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谈诗词中的“不”字该如何标“平仄”?

 杏坛归客 2015-04-19

谈诗词中的“不”字该如何标“平仄”?

谈诗词中的“不”字该如何标“平仄”?

 

    “不”字系多音字,从《辞海》中可以查得:它有阴平(3种)和上声、去声(各1种),共五种:

     ①(pī)通“丕”。大。《诗·周颂·清庙》:“不显不承。”《孟子·滕文公下》引《书·君牙》作“不显哉,文王谟!不承哉,武王烈!”

    ②(fū)“柎”本字。花蒂。《诗·小雅·常棣》:“鄂不韡韡。”

    ③(fōu)姓。晋代有“不準”。

    以上三种平声字我们作诗词时通常都用不上(但韵书上却将“不”标为平声字)。

    我们作诗词时通常用下列两种仄声字(作“否定”时用第④种):

    ④(bù)表否定。如:不是;不能;不好。不到;未。非;不是。无。

    ⑤(fǒu,又读fōu)同“否”。

    我这里举几个诗词中用仄声“不”的例子:

    ㈠杜甫《五律·春望》中的“浑欲不胜簪”(“不”应为仄声字)。原诗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胜簪。”(见《唐诗三百首》)。

    ㈡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不”应为仄声字)。原词为:“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见《宋词三百首》)。

    ㈢再看现代诗人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一片汪洋都不见”(“不”应为仄声字)。原词为:“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见《毛泽东诗词》)。

    最近我还看到有的网友在博文诗词中误用“不”字的情况(即在否定句中选用“不”字为平声字),故写此博文以告。

谈诗词中的“不”字该如何标“平仄”?谈诗词中的“不”字该如何标“平仄”?谈诗词中的“不”字该如何标“平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