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买菜谁不会,但这些细节你没注意,就真的会花冤枉钱,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家都要学起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猫腻一:少输单价多收钱 有不少店铺在称量食材时,却把单价少输,如5元一公斤的西红柿,在称量时输入0.50。算出来的钱虽然看着差不多,但如果单价高的菜,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以目前部分摊主的计价方法,比如10元一斤的商品,重量为1.35斤,正常价格是13.5元。 如果摊主将单价打成0.1元,电子秤就会根据自身的工作原理,把计算结果0.135最后一位四舍五入,变成0.14元。 这样一来,就要收14块钱,实际上,消费者多掏了5毛钱,买的多了多掏的钱也就更多,所以一定要让对方按照正常的计数称量! 猫腻二:涂满血的肉类不要买 冻骨头、内脏解冻后用新鲜血一搅和,看起来就像新鲜的一样,但每公斤价格上却相差近10元钱。可以将其稍稍划开,就能看到里外颜色有差别,边角处肯定会有风干的痕迹,而新鲜的肉类内外颜色差别不大。 猫腻三:二次称重 此外,购买排骨时最好二次称重,比较一下剁前和剁后的重量,最好到能看到剁骨全过程的店铺选购商品。 猫腻四:冰产品的挑选 用冰包裹的产品通常看上去表面比较光滑饱满,像冰鱼一般内脏部分会比较鼓,而二次裹水的冰虾拿在手里会沾手,断开后可以看到有一层冰。 猫腻五:高低不平的称 有些商贩故意将桌子放斜,或用硬币、纸板垫高秤身一角,造成缺斤少两。 猫腻六:盘子也算钱
个别商贩还有意连盘称量,注意留意盘子去掉的时候,刻度是不是0,如果是0,那么连盘子端上来的时候,称的就是包含了盘子的重量。 猫腻七:就那么一扔,就那么一瞄 有的摊主会将商品重重地丢进秤盘,借助惯性冲击力使电子数值显示瞬间人为加大,再马上将商品拿起。 治治黑商贩:可拨打投诉电话 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市民可要求摊主规范输入单价后再称重,或拨打12315投诉;如果发现缺斤少两,或秤有问题,可直接向市场管理部门或质监部门投诉。 |
|