。
|
教育程度
|
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68所,普通中等学校852所,普通小学759所,特殊教育学校29所。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数均有所下降,普通小学毕业生数有所增长(见表18)。全市共有59家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招收研究生4.62万人,在校研究生13.48万人,毕业研究生3.57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达96.6%。
|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
2013年,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21602.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01万元。
|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
第一产业增加值129.28亿元,下降2.9%;第二产业增加值8027.77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7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2.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
财政收入
|
2013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4109.51亿元,比上年增长9.8%。地方财政支出4528.61亿元,增长8.2%(见表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来,试点企业累计达19.5万户, 累计减税超过400亿元。
|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
2013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236.6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69.64亿元,增长6.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899.38亿元,增长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088.88亿元,增长4.4%。
|
商 业
|
2013年,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533.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批发销售额5.33万亿元,增长12.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885.89亿元,增长6.4%。在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中,网上商店实现零售额465.38亿元,增长52.4%。
|
农 业
|
2013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5.37亿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种植业174.56亿元,下降2.6%;林业9.71亿元,增长4.7%;牧业67.65亿元,下降8.5%;渔业61.55亿元,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11.9亿元,增长9.2%。上海域外市属农场实现农业总产值18.81亿元,增长13.8%。
|
贫困人口及扶贫计划
|
至2011年末,上海共有1290.8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604.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342.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11年,上海各类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2003年的每人每月570元提高到1280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5年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50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5年的每人每年2340元提高到4320元。全年各级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26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2亿元。至2011年末,上海共有养老机构631家,床位10.19万张,收养老人6.6万人。全年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3家。上海残疾人救助力度也不断加大。2011年全市新办福利企业55家,新安置1237名残疾人就业。
|
外贸状况
|
2013年,全年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812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进口3130.08亿美元,增长0.9%;出口4991.29亿美元,增长1.6%。全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4413.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进口2371.54亿美元,增长3.1%;出口2042.44亿美元,下降1.2%(见表12)。按市场分,对欧盟进口553.92亿美元,增长8.4%;出口362.63亿美元,下降7.4%;对美国进口227.34亿美元,增长13.6%;出口506.5亿美元,增长1%;对日本进口301.7亿美元,下降6.7%;出口249.09亿美元,下降0.2%。
|
外资利用状况
|
2013年,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842项,比上年下降5%;合同金额249.36亿美元,增长11.6%;实际到位金额167.8亿美元,增长 10.5%。全年第三产业实际到位金额135.67亿美元,增长7%,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80.9%。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57个。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其中亚太区总部11家;投资性公司18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至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445家,投资性公司283家,外资研发中心366家。
|
友好城市
|
2011年,上海市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至2011年末,上海已与世界上52个国家的71个市(省、州、大区、道、府、县或区)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或友好交流关系。2011年,蒙古驻上海领事机构开馆。至2011年末,在上海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已达68个。
|
支柱产业
|
2011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133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7%。
|
电讯
电话拥有量
|
2013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69.2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512.2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00.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92.35万户,其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用户1147.4万户,增加399.25万户。
