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午
东梅奔、变身塔、茶胶寺、塔布茏寺


事实证明,去旅行最好避开中国节假日,不然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同胞。在炎热的天气和闹哄哄的人流中,想静静欣赏古迹那得多大的定力。。。。
其实,吴哥最适合独自静品,你可以找一条路去走,找一座寺庙去看,在安静沉默中找到自己。
曾有联合国官员说,“我担心吴哥再次被大自然收回,回归丛林。”
的确,热带雨林正用自己的盘根错节把吴哥的一切慢慢割裂、撕碎,有的寺庙入口几乎完全被硕大的树根遮盖。吴哥其实一直在渐渐离我们而去,退隐丛林。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在岁月流逝之前与其遇见。
吴哥窟门票分一日游20美元,三日游40美元,7日游60美元,一般游客都是选择三日游,一日游太太太仓促,而七日游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长时间的假期。其实我很欣赏很多老外,租一辆自行车,拿一本书一张地图,骑行在吴哥窟中,慢慢走慢慢看,这才是旅行的意义。(建议提早一天五点后买票,可以进去看日落。门票景点不包括荔枝山和崩密列)
三日游说起来也很紧张,于是我们就在导游每到一处限定时间中抓紧时间游览拍照,每个古迹的简介很简单,所以我再次后悔没带书过来研读。
东梅奔,罗贞陀罗跋摩二世为祭祀祖先而修建的一座寺庙,建造于公元953年,与皇室火葬场--变身塔(又叫做比粒寺)几乎是相同时期建造,所以建筑形式上极为相似,同属于婆罗门教建筑,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须弥山造型:金刚宝座塔形式的三层五塔结构,中央建筑物是一个正方形,中间最高的塔楼代表须弥山,四个角落各有一座较矮的塔楼,整个侧面看起来则是个山形构造。东梅奔寺共有三层平台,一层平台四角各有一石象守护,二层平台入口则放置石狮雕像,最上层平台共建有五座塔,除了方形平台四角各一塔外,中央耸立着最高的中央主塔。东梅奔寺和变身塔的区别在于除了它的阶梯较高以外,就是东梅奔寺四角都有一大象石雕。
比粒寺和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两寺相距不过500米,不但建筑造型极其相似,同是五座塔的须弥山宝塔造型,而且建筑材料也很相似,同属石基红砖结构。但比粒寺的规模要比东梅奔寺大很多,东梅奔是为纪念重建吴哥王朝而建,比粒寺却是用来举行已逝国王火葬仪式的庙宇。柬埔寨人死后多用火葬,意外死亡的才用土葬。以前的国王贵族死后在此火化,据说可以从印度教义中的善恶轮回解脱,变身为神,由此该寺又称“变身塔”。
茶胶寺,现在正由中国修复队负责复建,凡是中国修复的寺庙,总有中文说明。传说中的茶胶寺通向圣殿的阶梯非常陡,事实也是如此,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茶胶寺有两个特点:,这是一座完全砂岩石建造的寺庙,与其它吴哥寺庙不同,这寺庙呈现青色。它没有任何雕塑,因为寺庙的建筑是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再完成表面雕刻佛像、浮雕,而这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茶胶寺与吴哥寺的建筑布局相似,五座莲花方塔整齐的坐落在三层高台上。我们从东边的大门进入寺院,登上第二层平台,四周有回廊相绕,四边各有四座石塔,东边有两间藏经阁。沿东边陡峭的石梯爬上顶层,高矗的五座莲花方塔占据了这层的大部分区域,中央塔高50米。导游给我们的游览时间很短,于是看完后就匆匆下来了。
塔布茏寺,蛰伏、缠绕、摧毁。
它因《古墓丽影》而闻名,是由吴哥王朝最伟大的君主苏利耶拔摩七世为纪念其母亲而建。作为吴哥古迹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此寺最大的特点是“树与塔的同生,建筑与植物的和谐”,保持着自发现以来最原始的状态。
整座寺庙被巨大的树木包围,树根盘根错节、像巨蟒一般紧紧缠绕住佛塔和庙墙,如龙爪攀附在各式长廊上。但它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因为古树的生长已经对受损的石墙石雕造成破坏,但要将缠绕的古树砍倒,那些古建筑也许随时会坍塌,这使人悲哀却也无可奈何。
我对这里怀有相当的期待,但当顶着烈日来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到处是游客,想拍摄树的全貌就会连带一群群的合影游人入镜。没有找到那种震撼的感觉。于是匆匆转了一圈,赶紧逃离了这个曾经的梦想之地。

东梅奔







变身塔







请TX赐教,这是啥涵义。。。

 


塔布茏寺







丑怪的表情,只有这个女神雕塑是嘟着嘴的

随处可见要糖果的小孩






茶胶寺,中国援建寺庙。台阶十分陡峭,需要手脚并用爬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