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常识]南北朝官制的构成及特点(精品贴)

 望云1120 2015-04-19

历史讲坛

讲南北朝官制这个话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南北朝官制的特点,一个是南北朝的具体官制构成。我先说构成,再说特点。因为南北朝的官制是在不断演进之中,一直在变,所以,这里我只能大概介绍一下。

南朝官制上承魏晋,官场最尊贵的就是三公了,太师、太傅、太保,这些职务大多是荣誉性的虚职,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然后就是司马或者说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司,如果经常看南北朝的史书,个人的传记,会发现有个著名的职务频繁出现,开府仪同三司,意思是可以享受同司马、司徒、司空一样的级别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也不是具体的职务,代表了被受之人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基本算是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虚衔之一了,但在任开府仪同三司的时候,需要有本官兼任。

真正的权力是掌握在尚书台的,凡“录尚书事”者,都是有实权的真宰相。尚书本是秦汉六尚之一,其余的五尚是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的意思是主管负责,后来尚书慢慢发展成高级行政职务。尚书台分领左右仆射,这个字不念射,念叶。汉朝的时候,选尚书,以善骑射为标准,所以称为仆射,《宋书-百官志》记载,“仆射者,仆役於射事也。”

在东晋时,尚书台最开始有五部,吏部尚书、祠部尚书、度支尚书、左民尚书、五兵尚书(侯景之乱时,侯景改为七兵尚书),宋武帝刘裕时又加了都官尚书,合为六部,分领二十曹。所以说,很多人认为三省六部是隋朝发明的,其实不是,早在南北朝刘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六部,后来经过衍变,这六部变成,吏部名称不变,祠部=礼部,度支=户部,左民=工部,都官=刑部,五兵=兵部。五兵尚书最开始时分领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五曹,所以叫做五兵尚书,度支部在隋朝改为民部,在唐朝时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才改称户部。

如果当时没有尚书令的话,则由左仆射领尚书事。如果设有右仆射,则去掉祠部尚书。如果要营建宫室,则临时增设起部尚书,事办完了就取消了。尚书令、左右仆射、五部尚书(右仆射和祠部二者存一)合称为“尚书八坐”。

尚书台的官职顺序是(录尚书事)尚书令--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其中,尚书令总管尚书台事务,仆射、尚书分领诸曹,比如,左仆射领殿中、主客二曹,吏部尚书领吏部、删定、三公、比部四曹,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等等,这个曹是什么呢?就是尚书台具体干事、具体落实的部门,曹的个数随朝代不同而不断变化,到了梁代,共有20曹,曹的长官叫做郎,也可以叫做侍郎,刚入职时叫做郎中,做满一年改称侍郎,根据宋书的记载,尚书台的官员,俸禄都不低,尚书令秩千石,仆射尚书六百石。

除了尚书省,还有中书省,在南朝时职权渐重。隋朝为了避杨忠的讳,改称内书省或内史省,唐朝恢复原称。中书省的老大叫做中书令,下设中书侍郎4名,中书舍人4名。主要负责起草诏书之类的工作。

还有监察机构御史台,俗称宪台,设御史中丞一名。

九卿,南朝的九卿大部分遵循东汉旧制,有太常、光禄、卫尉、廷尉(也称大理寺)、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

另外还有门下省,长官称为侍中,一开始是负责奏事的,后来慢慢变成了皇帝身边的顾问机构,汉制侍中头戴惠文冠,以黄金为铛,刻以蝉形,上插貂尾,大家猜猜这个叫什么?没错,俗称“貂蝉”。在南朝萧齐时期,侍中的人选要求非常高,不但能力要高,而且还要美姿容,必须长的漂亮,举个例子,南齐时有个大臣叫陆慧晓,西晋太尉陆玩之后,陆玩何许人也?江东本土豪族,我之前讲过吴中四姓,顾、陆、朱、张,这个陆玩就出身于吴郡陆氏,东晋初建之时,基础不稳,东晋第一名相王导,为了调和北方洛阳南渡士族和江东本土士族的矛盾,笼络吴人,曾经求婚于陆玩,但是你猜怎么着,陆玩很拽,傲的不行,居然连王导都没瞧上,拒绝了婚事,这个陆慧晓,就是陆玩的后人,按说门第高贵吧,但是,就因为长的丑,对不起观众,就没当上侍中,可见选任侍中的严格程度了。

此外,还有辅佐皇太子的东宫官属。首先有太子六傅,即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均由德高望重者兼任。在南朝,只有太傅,而不设太师和太保。北魏则六傅齐备,前三个称为东宫三师,后三个为东宫三少,北齐有之,北周不设。

太子宾客,辅佐皇太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游处左右,宜得正人,能相长益者。”以外还有太子詹事、太子庶子、太子洗马、太子舍人、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仆等。如果皇太子早逝,立嫡孙为皇位继承人,太子官属一般不更人选,直接变成太孙官属。