|
电台电视台
|
2011年末,全市共有广播节目21套,全年播出时间13.8万小时;公共电视节目25套,全年播出时间17.72万小时。全年上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度达到3.75万公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627.2万,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285.6万。
|
交通
铁 路
|
2011年 ,上海铁路局固定资产原值 1672.09亿元。下辖 62个运输站段、5个运输辅助单位、128个非运输企业。设徐州、蚌埠、南京、杭州 4个铁路办事处,有合九、合武、芜湖长江大桥、新长、浦东、萧甬、金温、皖赣、衢常、沪宁、宁杭、丰沛、海洋、宿淮、沪杭、杭甬、宁安、阜六、杭州枢纽、上海金山、京福客专安徽有限公司、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沪昆客专浙江有限公司、金丽温铁路有限公司 24个合资铁路公司。全局铁路营业里程 7655.6公里,其中时速 200公里及以上线路营业里程 2359.5公里; 复线营业里程 4635.7公里,比上年增长 19.7% ,复线率 60.6% ;电气化铁路 3896.7公里,比上年增长 21.9% ,电化率 50.9%。全局设有 575个运营车站,其中特、一、二等站 98个(含合资公司)。配属客车 6584辆,其中动车组 187组;配属机车 1734台,其中HXD 型大功率电力机车 356台。全局运输业务辐射全国各地,日均图定开行客货列车 1744.5对,其中客车 513.5对, 货车 1231对。全年旅客发送 3114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2238万人次,增长7.7% ,是全国第一个年旅客发送量超 3 亿人次的铁路局。货物发送 24736万吨,比上年增加 1532万吨,增长 6.6%。运输总收入 533.69亿元,比上年增收68.44亿元,增长 14.7%。其中上海市境内旅客发送 6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7% ;货物发送 888万吨,比上年下降 7.4% ;运输总收入 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 10.6%。全年非运输企业收入290亿元,比上年增长 38.1% ,实现考核利润 1.72亿元。全局职工 16.31万人,年均工资收入增长 20%。
|
公 路
|
2011年 ,上海完成公路货运量 4.27亿吨,比上年增长 4.4% ;货运周转量 283.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公路集装箱运输量 1750.7万标准箱(不含外省市车辆业务量) ,比上年增长 6.4% ,约占全市港口吞吐量的 55.2%。公路旅客发送量 347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4.3%。至年底,全市有经营道路货物运输企业 3.48万家,营运车辆 17.3万辆,车辆总吨位161.3万吨。从事长途客运班车、包车和客运站经营的企业共 176家,营运车辆 20662辆,其中省际班车 2312 辆、省际包车 8315辆 ,中高档车占82%。从事集装箱运输的企业 1408 家,专用车辆 19223辆。全市有长途客运站 33个。由上海客运企业经营的线路 1539条,外省市客运企业经营的线路 1843条,线路辐射 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26个地(市)、5 88个县(市)。
|
航 空
|
2011年 ,上海民航两机场(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 7456.01万人次(含过站人数) ,比上年增长 3.73% ,其中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 3311.24万人次,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 4144.77万人次。全年两机场货邮吞吐量 353.93万吨 ,比上年下降 4.56% ,其中虹桥机场货邮吞吐量 45.41万吨,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308.53万吨,继续居全球第三位。全年两机场起降飞机 57.39万架次,比上年增长 4.14% ,其中在虹桥机场起降22.98万架次,在浦东机场起降 34.41 万架次。2011年两机场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 5228.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39% ,占全年旅客吞吐量的70.13% ,其中虹桥机场 3085.15万人次 ,浦东机场 2143.69万人次。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 1609.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6.04% ,占全年旅客吞吐量的 21.58% ,其中虹桥机场 100.35万人次 ,浦东机场 1508.74万人次。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 618.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9.72% ,占全年旅客吞吐量的8.29% ,其中虹桥机场 125.75万人次, 浦东机场 492.34万人次。全年两机场国内航线货邮吞吐量 81.68万吨,比上年下降 5.12% ,占全年货邮吞吐量的23.08% ,其中虹桥机场 44.27万吨,浦东机场 37.41万吨。国际航线货邮吞吐量 232.93万吨,比上年下降 3.47% , 占全年货邮吞吐量的 65.81% ,其中虹桥机场 0.66万吨,浦东机场 232.27万吨。地区航线货邮吞吐量 39.32万吨, 比上年下降 9.57% ,占全年货邮吞吐量的 11.11% ,其中虹桥机场 0.48万吨,浦东机场 38.84万吨。全年两机场保障国内航线航班起降 390996架次, 比上年增长 2.62% ;国际航线 132036 架次,比上年增长 5.34% ;地区航线43028架次,比上年增长 12.60%。
|
港 口
|
至 2011年底,上海港(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 116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 150个,码头长度 119.7公里,货物吞吐能力 4.6亿吨。包括公用码头泊位 183个,码头长度 29.3公里(其中生产性泊位 145 个 ,码头长度 27.5公里) ,共有集装箱专用泊位 41个;货主码头泊位 981 个,码头长度 90.4公里(其中生产性泊位 461个,码头长度 45.2公里) ,最大靠泊能力 20万吨级。公务执法、修造船、工作船等非装卸生产性泊位558个,码头长度 47.0公里。
|
航 运
|
2011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 7.28亿吨,比上年增长 11.4% ,其中海港完成 6.24亿吨, 比上年增长 10.9%。外贸货物吞吐量 3.38亿吨,比上年增长 11.8% ,其中外贸出口 1.54亿吨 ,比上年增长11.5% ;外贸进口 1.84亿吨 ,比上年增长 11.5%。集装箱吞吐量 3173.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 9.2% ,其中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 1309.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 29.6%。上海港国际中转集装箱量 157万标准箱,占全港集装箱总吞吐量的 4.9%。上海港旅客吞吐量 154.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8.3% ,其中旅客发送量 78.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7.4%。全年出入上海港的国际豪华邮轮 113艘次,比上年增长 3.7% ,随船出入境旅客 20.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