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图片-只为心中那朵不染莲

 山茶的流芳地 2015-04-19


莲生佛


莲花在佛教中意涵深广,是净土中常见的庄严。
据说众生投生于天上时,通过莲花化生,佛菩萨持莲花台前来迎接。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有双莲花般的清亮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八种瑞相,最主要的瑞相,便是池中突然盛开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舌根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端坐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莲,生于污泥之中,而不着于水,所开之花洁美高贵,是佛教再生、纯洁和免受轮回之苦的象征。
吴文莉 水墨莲花作品 空色 90X180 纸本 工笔 2015年


佛生莲


佛经中常常将莲性类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莲花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受世间“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污染与干拢,使人难得平静。
佛,亦出自尘世,却能洁净不染,于是佛化作莲花静开于凡间,引导众生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如莲生于浊水而超凡不染,终开出圣洁的花。


吴文莉 水墨莲花作品 华裳 68X136 纸本 工笔 2015年


花开见佛


佛经上载有白、青、红、紫、黄五色莲花,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
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生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稀)有之华(花)”,佛祖称其为“人中好华”。
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因色青故名。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吴文莉 水墨莲花作品 莲意 58X88 纸本 工笔 2014年


佛手持莲


莲花作为手持器物,最常见的是浅红色或粉色,带有八个或十六个莲瓣,莲瓣的上面有具体的礼器或神灵标识。手持莲花低处的莲花茎常稍有卷曲,呈莲花根状。神灵或世系大师的拇指和前三个指尖中的一个指尖常放在胸前,呈说法印或施予印,指尖优雅地握着莲花低处的茎。 莲茎优雅地向上攀缘,在攀缘到与神灵耳部齐平时莲茎长出叶子,象征佛法像甘露一样得以传承,这种传承将吸引弟子们像蜜蜂一样扑向口传或“口耳相传”之教法发出的绝对纯美的香气上。
莲花主茎在攀缘时一般会在每侧的荚果上长出三个茎,主花开在中央,另一边是含苞欲放的花苞。开花的三个阶段含苞、初绽与盛开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燃灯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


吴文莉 水墨莲花作品 生如夏花 90X180 纸本 工笔 2014年


莲佛相生


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寺庙称为“莲舍”,袈裟称为“莲服”,手印称为“莲华合掌”。
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都坐在莲花之上。其余本尊,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


吴文莉 水墨莲花作品 空色90X180 纸本 工笔 2015


《无量寿轨》说:“是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大藏经图像》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吴文莉 水墨莲花作品 如梦令68X 68 纸本 工笔 2015



吴文莉 水墨莲花作品 不染68X68 纸本 工笔 2015



吴文莉 佛像作品 金刚萨埵菩萨 58X88 纸本 工笔重彩 2013年



吴文莉 佛像作品 拈花菩萨 43X136 纸本 工笔水墨 2015年



吴文莉 佛像作品 南无观世音菩萨 90X180 纸本 工笔重彩 2014年




——文章均源自互联网 精编整理公益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