上面说的都是文官,下面说说武官方面。

南朝刘宋以“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左卫将军、右卫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合称六军。级别最高,领军将军,主要负责内军,守卫京师,护军将军,主要负责外军,对外打仗。左右卫将军,主要掌管宿卫营兵,负责皇帝的安全。还有骠骑、车骑、卫将军、镇军、中军、抚军等。以及四征(东西南北)将军,四镇(东西南北)将军。如果将军中有加“大”字的,如骠骑大将军、镇东大将军等,则级别同三公。还有冠军、辅国、宁朔、龙骧等名号,在看南北朝史书的时候,这些名字都是经常见到的。

地方官制上,最高长官是刺史,其次为郡守,再次为县令。如果有亲王临郡封国,则郡守称为内史,比如大诗人谢灵运,做过临川内史,说明临川郡有亲王封国,临川王就是那个刘义庆,写世说新语的那个。

此外,大县长官称县令,小县小官称县长。在东晋之前,京师还设有司隶校尉,具有监察职能,东晋南渡后,取消司隶校尉,其职能并入扬州刺史。州刺史之下,设有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祭酒等职务。

上面说的是南朝的官制,下面说说北朝的官制情况。

北朝因为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官制相对比较复杂一些,后来北魏分裂,北周、北齐并峙,官制的变动非常大。北魏初期设南北二部,每部各置大人一名。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拓跋珪设八部大夫,京师八个方向,每个方向设一人,类似于汉制的尚书八坐,当时被称为八国常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才开始设立仆射。在北魏,如果设丞相,则无司徒,如果设大将军,则无太尉。至于尚书的职能,北朝设置大抵和南朝相当,北齐有尚书,北周没有。

到了孝文帝改制以后,北魏官制基本上汉化了,和南朝官制没太大的区别。北齐官制基本上是北魏汉化后的翻版。在南北朝中,属北周官制的变化最大,情况也最特殊,比北魏官制还要复杂。

北周官制最大的特色就是复古,就是恢复周朝制度。其他各朝都是三省六部,而北周却不设三省,用什么三孤六官取代。实际上六官才是北周权力架构的核心基础,六官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北周的天官就是宰相,类似于尚书省,天官府对地、春、夏、秋、冬五官有直接管辖权。

对于六官制度,《周礼》记载的非常详细,和六官相对应的是六典,第一是治典,同天官,是权力中枢,长官称冢宰,宇文泰就是大冢宰,第二是教典,同地官,主管土地户口以及文化教育,长官称司徒。第三是礼典,同春官,主管朝廷礼仪制度,长官称宗伯。第四是政典,同夏官,主管军事征伐,长官称司马。第五是刑典,同秋官,主管刑法,长官称司寇。第六是事典,同冬官,主管建设和工程,长官称司空。

这就是南北朝官制的大概构成情况。

说完了构成,我在说说南北朝官制的特点。

说起南北朝官制的特点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名实不符、混乱无章、加强集权。

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讲究的是集权,集于皇帝一身,怎

么集呢?每个朝代方式不一样,但都遵从一点,就是在一个官制系统里,名实不符,在不同系统中,这个系统的权利被另一个系统侵夺,不这样做的话,皇帝很难做到能够大权独揽,如果各部门、各地方的官吏都有实权,名实相副,互不妨碍,那么皇帝的权力就没了。

具体到南北朝,特别是南朝的官制,就是如此,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是士族门阀政治,以前先秦选官,是世卿世禄制,秦代是靠军功授爵,汉代靠征辟察举制选官,举孝廉,到了魏晋,国家权力为士族门阀所控制,寒门出身的曹丕,为了能当上皇帝,向士族妥协,搞了九品中正制作为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我就不细讲了,简要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你家先辈是做官的,那么你肯定也是做官的材料,这是魏晋的特点。

到了南朝,情况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呢,我们知道,东晋是由南渡的北方一等士族和江东本地大士族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等士族豪门控制了一切,皇帝基本上没啥权力,但是到了南朝,权力发生转移了,南朝前三个朝代,宋齐梁,是由北来的中层阶级集团-楚子集团,也就是淮北流民集团与南北士族共同维持,这里说的北来楚子集团,并不是现在的湖北人,而是指的是两淮江西一带的中层武人集团,宋齐梁的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都是出自这一集团,而陈朝,则是由北来下等阶级集团与南方土著掌握政权的朝代。

也就是说,纵观南四朝,皇帝的出身由两晋时高门大族河内司马氏,变成了中下层的庶族刘氏、兰陵萧氏,甚至是寒人,比如陈霸先,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大。

但是皇帝虽然是庶族了,九品中正制却依然存在,贵族、高门大姓,谁也不愿意做职位低的官吏,九品中正制可以确保他们依然能做高官,皇帝的政权,也要依仗这些高门大族来支持,所以九品中正制,一时是废不了的,那么皇帝又想控制权力,怎么办呢?有办法。

可以从官制结构上想办法,这就是高门仍做大官,庶族、寒族做小官,皇帝为了与贵族士族争权,在同一系统里,把重权赋予原本很微不足道的小官,这种小官得到了重权以后,慢慢的就变成了真的丞相。

举个例子,南朝有一个官职叫做中书舍人,这个官晋代就有,西晋的舍人在中书省中,只有9品,可见级别多低,到了东晋,舍人的权力上升了一些,可以管司诏诰,舍人的品级低,所以可以由一些寒人来担任,大士族呢,也不屑做这种芝麻官,于是到了南朝刘宋时期,舍人一职,慢慢的就都由寒人所担任了,品级虽低,权力可不小,到了南朝萧齐初期,舍人可以亦为诏文,中书侍郎的权力被舍人侵占,萧齐中后期,“诏命始不关中书,专出舍人”,这下连中书令的权力都被舍人占了去。舍人成了事实上的丞相。

萧齐太尉王俭曾经感概,“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这个茹公指的是齐中书舍人茹法亮,要知道,王俭可是出身于琅琊王氏,王导之后,而茹法亮是什么人呢,出身小吏,面首,太尉一级的高官感概权力不如一小吏,可见士族的权力被剥夺了多少。

高官职位,变成了安慰奖。

一个部门里,老大无权,下属有大权,老大是士族,下属是寒族,老大为传统政治力量,下属为皇帝亲信,这就是南朝皇帝制约士族的办法,这些方法,后世朝代多有仿效,并且发扬光大,比如清代的军机处。

刚才讲的是中央权力的转换,那么地方上是什么样呢?地方上也有办法,这就是南朝著名的典签制度,我们知道,南北朝时期,地方上权力最高的职位是州刺史,南北朝的州刺史,可与唐朝的刺史不一样,南北朝的州刺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省长,而唐代的刺史,大致只相当于市长一级了。

南朝皇帝为了分刺史之权,发明了典签制度。《南史-吕文显传》记载:“故事,府州部内论事,皆签前直叙所论之事,后云谨签,日月下又云某官某签,故府州置典签以典之。本五品吏,宋初改为七职。宋氏晚运,多以幼少皇子为方镇,时主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典签之权稍重。大明、泰始,长王临蕃,素族出镇,莫不皆出内教命,刺史不得专其任也。”

从上面这段记载里,可以看出,典签一样是寒人出身,7品吏,和中书舍人级别差不多,但都是皇帝身边的人,皇帝把亲近之人放到各州去做典签,监视刺史一举一动,于是权力越来越大,大的什么程度,连皇室王族的起居,都受到典签的干涉。到了后来,就出现了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的局面。

于是,皇帝在中央,将相之权交与中书舍人,在地方,刺史之权交与典签,但是将相刺史依旧保留,中书舍人,典签的品级也不提升,这样,士族位高者没有权、寒门有权者位子低,谁也反不了皇帝,这个就是南朝官制的一大特点。

所以后来的南朝皇帝的亲信无论做了多大的官,都得兼一个中书舍人这种位子低的官才有实权,变成了本职不重要,兼差才重要。比如看梁书特有意思,梁武帝的头号大奸臣朱异,《梁书-朱异传》里记载了他的官职变迁,比如,“迁尚书仪曹郎,入兼中书通事舍人”,“太清元年,迁左卫将军,领步兵。二年,迁中领军,舍人如故”,你从这段记载里,就能看出来,朱异一路高升,但不管升了什么官,你会发现后面总跟着中书舍人这个职位,“舍人如故”,南朝官制的特点可见一斑。

南朝官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同系统的权力互相侵占,造成了南北朝的官制混乱无章,比如文官系统和武将系统,皇帝可以用武将去夺文官的权力,比如之前介绍的领军将军,这是个武官,但是可以预问政治,也一样有丞相之权。

举两个例子,刘裕病死以后,宋少帝即位,刘裕遗命尚书仆射傅亮、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和护军将军檀道济辅政,辅政的就是行丞相之权,领军将军和护军将军都可以辅政,这就可以看出,武官,侵夺了文官之权。

这种官制特点的结果就是,事权不能分明,政出多门,互相牵制,谁会受益?显然受益最大的就是皇帝了,后世不论隋唐、宋明清,都是借鉴了南北朝的这些官制特点,你在这些朝代里,都能找到南北朝官制思路的影子。

联系方式|微信:lishipulpit

请加入QQ群:288283439

想每天收到历史讲坛的好文,请在“微信”搜:lishijiangt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